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穿越古今……作爲嶺南中成藥發祥地,佛山素有“嶺南藥祖”“廣東成藥之鄉”的美譽,歷經數百年積聚淬鍊,源源不斷迸發出新的活力,爲守護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全市中醫藥大會,提出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爲準繩,打造中醫藥醫療服務、中醫藥人才聚集、中醫藥現代化產業、中醫藥健康服務、中醫藥文化對外交流等“五大高地”,加快建設全國中醫藥強市。

一劑”良方“,道出佛山中醫藥的“振興密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這也是佛山中醫藥事業振興的應有之義;全會關於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的論述,則爲佛山中醫藥下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

創新師承模式 培育高層次“接棒人”

7月29日,佛山市中醫院正式掛牌成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廣東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在該院黨委書記張斌看來,這兩個重要載體可聚集培育兼具臨牀診療和醫療科研能力的高層次中醫複合型人才,對優化我市中醫藥人才結構有重要意義。

市中醫院的這一實踐,與我市多渠道多形式培養中醫藥人才的戰略不謀而合。

在佛山,長期以來無論中醫學術思想,還是獨到的診療經驗,主要以家傳、師承等方式薪火相傳。

據統計,2019年全市中醫類別職業(助理)醫師共3225人,佔全市執業(助理)醫師總數15.4%。目前,我市共有陳渭良等20位廣東省名中醫,以及10位佛山市名中醫、10位中醫類別的佛山名醫。

其中,陳渭良、鍾廣玲等一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一直努力帶徒施教。市中醫院建立了4個省級以上的名醫傳承工作室,由名中醫帶徒行醫問診,通過口授心傳幫助後學者習得衣鉢,至今已培養省市級優秀中醫藥人才、學術繼承人等80餘人。

振興中醫藥事業,人才是關鍵。我市先後制定《佛山市中醫臨牀技術骨幹培訓實施方案》《佛山市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培訓工作方案》《佛山市中醫高端人才培養工作方案》等,在各學科領域、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分級、分階段培養各層次的中醫藥人才,建設更多優秀中醫臨牀團隊。

值得關注的是,我市將推廣和提升師承教育,實施“師帶徒”工程,創新跨地區拜師、“脫產跟師”、“一代帶二代”等師承模式,探索建立高年資中醫醫師帶徒制度,把中醫藥的精髓和火種代代相傳。同時還將開設中醫優才研修班,以及中醫經典、中醫臨牀骨幹、“西學中”等培訓班,鼓勵更多優秀醫學人才學中醫、做中醫。

張斌透露,市中醫院下一步擬建設佛山市中醫藥研究院,並計劃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合作共建中醫臨牀醫學院,打造本碩博一體化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爲佛山培養更多高層次中醫藥“接棒人”。

推動現代化發展 助“佛藥”跳出“圈層”

說起佛山名醫,自然繞不開佛山名藥。

在佛藥文化浸潤下,市中醫院一直致力推進中醫製劑研發工作。全省最大的醫院製劑中心正是落戶該院,生產純中藥製劑達19個劑型、105個品種;陳渭良傷科油、傷科黃水等被廣爲使用,成爲家喻戶曉的“看家良藥”。

作爲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廣東省名中醫陳渭良(右三)致力於培育佛山中醫骨幹。(市中醫院供圖)

儘管如此,在佛山並非人人都願意用中藥。張斌指出,中藥煎煮考究、費時,藥油氣味濃郁且易對衣物染色、藥丸顆粒大服食難等特點,容易“勸退”部分患者。

於是,爲了讓患者更樂於使用中藥,市中醫院、市一醫院及多家藥店提供中藥代煎、快遞等便民新服務。一方製藥在業內率先研製出現代化的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調配系統,取代傳統的人工抓藥流程,將每一服中藥分早晚各一盒裝載,患者可即衝即服。

市中醫院提供中藥代煎服務,護士正向患者講解服用方式。(受訪單位供圖)

今年7月,市中醫院與季華實驗室啓動了“新型外用中藥透皮給藥系統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合作項目,計劃對該院的傷科黃水、陳渭良傷科油、駁骨酒、駁骨續筋紗等進行劑型改革。

這些實踐與探索改善就醫體驗之餘,讓患者更能感受到中醫藥的魅力。

對此,我市將利用現代化技術創新解決質量、科研、項目等核心問題,打造佛山中醫藥品質標杆,並依託季華實驗室等帶動中醫藥領域科研平臺建設,推動中醫藥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鞏固提升特色優勢產業,加強對佛山中成藥古方技法的保護髮掘、二次開發和規模化生產,推動老藥新用,讓市民用上更多具有佛山特色的“爆款”藥品。

