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印度雷迪夫新聞網防務頻道發表了專題社論《卡莫爾塔項目:海軍能學到什麼》!

文章指出,拖沓和成本超支是印度大多數軍艦建造項目的通病。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這篇社論的解釋是:核心原因是印度海軍的作戰評估認爲,推遲購買一艘超預算的軍艦,要好過購買一艘技術上被潛在對手超越的軍艦。

圖片:印度卡莫爾塔級輕型反潛護衛艦,建造過程也是非常拖沓。

卡莫爾塔級輕型反潛護衛艦是印度海軍最新型的護衛艦,先後建造了4艘。最後一艘於今年10月22日交付印度海軍,也標誌這P28型卡莫爾塔級護衛艦建造項目的全面完成。

印度媒體評價,卡莫爾塔級護衛艦是印度海軍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延遲時間最久、預算最緊張的戰艦項目之一。計劃建造4艘國產反潛護衛艦的工程比原計劃晚了四年結束。

而印度國防部其實早在2003年就批准設計建造卡莫爾塔級護衛艦,結果第一艘護衛艦直到2012年才交付,最後一艘要到2020年才交付。要知道這不是什麼大軍艦,只是3000噸級的輕型護衛艦。

圖片:區區3000噸級的護衛艦,印度造了十幾年。

不僅時間上拖沓,卡莫爾塔級護衛艦的建造預算居然超出了多達25%。該項目批准的預算是27億盧比,但最終成本超出了7億盧比。

卡莫爾塔級護衛艦項目再次成爲印度軍艦建造項目拖沓和超支通病的代表。

而印度媒體爲其找的藉口是:印度海軍的作戰評估認爲,推遲購買一艘超預算的軍艦,要好過購買一艘技術上可能被潛在對手超越的軍艦。

印度媒體自豪地稱,雖然卡莫爾塔級護衛艦建造工作遭受了重大的延遲,但這是因爲海軍堅持將每艘護衛艦的本地化做到最大,目前看這艘護衛艦本土化建造達到了前所未有的90%!

圖片:國產化率達到90%是印度媒體嘴中的優勢。

這個說法粗看好像很有道理,似乎是印度海軍爲了提升國產化率,而讓船廠臥薪嚐膽,慢慢精工出細活。

但我們來看看到底這種卡莫爾塔級護衛艦是什麼水平?

卡莫爾塔級反潛護衛艦,是一種滿載排水量3300噸級、全柴聯合動力推進的反潛護衛艦,主要用於取代老式的1000多噸的“科拉”級護衛艦。

圖片:卡莫爾塔級的主要武器就是76艦炮。

卡莫爾塔級護衛艦被稱爲反潛護衛艦,卻不能冠以導彈護衛艦的名號,原因是這艘護衛艦是沒有導彈的,主炮還是意大利產的奧托76毫米艦炮呢。

該艦設計用來反潛,但是主要反潛武器是2組俄製RBU6000反潛火箭深彈發射器,既沒有反艦導彈,也沒有反潛導彈。

防空導彈倒是在原始設計中有的,是安裝一套垂直髮射的以色列產“巴拉克”1近程防空導彈。但好像是軍購出了什麼問題,現役的4艘都沒有安裝。

所以,這艘讓印度媒體自豪的國產率達到90%的軍艦其實就是一艘炮艦,而且武器還都是買買買的!

至於說什麼有什麼先進技術超越了潛在對手的,從上到下一點都沒有看出來啊!

圖片:四號艦“卡瓦拉蒂”(P31)號艦尾機庫和飛行甲板。

印度媒體稱,卡莫爾塔級護衛艦之所以值得國民自豪,是因爲這是印度第一種用本土軍用級鋼材建造的軍艦!

原來印度之前造的軍艦連鋼板都不是本國煉製的啊?怪不得都造得又慢又貴,連船體鋼這種基本材料都需要買,這與印度的大國海軍美夢根本不相符啊!

印度媒體稱,印度Bhilai鋼鐵廠這次開發出了DMR249A鋼,用於軍艦的建造,而在三號、四號艦建造中還第一次使用了複合材料,使得其上層建築更加輕,排水量也降低到了3000噸。

圖片:在什瓦利克級護衛艦邊上的小軍艦就是卡莫爾塔級反潛護衛艦。

除了鋼材之外,國產化的還包括一些傳感器,以及仿製的艦炮、魚雷發射管和反潛火箭,還裝上了國產的箔條幹擾火箭發射器。

最值得印度驕傲的應該是動力系統實現了國產化,科洛斯卡石油發動機公司爲這種軍艦建造了4臺柴油發動機。所以,印度媒體認爲,雖然這艘船又貴造得又慢,但對於印度海軍和印度造船業來說還是有收穫的。

不過,筆者認爲,即使是有收穫,但這一收穫其實非常小,也確實暴露出了印度軍艦製造業的困境,那就是核心技術掌握得實在太少,從鋼板到武器系統都需要買買買,即使是使用了部分國產部件和材料,也難以改變整體的面貌。

卡莫爾塔級護衛艦那所謂的90%國產率是在功能極度簡化下得到的,其作戰性能與056型輕型護衛艦相比都相去甚遠,這90%的國產率意義不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