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這個詞,基本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管你是八歲,十八,還是八十,你可能都從別人口中聽到過這個詞,它們可能來自於你身邊的朋友,美容院裏面的美容師,甚至來自於某些醫生。

但西醫臨牀上並沒有「宮寒」這種疾病,而在中醫的範疇下,在搜索了一些文獻和資料,也詢問了一些中醫方面的老師後,綜合起來的通俗解釋就是:

「宮寒」並不是一種什麼具體的疾病,在中醫上,它更應該偏向於一種「症候」。

也就是說,它可以看作是一些疾病的致病原因,這個「寒」和「溼」,「熱」等,都屬於中醫的「症候」。

比如:東漢時期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在描述溫經湯的時候說:「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明代婦產科專著《濟陰綱目》:「治宮冷不孕:調生丸:治婦人衝任虛寒,胎孕不成,成多損墜。」

中醫向來是靠望聞問切的辨證法來診斷疾病的。中醫的“寒”並不僅僅是子宮受寒, 而是有虛實之分,“實寒”指經期、哺乳期的時候喜歡喫冷飲、淋雨,長時間居住在潮溼的地方,使寒氣入侵而表現爲寒證,簡單通俗的來說也就是個人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寒;而“虛寒”是指脾腎陽虛,也就是我們說的個人體質問題。於是就有中醫治療上的“實則泄之”、“虛則補之”的總原則。

明代著名醫學家萬密齋著《萬密齋醫學全書》,擅長治療婦科,痘疹病症著稱於世,承襲萬密齋理論的貢方堂給大家分享一些簡單的方法,讓你的子宮“暖”起來。

如果女性出現宮寒,是很可能是由於身體着涼引起的,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女性朋友一定要注重保暖措施,懂得根據天氣的變化來隨時增減衣物,尤其是對腹部的保暖。

還有,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季,也應該儘量避免穿一些露臍短裝。如果在女性月經期間就更要注意對自己身體的保護,避免着涼,尤其是腳部,平時可以採取泡腳的方式來達到身體取暖的效果。

當女性宮寒的時候,則應該避免喫一些生冷的食物,如涼瓜、冬瓜以及西瓜和蟹、柿子等寒性食物。

宮寒的女性要多喫溫補的食物,例如羊肉、韭菜、核桃、桂圓、棗、花生、生薑、巧克力、紅糖、大棗、芡實、桂圓、荔枝等。一些湯品,例如酸辣湯、辣魚湯、胡辣湯等,它們所具有的溫熱性質,有幫助人體蓄積熱能的功效,可有助於防止宮寒發生。

宮寒的女性大都偏於安靜沉穩,運動過多時容易感覺疲勞。其實“動則生陽”,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是最簡便的辦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

女性朋友出現宮寒的情況,只要做好正確的調理工作,堅持一段時間後,宮寒的症狀就能夠明顯的改善。當然比較嚴重的宮寒情況,僅僅通過飲食來調理的效果可能不是非常好,貢方堂建議可以尋求專業的中醫來進行相關的調理與養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