爲了促使“佛藥”跳出嶺南地區的“圈層”走向世界,我市提出,中醫藥企業要打造以標準化爲基礎的生產製造體系,實現中醫藥產業化、規模化、智能化,塑造佛山中醫藥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將無形的文化與有形的產品相結合,加強對“老字號”中醫藥企業進行品牌宣傳,不斷提高佛山中醫藥國際傳播的文化認同感。

培育新興產業 形成聚集式發展

如今的佛山中醫藥發展,早已擺脫以往單打獨鬥、各自爲政的局面。

隨着環球製藥、德衆藥業、馮了性藥業、一方製藥等本地龍頭企業相繼被總部位於佛山的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收購,我市的中醫藥產業雖然呈現出“一家獨大”的態勢,但在總部經濟的支持引領下,這些子公司仍在繼續做大做強,助力我市中醫藥企業集約式發展。

環球製藥技術人員在研發藥品。圖/佛山日報記者高慧超攝

據市市場監管局發佈,近年來,全市中藥產業維持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總產值超過百億。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屬於中國醫藥集團旗下中藥平臺核心板塊,總產值規模超過150億元,其中,佛山板塊約90億元。

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儘管佛山中藥產業近年來取得很大進步,但全市規模以上醫藥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在佔佛山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例不高,產業規模較小。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偏少,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也不盡合理,一定程度制約了佛山中醫藥產業的發展。

對此,我市提出立足佛山中醫藥產業發展良好基礎和製造業優勢,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打造中成藥產業高地,加快形成規模大、競爭力強的中醫藥產業集羣。

同時,將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佈局發展中醫藥裝備製造業、先進中醫醫療器械和中藥製藥設備等,搶佔更多高端市場,全力推進中醫藥產業化招商,力爭引入更多中醫藥、生物醫藥大型企業、龍頭項目,帶動佛山中醫藥聚集發展。

全市中醫藥大會上透露,我市將通過四大舉措做大做強佛山醫藥工業,加快打造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集羣。其中包括,鼓勵技術改造,助推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整合優勢,依託智能製造振興中醫藥產業,打造一批綠色、智能、新型醫藥企業;促進中藥產業鏈協同合作,以及大力發展基於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中醫藥健康服務“互聯網+”產業等。

事實上,在促進中醫藥產業集聚發展方面,南海已先行一步。

據瞭解,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在南海里水打造中國中藥健康產業園項目,除計劃建設中藥配方顆粒提取加工中心、中藥飲片生產製造中心、大型藥材配送中心以及大健康產品研發生產基地等,還將建設國醫館、中醫健康體驗館、現代中藥產業園等,藉此打造成爲佛山中醫藥產業名片。

堅持守正創新 激發中醫藥新活力

緊盯放號時間,到點立即衝進掛號平臺“秒殺”——這不是“雙十一”卡點搶購,而是患者拼手速“搶”名中醫的號。在我市,市中醫院肝病科主任蔣開平、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主任高修安等名中醫向來“一號難求”。

市衛健局中醫科科長程禮才表示,佛山民衆自古就對中醫藥文化高度認同,養生保健的風氣濃郁,熱衷於三伏貼天灸、講究藥食同源,愛喝涼茶、煲靚湯。

羣衆對中醫藥文化的濃郁情結爲中醫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目前,佛山中醫藥產業從以製造業爲主向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全產業鏈轉變,與中醫藥相關的保健、養生、美容、研發、培訓、文化、信息等服務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如何進一步傳承、振興佛山中醫藥,使其激發出更大的活力、培育新動能?

“總的來說是四個字:守正、創新。”程禮才說,守正即堅守正道,傳承精華;創新,即將傳統的中醫藥與互聯網+等現代元素相結合,提高中醫藥診療質量,爲患者提供簡、便、廉、驗的中醫藥服務。

對此,我市將積極挖掘保護佛山中醫藥文化資源,對相關文獻、民間驗方、名老中醫學術論著等進行系統挖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強化中醫藥文化宣傳,加大對中醫藥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推動建設中醫藥主題博物館、博覽園等,打造若干具有嶺南特色的佛山中醫藥街區,通過多種形式講好佛山中醫藥故事,弘揚嶺南中醫藥特色文化,讓廣大羣衆知中醫、信中醫、愛中醫和用中醫。

同時,我市將大力發展中醫藥康養新服務,推動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以及大力開展中醫藥科普工作,運用中醫藥理論對生活中的生命現象、四時養生、食療藥膳等進行大衆化的解讀,讓中醫藥健康養生理念深入人心。

據悉,作爲佛山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排頭兵,市中醫院已率先佈局建立治未病中心,並牽頭成立佛山市區域治未病聯盟,創建佛山治未病聯盟健康服務平臺。張斌還透露,該院擬利用文字說明、教學視頻等方式,將嶺南骨傷科名家李廣海的“正骨十四法”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標準化”傳承下去。

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劉繼洪正爲患者進行治療。(受訪單位供圖)

文/佛山日報記者談飛洋

編輯/徐嘉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