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位於三龍灣的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產業園內,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揭牌成立,宣佈啓建全市首個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P3實驗室)。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凸顯生物安全的重要性,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成爲社會關注焦點。以研究院爲依託,佛山提出加快佈局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加快生物安全治理體系建設,提升生物安全防控能力,推動生物醫藥創新及轉化。

建設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並非所有實驗室都能承擔高致病性病原體,包括新冠肺炎病毒的檢測和研究工作。

根據危險度等級,包括傳染病原的傳染性和危害性,國際上將生物實驗室按照生物安全水平(Biosafetylevel,BSL)分爲P1(Protectionlevel1)、P2、P3和P4四個等級。等級越高,防護要求越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分離新冠病毒毒株,研究病毒的侵入機制、變異追蹤,以及疫苗研發、藥物篩選等,均需三級生物安全(P3)實驗室平臺。

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產業園內,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外周血NK細胞培養。

然而,P3實驗室長期面臨數量不足、分佈不均的困境,廣東今年提出規劃建設一批P3實驗室。佛山因時而謀及時佈局。6月12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暨南大學、順德區人民政府三方簽署合作協議,共建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重點建設佛山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這也是全市首個P3實驗室,將着力解決生物醫學的重大科技問題、社會發展的傳染病防治問題。

“成立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並以此爲依託加快推進佛山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佈局建設,是我市加強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的關鍵舉措,也是我市提高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的重要抓手。”市長朱偉表示。

建立創新創業高端科技平臺

研究院不僅要助力構築生物安全防禦體系,還要推動佛山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研究院建設面積6000平方米,以發展傳染病防治技術及生物醫藥產業爲目標,以建設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爲核心,全面推進六大中心建設,包括廣東省病毒學重點實驗室佛山中心、傳染病防治技術研究中心、創新藥物研究中心、新型疫苗研發中心、第三方檢測中心、轉化醫學研究中心。

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表示,研究院將提升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着力打造可持續性發展、有創新力的病原生物學研究中心以及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示範基地,全面提高佛山生物醫藥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研究院所在的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產業園,在2017年12月作爲重點項目入駐佛山,通過建立“政產學研資”合作共贏的創新體制機制,打造“研發-孵化-轉化-服務-生產-銷售”創新創業高端科技平臺。

目前產業園已初具規模、初見成效,在科技平臺打造、創新隊伍建設、高端技術研發、先進產品轉化以及新冠肺炎防控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逐漸形成生物醫藥創新高地。例如,產業園研發的自體富血小板血漿製備器,可用於美容抗衰、創傷修復、消炎止痛等,產品技術屬國內首創,獲授權發明專利,獲“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產業園研製的廣譜、無毒、高效病原體消殺劑,隨同廣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支持疫情防控,消殺病毒、細菌和真菌效果顯著,達到99.99%。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

“佛山緊跟國際生物醫藥技術前沿,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大力發展新型生物醫藥產業,在基因藥物、抗體藥物、疫苗、血液製品、診療器械、診斷試劑和口腔設備等方面形成優勢特色。”宋獻中認爲,生物醫藥是佛山現代產業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佛山的產業資源結合暨南大學的科技人才,將爲產業創新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廣佛共同打造萬億級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羣的過程中,三龍灣依託自身區位優勢和產業實力,逐步打造出集專業孵化器、研發和產業化加速器以及產業園區於一體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空間。

位於三龍灣的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產業園獲得更大發展機遇。“獲得10個醫療器械證書,在10類技術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爭取年銷售額達到5億元。”項目牽頭人、長江學者吳建國提出產業園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他表示,產業園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立足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發展,將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更有效推動科研成果與市場應用實現快速對接,打造生物醫藥創新高地、樹立“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的典範。

隨着三龍灣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的構建,多個產業平臺也在加速發展。其中,科薈生命科技產業園預計今年有9棟廠房完成主體封頂,已與漢騰生物藥CDMO平臺項目簽約;廣東雲天生物創新產業中心一期工程均已完成主體施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聯東U谷·順德生態科技創新園項目已動工建設,今年建設投資額4億元。

來源/佛山日報

編輯/徐嘉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