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但對涼山州的彝族兄弟而言,卻意義非凡。在這一天,普格、布拖、昭覺、金陽、美姑、越西、喜德最後7縣脫貧了,這意味着,四川彝區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一時間,網友們紛紛送來祝福,現在是脫貧,下一步就是全面小康,彝族兄弟的日子能越來越紅火。

還有網友坦言,一句簡簡單單的脫貧,背後國家付出了太多努力,人才、資金、政策等源源不斷地向涼山傾斜,讓這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涼山人民過上好日子,國家一直很重視。在四川昭覺縣,曾有個著名的懸崖村,是建在絕壁上的彝族村寨,從山底到山頂的村子海拔差近1600米。

前些年村民上山、下山只能用木樁和藤條組成兩根幾乎垂直的藤臺,成年人爬上爬下都十分困難,更別說每天上下學的小朋友。

但在今年5月,國家給村民們修建好了新家,懸崖村84戶村民告別懸崖,搬進縣城的集中安置點,新家設施齊備,可以直接入住。

在四川布拖縣,有個叫阿布洛哈的一個小村莊,在彝語中的意思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村子坐落在金沙江畔西溪河峽谷中,海拔1400多米,三面環山,一面臨河,曾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村子。

村裏僅有一條坡度達60度的盤旋小路與外界相通。小路的一邊是數百米的崖壁,一邊是險如剃刀的深淵,路窄的地方只有幾十公分。從鄉里進入阿布洛哈村,需要步行走三四個小時的山路。

爲儘快把公路修進村子,國家特意調來米-26直升機,把挖掘機吊進村,實現兩頭開工。終於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基本建成阿布洛哈村通村硬化路主體工程,這裏老百姓的出村時間,由3個多小時縮短到30分鐘以內。

基建搞好了,一條條"天路"修進涼山深處,自然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最明顯的就是,鄉親們賣貨更方便了。

就在幾個月前,剛剛摘帽的這7個縣的地方官,還給鄉親們做表率,走進拼多多直播間,向網友們推薦野生青槓菌、彝家臘排骨等近百款涼山土特產,74萬網友都來圍觀搶購。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拼多多還派來專人教農民學習電商。由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返鄉大學生和退伍軍人等組成的4000多名學員,陸續通過手機、電腦、線下集體學習的方式積極參與。他們學好本領,有利於加速涼山農貨出山。

結合實際情況,一些刺繡扶貧車間也在當地出現,彝家女孩世世代代善於刺繡,現在繡娘們常常帶着孩子一起上工,每月最多能賺3000元,相當於以前很多彝族貧困戶的年收入了。

四川作爲西部農業大省,如今其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是非常難得的。背後的意義也非同一般,意味着西部城市、農業城市正迎來高速發展的契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