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突然發飆了,作爲歐盟的另一個火車頭——德國給他背後插了一刀。

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姆發表了一篇題爲“歐洲永遠都需要美國”的署名文章,核心觀點是:歐洲短期內沒有能力取代美國的軍事保護,歐洲戰略自主的幻想必須終止。

對於這樣的投降論,有着高貴法國血統的馬克龍是難以認同的,法國的夢想是要打造獨立自主的歐洲

但是沒有獨立的國防,哪來的獨立自主!

所以馬克龍生氣的說到:

“完全不同意”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姆的看法,相信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該問題上也會站在自己這一邊。只有當我們認真對待自己的立場,並且在防衛問題上擁有自己的主權,美國纔會尊重我們作爲盟友。美國政府的變化更迭,是一種和平冷靜的機遇,繼續讓盟國們在這期間理解,我們需要繼續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自主性,就像美國打造屬於美國的自主,中國打造屬於中國的自主一樣。

馬克龍提到了中美,他羨慕中美有自主權。

那麼,法國到底有什麼實力想要和中美一樣呢?

(一)法國的硬實力

一提到法國,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首先是一個二戰被德國佔領的老牌帝國,已經淪爲二流國家。

第二個印象就是黑化,一個認爲快被黑人佔領的國度,有人送外號“乳法”。

但實際上,法國的影響力和實力遠超你我想象。

法國也有一個宏大的夢想——整合歐洲。

甚至於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地緣政治學家布熱津斯基出版的《大棋局》一書中,將法國和中國、俄羅斯、印度、德國並列爲旗手國家,也就是未來有能力對美國地位發起挑戰的國家。

獲得如此高的評價,絕非偶然,那麼法國到底具有怎樣的實力呢?

我們先來看看法國的硬實力:

1、領土

法國本土國土面積55萬平方公里,在歐洲位居第三,但是法國還擁有龐大的海外屬地。

從圖上可以看出,法國除了本土之外,還擁有法屬圭亞那、留尼汪島等11個海外屬地,面積共12萬平方公里,這些屬地遍佈三大洋、四大洲,所以嚴格的說法國和美國、澳大利亞、巴西、馬達加斯加等都是鄰國。

相比於陸地領土擴張的不明顯,法國領海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008萬平方公里,要知道中國的領海面積也才396萬平方公里。

(法國領海面積及分佈)

這樣的法國,領土遍佈四大洲、三大洋,絕對的全球性國家。

2、經濟和科技工業

法國的GDP在2019年達到2.7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7。

法國的工業實力也非常強,基本具備全工業門類體系,其中最強的工業門類爲航空、核電、汽車、高端裝備製造、高速鐵路等,法國73%的電力來自核電,是空中客車的中心,擁有阿爾斯通、施耐德等大批世界500強工業巨頭。

從經濟和工業上看,法國在全球的實力也是第一梯隊的。

3、軍事

法國軍隊遍佈五大洲、三大洋,在海外擁有9個軍事基地,海外軍事基地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龐大的海外基地讓法國擁有全球軍事投送能力,尤其在西非地區,基本全部被法國掌控。

而且法國是唯一一個在美國家門口建軍事基地的域外國家,並且在美國周邊部署有2萬軍隊。

更爲重要的是,法國沒有美國大兵駐軍,這保證了法國自身的獨立自主性。

法國擁有除美國之外的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法國的軍費支出世界第六,達到500億美元。

法國是歐洲大陸上出俄羅斯以外唯一一個能夠自己製造核武器的核大國,擁有原子彈和氫彈,這讓法國天然的認爲西歐需要他的保護。

法國還是對外軍售大國,在世界武器出口額位列世界第三

之所以法國有這樣的對外軍售成績,得益於法國有完備的武器工業體系,法國是世界上和中美俄一樣擁有獨立自主研發全門類武器工業系統的國家,從戰鬥機到轟炸機,從核武器到洲際導彈,從驅逐艦到核動力航母,從坦克到核潛艇,法國全都實現了自主化。

“陣風”戰鬥機

“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M-51彈道導彈,射程可達13000公里

法國的軍事實力可以說位居世界前五沒有任何問題。

五常之中,沒有等閒之輩。

(二)法國的軟實力

我們再來看看法國的軟實力:

1、歷史、政治、文化

法國擁有統治西歐的歷史情節,因爲法國是歐洲歷史上唯一曾經基本上統一西歐的國家,在拿破崙時代,法國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這讓法國一直想要恢復往昔的榮光,尤其是在德國戰敗以後,法國成爲唯一的軍事強國,他天然的認爲自己可以領導歐洲,作爲歐洲的領袖。

法國貴爲五常之一,而且又擁有歐洲最強的軍隊,在歐洲政治版圖上首屈一指,在西北非也是說一不二,成爲二戰後期美蘇爭霸期間爲數不多敢懟美蘇的國家,並且曾經長期退出北約,要和美國爭奪北約領導權。

法國拉着德國扯起歐盟大旗,就是想要獲得歐盟的獨立自主權,領導歐盟成爲世界的一極。

文化上,法國是啓蒙運動先行者,法國大革命爲全球開啓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動搖了歐洲其他國家君主專制制度的基礎,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所以法國在文化上極其自信,即使在二戰後美國文化肆虐全球,但在法國美國文化是被鄙視和嘲笑的,在文化自信上,法國人從沒有輸過。

