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小麥價格在經歷前期階段性小幅調整後,整體高位趨穩。當前,華北地區制粉企業二等新產普麥主流收購價爲2460~2500元/噸,高於上年同期80~100元/噸。

貿易商對麥價回落並不認可

進入11月份以來,隨着前期政策拍賣成交小麥不斷進入市場,有效補充流通環節供給,市場供需矛盾緩和。由於終端需求變化不大,部分地區制粉企業小幅下調小麥收購價格。當前,河北面粉企業新季普通小麥收購價爲2470~2530元/噸,山東2460~2540元/噸,河南2450~2500元/噸,江蘇2420~2520元/噸,安徽2440~2480元/噸,湖北2340~2460元/噸,局部波動幅度爲4~10元/噸,較前期明顯縮小。

優質小麥需求旺盛,加之沒有政策性糧源補充,優質麥價格一直較爲堅挺。山東菏澤“濟南17”收購價2640元/噸,河南鄭州“鄭麥366”收購價257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收購價2580元/噸。

市場反映,對於近期局部地區小麥價格的小幅回落,一些貿易商並不認可,出庫積極性受到影響。與此同時,部分地區麪粉企業市場糧源到貨量明顯減少,多數企業陸續停止下調小麥收購價格。

另據瞭解,近日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競價採購國產二級小麥1.665萬噸,成交率100%,成交均價2722.18元/噸,環比略漲2.18元/噸。採購地相對集中於粵東地區,成交率維持高位。小麥產地爲臨近的江蘇、安徽等主產區,競價仍較激烈。

陳糧進廠成本標杆效應明顯

2020年11月25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啓動的最低收購價格小麥競價銷售專場,預計投放402.4180萬噸,實際成交67.4796萬噸,成交率爲16.76%。

政策性小麥成交持續下滑的原因:一是10月份以來拍賣市場成交超千萬噸,但終端需求並未明顯改善,企業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前期成交,短期內再次進場採購動力不足;二是玉米市場價格迴歸後小麥飼用性價比優勢不明顯,飼料、養殖企業採購意願下降;三是隨着國家各項保供穩價措施持續實施,各方對後市看多預期下降,市場購銷回歸理性。

目前國家託市小麥拍賣一等糧1.185元/斤,加上0.015元/斤的出庫費用,合計裝車價爲1.20元/斤,再加運費0.02~0.05元/斤,實際到廠價爲1.22~1.25元/斤,與當前市場小麥價格基本持平,拍賣小麥進廠成本爲市場奠定了較爲堅實的底部。

玉米對麥價的帶動效應減弱

進入11月份以來,新玉米上市壓力加大,價格出現回落,玉米對麥價的帶動效應減弱。不過市場反映,玉米經過前段時間的集中大量上市,階段性壓力已有所釋放,而中下游需求和貿易企業也陸續啓動新一輪補庫,部分地區玉米價格漲勢再現。目前,山東玉米市場已經重回2600元/噸的價格高位,河南市場重回2500元/噸,河北市場也已全面突破2500元/噸,從價格上看,小麥進入飼料消費的機會仍然存在。

需求趨旺麥價或將偏強運行

按照慣例,進入12月份以後,麪粉需求逐漸轉旺,小麥採購需求增加,加之後期元旦、春節臨近,企業備貨也將增加,受此支撐,預計小麥價格穩中偏強運行的概率仍然較大。

隨着時間推移,2020年產新小麥流通數量不斷減少,加之新麥品質較好,麪粉企業將新陳小麥搭配使用。市場機構預計,後期新小麥價格漲幅將大於陳麥,新陳價差可能拉大至30~70元/噸。

雖然麪粉市場季節性變化特徵已不十分明顯,但入冬以來市場需求呈現回暖態勢。尤其隨着元旦、春節的臨近,下游麪粉經銷商多會集中備貨,制粉企業開機率提高,小麥需求將相應增加。

今年夏收以來,國內優質強筋小麥價格弱於普麥,即使價格上漲,也主要是受普麥價格推動。國家政策性小麥拍賣多爲普通小麥,優質小麥價格完全由市場調節,供需結構略顯偏緊,由於二者價差偏小,加之專用粉市場需求旺盛,市場對後期優質小麥價格多持看好預期。

糧油市場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