楚天都市报11月29日讯(记者孙泽宇)近年来,在武汉中心城区,造型各异的人行天桥越来越多,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过,市民向楚天都市报反映,本是便民设施,有的天桥上行人如织,路口交通井然有序;有的天桥上却行人寥寥,行人宁愿穿行地面,交通略显混乱。近日,记者探访了多座天桥。

江城天桥有的得宠有的遇冷眼

武昌区中南路人行天桥,是一座“T”形天桥,位于武珞路中南路丁字路口,共设有5条上下通道,均配有行人梯道和非机动车坡道。在天桥下的中南路和武珞路上,以及两条右转专用道上,各有1条“爱心通道”,供非机动车在地面通行。

28日上午8时许,该路口的过街人流量较大,天桥上的行人熙来攘往,而在地面等待过街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在排队等待通行。据路口的一位执勤交警称,走地面和天桥过街的行人对半开,高峰时段次性过街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有百余人次。

位于武昌区中山路民主路口的小东门天桥,主体在路口上方形成一个“口”字形,通向四个街角,共设置8条上下桥通道。

在这个路口,地面上4个方向的“爱心通道”,也形成了一个“口”字形,与天桥主体相映。行人可以经天桥到达路口任何一个街角,非机动车也能在平坦的马路上骑行过街。记者在此蹲守半小时,整体上看该路口有着较好的分流通行状态。

马场路天桥

在江汉区新华路、马场角路、唐家墩路的十字路口,马场角路人行天桥主桥呈“Y”形结构,除路口西南角未设置上下通道外,其余三个街角均单独配备了梯道、坡道和垂直电梯。而马场角路一侧,则单独施划有人行斑马线和非机动车道。虽然行人大都遵守规则,在斑马线和天桥过街,但在路口的信号灯间隙,非机动车还是多如鼠窜地,经地面朝各个方向过街,有的甚至骑到了路口中央。

马场路天桥

在距离马场角路天桥仅一站路的地方,就有一座大型天桥一一马场路天桥。该天桥位于唐家墩路、马场路、香港路的交会处,主桥呈“L”形结构,分别设置3条上下桥坡道和3条上下桥梯道,还有2部垂直电梯,分布在唐家墩路的东西两侧。

与马场角路人行天桥截然不同,这里无论是行人还是非机动车,或是赶时间的外卖小哥,都能遵守秩序,纷纷走上天桥过街。而桥下路面毫无行人过街的踪影,交通状况良好。

天桥设计很重要 路口交通设计也很关键

市民齐爹爹家住江岸区西马街道金门社区,经常会到西马路市场买菜,苗栗路天桥路口是他的必经之地。这里,桥上行人寥寥,行人穿行地面与机动车抢行,路口交通状况让很多司机头疼。“从地面走,一下子就到对面了,走天桥多费事啊!”齐爹爹告诉记者,这里的路都不宽,路口处也没有护栏,“方便”了他从地面穿行。“蛮多人都这样走跟着一起走就完了!”

苗栗路天桥

在这个5岔路口,有个3方向都是2车道的“小路”而且路口各向的人行道均未设置护栏。记者实测从路口东北角到西南角,选择等待信号灯走地面,耗时约1分钟,若在路口与机动车抢行,更是要不了半分钟。而老老实实从天桥过街,则要花费3分钟

在中南路天桥,记者也做了个小实验。经测算,中南路、武珞路的红灯等待时长分别为1分55秒、1分15秒。随即,记者走上天桥,单向过街耗时近3分钟,“对角线式”过街耗时4分钟。与苗栗路香港路路口不同,在该路口,行人经地面与天桥过街,所耗时长相差并不大。

中南路天桥

“虽然时间差不多,但跟着骑车的一起走地面,聊撇多了!”正在中南路口安全岛上等待过街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乘坐公交到中商广场下车,再步行前往丁字桥上班。这种“对角线式”路线,她都会直接走地面过街。李女还称,“爱心通道”虽然只为非机动车提供,但柏油路面上划着显眼的白线,也为行人找到了地面穿行的“理由”。

小东门天桥

地面同样划有“爱心通道”的小东门天桥路口,情况则大相径庭。因路口人行道栏杆封闭严密,虽然成群结队的“两轮”都在地面过街,但行人都规规矩矩地走上天桥。

坐在天桥长椅上息的严女土称,这个路口车流量较大,地面桥墩也会产生较大盲区,从地面过街十分危险。“就算多花个一两分钟,我也会走天桥这不仅是安全问题,更关乎市民素质。”严女士说。

“实话说,我们为了抢时间,一般都走地面过街。但在这个路口,走天桥会更方便快捷!”在马场路天桥上,一位外卖小哥告诉记者,这个路口共有5方向的车流,路复杂。若从地面穿行过街,不仅等待时间太长,更是难以判断何时能安全通行。

记者发现,马场路天桥的3条上下桥坡道都比较宽阔平缓,方便非机动车骑行上下。香港路的非机动车道围栏直接连接至天桥坡道,诱导非机动车上天桥过街。而且,在香港路与马场路的交汇处,还设置有30米的围栏,延伸至路口中央,防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此处违规穿行。

专家建议疏堵结合引导行人上天桥

武汉科技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家柳祖鹏表示,对于城市重要路口人行天桥的管理,要做好“堵”和“疏”。“堵”即为堵住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路口穿行通道,增加其违规穿行成本,促使大家“不得不”走天桥,长期以往形成一种良好习惯,既能缓解交通又能保证安全,还能美化城市形象。“疏”则是引导手段,通过合理便捷的设施,让天桥不再难走,增加市民走天桥过街的意愿。有些大型路口虽然修建了人行天桥,但桥上却行人寥寥,而桥下却秩序混乱。要将天桥发挥作用,其症结在于交通管理。

柳祖鹏认为,建设人行天桥,本意在于在路口人车分流,让过街市民都经天桥过街。但有些人行步道的护栏,在街口处没有封死,还有些路口的机动车道,也没有最大化地实行封闭措施,这就是没有做好“堵”。而“疏”,不仅要在地面加设非机动车过街通道,还要通过标识警示牌或交通协管员,来将行人引导上天桥过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装配遮阳雨棚,或手扶电梯、垂直电梯等无障碍设施,就更加能使行人被天桥所“吸引”,让天桥不再成为摆设。

柳祖鹏还表示,除了交通管理,在过街通道的设计上,也有其他方案可以借鉴。路口周边的建筑如有较高的人流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人行天桥直接与建筑连通。若是天桥利用率不高,则需要转变规划设计思路,做好路口的地面渠化设计,将行人、非机动车道、各向机动车道进行物理分割,减少人车混行现象,同时配以合理的信号灯设计,让行人安全从容地从地面过街。

对于苗栗路天桥下的交通秩序混乱现象,江岸区交通大队二中队副队长朱红胜表示,他们将在路口四角的人行道边缘,重新加装直埋式护栏,使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彻底隔离。同时,将香港路南侧的机动车停止线向北延伸,中心护栏延长。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能有效減少行人穿行路面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将在路口施划香港路南、北两侧的非机动车过街标线,规范非机动车在该路口的通行秩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