2、影響力

二戰後期,美蘇雖然對英法的全球殖民統治發起了衝擊,但是英國被衝擊的很慘,法國則保留了很多殖民地。

其最主要的影響力在西非和北非,法國和其他殖民者不同,法國殖民非洲的時候是真的把這些地方當成法國的地盤來經營,教育投資、駐軍、建立學校、發展經濟、農業。

非洲有61個國家,其中有26個國家說法語,會英語不一定能夠走遍非洲,但是會法語卻可以。

即使在歐洲,法國、瑞士、比利時、盧森堡、摩納哥歐洲5國使用法語;

全球有大約3.3億人使用法語,說法語是全球性語言一點都不爲過。

說法語的非洲國家和法國人用一樣的教材,以至於法國規定只要這些地方的人會說法語,通過一些考試就可以取得法國簽證,成爲法國人,所以這裏的黑蜀黍也將自己看成法國人。

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黑蜀黍們爲了保衛法國自願參軍,在法國被佔領後戴高樂曾將法國首都遷到阿爾及利亞,還拉出一支40萬黑蜀黍組成的軍隊,所以法國和黑蜀黍真的是一家。

以至於1958年法國頒佈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宣佈成立法蘭西共同體,將非洲19國統統納入其中,但最後都在民族解放浪潮中解體。

法國和非洲27國都簽署有軍事合作協議,並和8個非洲國家達成防務合作協議,並建立了6個軍事基地,長期派駐士兵在非洲執行任務。

這些國家的電力能源,礦產,信息網絡等幾乎都被法國壟斷,而且購買武器也只能購買法國的。

西非和北非事務,基本完全由法國主導,要不然爲什麼弄卡大帥的時候是法國出面引導北約呢?

美國想在非洲發展拓展勢力,沒門。

更爲重要的是法國控制了這些國家的金融,甚至於西非和中非還成立了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區,這些國家使用非洲法郎,這些貨幣由法國發行,可以和歐元無限兌換,當然也不是白白髮行的,黑蜀黍們要將抵押物存在法國銀行的。

看到這裏有沒有覺得法國有一種吊炸天的感覺,沒錯,如果說美國是全球霸主,法國就是西北非霸主,而且這些地方還死心塌地的願意跟着法國,有着這樣深厚的歷史淵源,法國怎麼能夠不黑化。

作爲一個老牌帝國,曾經的輝煌歷歷在目,而且現在還擁有很多,這讓法國遲遲難以忘懷,輝煌的歷史和大國情節讓法國難以忘懷,所以法國一直在推動歐盟,同時一直在國際事務中高調亮相。

(三)法國的夢想

只有曾經擁有輝煌歷史的民族,纔會有這樣的進取心,也才能夠再次強大!

但是,法國也有法國的限制條件,說法語的人口3.3億,但只有7000萬在歐洲大陸,以法國的本土面積和人口,很難成爲中美這樣的國家。

所以法國將目光瞄向了身後的大歐洲,歐盟目前有5億人,437萬平方公里,以整個歐洲的面積和人口,如果聯合起來足可成爲世界一極。

法國是西歐大陸最大的國家,而且在德國統一之前法國在經濟上也是歐洲第一,甚至德國在當時也默認了法國西歐老大的地位。

所以法國拉着德國開始整合歐洲之路,法國最熱衷的就是組建歐盟軍隊,基礎就是以法國爲核心,然後再拉上德國當經濟火車頭,從而領導歐盟成爲一個整體,走上獨立自主的道路,成爲世界一級。

接下來法國領導歐盟和俄羅斯談判,將美國從歐洲大陸趕出去,由法國來領導歐洲大陸,使歐洲大國處於法國的核保護傘之下。

順帶說一下,法國一直是反對英國加入歐盟的,因爲法國認爲英國曆史上一直是歐洲攪屎棍,又是美國的鐵桿跟班小弟,法國對於英國是非常的排斥的。

應該說法國的這一想法是對的,在《大棋局》中布熱津斯基就將英國和日本看成牽制歐亞大陸的兩翼,英國退出歐盟也是最好的證明。

毫無疑問,法國的夢想是偉大的,但法國憑藉自身的力量無法整合歐洲,以前法國在歐洲政治、軍事、經濟都是第一尚且難以整合,如今德國經濟超過法國,而且中東歐一直是日耳曼人的根據地,不和德國合作,法國沒辦法整合歐盟。

此前德國默克爾一直是比較支持馬克龍的,畢竟誰都不願意做小弟,都想獨立自主,德國也不意外。

這也是爲什麼馬克龍對德國防長的“投降派”發火的原因,德國的表態無異於拆臺。

但法國的這種大國情節美國早就看到了,而且一段時間爲了鞏固盟友美國對法國的做法進行了默許,比如在北約內部給於法國更大的權利。

但美國也看到歐盟內部的矛盾,法國和德國都想當大哥,東歐對俄羅斯的恐懼使他們不相信法國。

因此,美國一邊將法德視爲盟友,一邊離間兩國,同時阻止歐盟一體化進程,英國脫歐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波蘭駐軍和烏克蘭戰爭更是讓東歐有求於美國,讓法國始終難以獲得信任。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大國願意看到一個統一的歐洲。

但從歐洲自身來看,在當今世界正在呈現全球化、區域化的情況下,抱團取暖、爭取自主獨立則是唯一的選擇,而這個領頭羊——只能是法國和德國。

只有曾經無比輝煌的國家纔會有這樣的大國夢想,纔會有這樣的進取心。

中國曾經艱難的走過了這條路,相信歐盟也會走上這條路,雖然任重而道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