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逆風的小草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 (唐)詩作《涼州詞》

中國革命歷程充滿曲折坎坷,漫長而艱辛。早在國共第一次內戰之前,毛主席在其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就說:

“革命不是請客喫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

暴力革命必然是血雨腥風,這樣的革命必然伴隨着流血犧牲,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堅強的意志和必死的決心,就不可能走向勝利的終點。

暴力革命勝利的重要保障——革命隊伍,尤其是軍隊更是要在戰火中成長,淬鍊成鋼。一支革命隊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必然要經歷一段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甚至是血淚代價。

今天,我給大家講述紅4師(編者注:紅3軍團8軍4師)的英雄悲歌。爲了不引起誤解和爭議,我這裏有必要簡單解釋一下:紅軍建軍史上,先後出現過5個紅四師:紅2軍4師、紅2軍團4師、紅3軍團8軍4師、紅3軍團4師和紅1軍團4師。

這5個紅四師都曾是紅軍的主力部隊,其中紅3軍團8軍4師的軍史短暫而悲壯。

亮劍,亮劍,亮劍

在講述紅3軍團8軍4師的軍史前,我們有必要先提一下紅三軍團的誕生。1928年7月,平江起義爆發,起義的領導者叫彭德懷、滕代遠。這支起義部隊在他們的領導下,創建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併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

這支隊伍武器裝備差、人數不多,卻有“亮劍”精神。紅5軍成立後不久,軍部派出第五縱隊1000多人(編者注:槍支不足500條)向鄂東南挺進,一路攻城拔寨,相繼佔領10多個重要城鎮。蔣介石火速調集獨立15旅前往鎮壓,沒想到潛伏在15旅的我黨黨員程子華率5個連火線起義。

蔣介石得知消息,氣得跺腳罵娘,卻也無法阻止獨立15旅土崩瓦解的結果。他另外調5個團進軍陽新繼續圍剿,我軍第五縱隊面臨着被殲滅的危險。彭德懷火速率紅5軍主力增援陽新,粉碎蔣介石的大軍圍剿後,第五縱隊及鄂南地方武裝擴編爲紅8軍。

紅八軍行軍途中,路經陽新縣大湖地村時,有位年輕人跟隨部隊走上革命道路。1955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這個人叫王平(編者注:原名王惟允)。

王平將軍

1930年6月,這支紅軍隊伍根據中央指示,宣告成立紅三軍團,由紅5軍、紅8軍組成,分別有9000和8000餘人,兵強馬壯,彭德懷任總指揮,滕代遠任政治委員。

7月,紅8軍下轄的3個縱隊被整編爲第4、第6兩個師,紅四師下轄3個團。我們今天要講述的就是第4師(下文簡稱紅4師)。

紅三軍團宣告成立後就踏上征戰之途,1930年7月至8月,他們就製造了一條當時的爆炸性新聞:

一支來自幕阜山中的紅軍隊伍,首戰鄂東南,繼而乘虛南下,攻克嶽州,隨後捕捉戰機,進逼長沙,將蘇維埃的旗幟插上古老的長沙城。

犧牲,犧牲,犧牲

在第一次攻佔長沙的途中,紅四師第一任師長何時達犧牲。

何時達(1896~1930)湖南長沙丁家灣人。黃埔軍官學校第 1 期畢業參加了東征和北伐戰爭。1928 年打入平江縣挨戶團從事兵運工作。1930 年 6 月率部參加紅軍,任紅3 軍團第8軍第3 縱隊縱隊長、第 4 師師長,同年 7 月 26 日進攻 長沙時,在長沙金井戰鬥中犧牲。

在激烈的戰鬥中,何時達率部殲滅敵人第110團,打垮敵人防線,在帶頭衝鋒時被敵人機槍打中犧牲,只留下一句遺言:你們一定要攻佔長沙!何時達犧牲後,紅軍很快佔領長沙城。紅8軍參謀長盧匿才接任紅4師師長。

盧匿纔出生年月已不可考,他是上海工人出身,是我黨的早期黨員,曾被派往蘇聯學習軍事。他接任紅四師師長後,率部參加了攻克平江、岳陽和長沙等戰鬥。

1930年紅一方面軍攻佔長沙,長沙紅軍戰士一部合影老照片...

