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25日,由浙江省科协、浙江省社科联、浙江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大学科技与产业研究中心与浙江科技学院科技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首届浙江科技文化论坛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孝威,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陆锦,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先春等出席了活动,省社会主义学院一级巡视员隗斌贤教授、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汤书昆教授、浙江大学科学技术与产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盛晓明教授作主旨报告,来自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省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11个设区市科协科普部部长参加了论坛。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推进科技文化省建设,坚持挖掘与重构并重,研究与实践同行。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出台了《浙江省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5)》,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科技文化强省,将科学文化繁荣工程、科学文化普惠工程、科学文化引领工程、科学文化融合工程列为四大重点任务。此次浙江科技文化论坛的召开是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研究水平,探索科技文化建设新路子的重要平台。

唐孝威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科技文化建设可以为科技创新培养肥沃的土壤,非常有意义。陆锦副主席在致辞中指出,科学与文化自古以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浙江要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浙江精神,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为全国科技文化建设探索浙江经验。

三位主旨报告人从各自不同的领域分享了科技文化的相关内容。汤书昆教授围绕前瞻性情境中的科学文化、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与有特色的测评体系、企业家与科学家精神三个角度进行思考。盛晓明教授围绕从科学文化到创新文化这一议题,强调创新就像雨后的蘑菇,在适合蘑菇生长的大树下蘑菇就会源源不断涌出。创新行为的涌现对文化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而文化是不能被复制和移植的,只有立足本国、本地区的创新生态,发掘创新基因,才能培育适合本土的创新文化。隗斌贤教授基于创新驱动机制的科技文化内涵与特征,提出浙江省推进科技文化强省建设,要聚焦科学教育和传播、创新协同机制与文化建设、科技伦理和道德的建设三个方面。

会上,浙江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立副教授代表“科技文化省建设”课题组发布了研究成果,分享了研究经验。

论坛期间,还召开了首批浙江省社科规划 “浙江科技文化建设”专项课题开题会和浙江省科协落实《浙江省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2020-2025)》专题工作推进会。省科协科普部、宣传部,省社科联规划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