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11月29日報道,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簽訂了一項爲期三年的煤炭供應協議,將從印尼進口價值約15億美元的煤炭。

據悉,此次採購的煤炭數量爲2872萬噸,合同總價值14.67億美元。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費國,雖然我國擁有豐富的煤炭,但是爲了保證能源的供應,每年我國要進口3億噸煤炭,其中印尼逐步成爲我國最大的煤炭進口國,2019年進口印尼煤炭1.38億噸,佔到煤炭進口總量的46%,緊隨其後的就是澳大利亞爲第二大進口國,進口量佔30%;蒙古爲第三,進口量佔13%;俄羅斯爲第四,進口量佔10%。

而此次印尼的煤炭之所以能夠再次增加供應量,還要得益於澳大利亞的煤炭存在環保問題。

最近,澳大利亞由於煤炭不符合環保標準,被海關部門加強監測,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有50多艘裝載澳大利亞煤炭的貨船已在中國港口滯留大約四周或更長的時間等待卸貨,這些貨輪上載有大約570萬噸煤炭和大約1000名船員。

澳大利亞我們都知道是坐在礦車上和羊背上的國家,擁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鐵礦石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出口商品,緊隨其後的就是煤炭,佔到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15%,而作爲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大國,中國是澳大利亞的煤炭最大的進口國,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國家。

然而,澳大利亞從中國掙走鉅額的美元之後,卻做着一些讓人看不懂的事情,明面距離中國遠在千里之外,而且中國又是第一大金主,但澳大利亞卻總是針對中國,甘當美國的馬前卒,在很多事情上美國僅僅是放出風聲,還沒開始行動澳大利亞卻率先給中國添堵,喫着中國的飯卻砸着中國的鍋。

之前在中美貿易戰期間,澳大利亞就跟着美國以期對中國發起制裁,而且還對鐵礦石坐地起價,企圖發一筆橫財,後來在華爲事件中又是率先表態禁用華爲的國家,讓華爲海外業務一時間陷入困境。

今年疫情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澳大利亞部分媒體更是炒作要求中國賠款,還有議員竟然要求中國割地,此前也有議員聲稱要對中國進行全戰爭,但是我們壓根就不理他,跳樑小醜而已,並對澳大利亞好言相勸。

但澳大利亞就是不聽,既然都是買東西,幹嘛總是要買噁心自己的人的東西,而且澳大利亞的東西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今眼看澳大利亞煤炭被滯留在港口外,印尼、俄羅斯、蒙古等國瞅準機會派人來中國商談擴大煤炭進口的事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俄羅斯對華煤炭出口量同比增長10%,達到1625萬噸。蒙古國煤炭在今年9月的出口量達到465萬噸,環比增長17.2%,其中對華出口的煤炭佔了近96%。再加上一條預計明年完工的鐵路,蒙古國煤炭對華輸出的速度也將會進一步加快,難怪有印尼媒體稱:感謝澳大利亞讓出市場。

市場就是這樣,只要有人退出,想進的人多的是,但是一旦市場被佔領以後,澳大利亞想要再來打開市場就很困難了,因爲這種大宗能源合同一般都是長期合同,澳大利亞原本以爲這次中國會向以前一樣過一段時間事情就過去了,生意繼續做,卻沒想到中國已經開始在尋找替代品,看來這次中國是要來真的了。

爲此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甚至表示願意親自來中國談判,但連中方的電話都打不通,中方的態度很明確,只有澳大利亞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開付諸行動,纔有談判的基礎。

喫着中國的飯,砸着中國的鍋!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澳大利亞每年向中國出口大量商品,從中國掙着大量的金錢,這原本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反倒是跟着美國卻總被美國加徵稅收,還被美國製裁,也不知道澳大利亞爲何就死心塌地的跟着美國,寧願得罪自己最大的顧客。

對於澳大利亞這種行爲,只能用愚蠢來形容,如今澳大利亞求錘得錘,但是先不要哭,中國手裏的牌還多着呢,如果還是一意孤行,那麼哭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再次奉勸澳大利亞,好好檢查自己的煤炭,同時做出有誠意的行動,也許還能重新回到中國市場,否則市場可不等人,一旦被佔領想要在捲土重來可就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