紅軍佔領長沙後,湘軍何健集結重兵反撲,長沙城被敵人奪回。當時,黨中央佔統治地位的是以李立三爲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編者注:1930年6月至9月),受其影響,紅3軍團和抵達長沙附近的紅1軍團決定聯手,再度攻打長沙。

對於“二打長沙”,當時我軍內部存在不同意見。盧匿才持反對意見。他反對的理由是:一方面敵強我弱,且敵人武器裝備精良、城防工事堅固。另一方面我軍缺乏攻城重武器,強行攻城會造成大量無畏的犧牲。他認爲應該在運動戰中尋機殲滅敵人。

攻打長沙從整個戰略角度是不恰當的,第一次能夠攻佔長沙也是得益於敵人內部不和。但當時“立三”路線在中央佔據統治地位,紅三軍團不得不執行。彭老總爲此還撤掉了拒不執行命令的紅8軍軍長鄧乾元。

此時,曾爲紅8軍參謀長的盧匿才又來找彭老總激辯,言辭激烈,彭老總擔心會造成軍心不穩,他當機立斷,集合隊伍後宣佈盧匿纔是“託派”,公然違抗軍令理應斬立決。

1930年8月,行刑隊的幾名刀斧手得令後,將盧匿才捆綁起來押至路旁稻田砍殺處決。當時紅8軍戰士,後來成爲開國上將的王平曾回憶說:

在長沙近郊,全師集合,政委石恆中宣佈上級命令,盧匿才一打長沙時按兵不動,作戰不力,特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隨即就命人在稻田裏把師長用刀給砍了。大家都深感震驚,鴉雀無聲。

後來,紅軍圍攻長沙半個月久攻不下,傷亡慘重,敵軍援軍源源不斷趕來,我軍不得已撤退。1945年,盧匿才被平反昭雪,被追認爲烈士。

盧匿才死後,紅1軍團的聯絡參謀黃葉珍接任紅四師師長職務。黃葉珍的個人資料已經無從考證,據說1930年12月被錯殺。黃葉珍死後,時任紅4師3團團長黃雲橋接任紅四師師長職務。

黃雲橋,家境貧寒,木工出身,1928年7月22日,參加平江起義。不久入黨,先後率部參加第二次攻打長沙和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戰鬥。1931年夏,改任贛南紅軍獨立師師長。1932年4月,在攻打尋烏縣地主土圍子時中冷槍犧牲。

1931年8月,時任紅 3 軍團隨營學校校長的鄒平接任因病休養的黃雲橋師長職務。鄒平爲人正直善良,作戰勇敢,每次戰鬥都是一馬當先,身先士卒,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三次反"圍剿"鬥爭。1931年秋任紅三軍團四師代理師長,率部參加第三次反"圍剿"作戰。不幸的是,1931年9月,他在江西參加高興圩戰鬥時不幸犧牲。

從1930年6月到1931年9月(編者注: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時間是1930年12月至1934年10月),紅3軍團紅8軍紅4師在1年多的時間裏,五位師長四位全部戰死沙場(編者注:黃雲橋1932年4月犧牲),另外紅四師的三任政委犧牲2位,只有黃克誠在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這支英雄部隊在戰火中誕生,生來就擔負着爲革命而戰的使命,在殘酷的戰爭中經歷血火淬鍊。1931年9月(編者注:1931年9月也是第三次反圍剿結束的時間),紅3軍團紅8軍由於戰鬥減員嚴重被正式撤銷番號。

紅八軍六師改爲紅五軍四師,四師三個團分別編入紅五軍一,二,三師。統歸紅五軍管理。

結語:征戰、征戰、征戰

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共和國的歷史是用先烈們鮮血染紅的。想當年(編者注:1930年7月),第一次攻打長沙時,紅五軍、紅八軍1.7萬餘將士絕大部分都是兩湖子弟,1933年6月紅3軍團進行大整編時,大部分將士已經是江西子弟了。

紅3軍團所屬的各部隊,在江西大湖坪整編爲第4、5、6師。其中,原第1、2、3師合編爲第4師。

新的紅四師誕生,征戰之路還在繼續。紅三軍團接下來的征戰之路更加艱難(編者注:第四、第五次反圍剿戰鬥,長征之路),可他們何曾怕過誰?在征戰中淬鍊成鋼,在征戰中走向永恆,在征戰中戰勝一切敵人……(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