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1990年,廈門大學科儀系大三學生周振通過實驗室參觀,第一次接觸到質譜儀器,知道了它高科技、高售價。從那時起,他的心裏便埋下了“做中國人的質譜儀器”的夢想種子。2004年,周振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回國創業。在廣州,周振帶領團隊進行了16年的艱苦創業,開發了全球首個“PM2.5在線源解析質譜系統”,助力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爲核工業和國防單位定製開發專用儀器;開發“大氣污染防控綜合服務管控體系”,服務於全國200多個城市。同時,其產品創國產高端科學儀器出口西方發達國家的先例。

放棄國外優厚待遇 毅然回國創業

“當我說要去做質譜儀器的時候,沒有人認爲我們能做出來。”回憶起16年來的創業之路,站在質譜儀器博物館裏,全國勞動模範、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振這樣說。

質譜儀器是人類從原子、分子層面剖析物質、認識物質的重要科學研究工具,是當今最尖端的科學儀器之一。長期以來,我國商品質譜儀器幾乎完全依賴進口,是一項典型的“卡脖子”工程技術。2004年,周振結束了8年的海外生活,放棄國外優厚待遇,舉家回國,在廣州創辦了國內第一家質譜分析儀器製造企業。

“20年前,一臺質譜儀器的價格爲100多萬元,一個普通的教授可能要耗費幾十年的工資才能買一臺質譜儀器。”回到國內的周振,拿着手裏的100萬元經費,帶着4個研究生,以巨大的勇氣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個相當“瘋狂”且“冒險”的決定。而當時周振的底氣源自兩個方面,一是他掌握了核心技術,二是他自己和團隊研發人員都不要工資。“其實很多工作的人員費用是很高的。那時候,我已經跟大家都說好了,做這個事情必定要先奉獻5年甚至10年,這樣一來我們就只剩下硬件的成本了。”

即使解決了人員成本的問題,周振的創業之路仍然不容易。在昂貴的質譜儀器面前,100萬元的創業啓動資金並不能維持很久。很快,公司的賬目上就只剩下3萬元。爲了繼續做下去,周振跟兩個創始人只能選擇把自己的房子、車子都賣掉。

所幸,後來,在廣東省科技項目的支持下,周振帶着團隊建立起我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飛行時間質譜儀器生產線,填補國家空白,並且創下了國產高端科學儀器出口西方發達國家的先例,使我國成爲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飛行時間質譜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我們花費了幾千萬元,把樣機一直到產品化生產線全部都建立起來了,這在外面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

“使命感”讓他在創業道路上矢志不移

周振1969年出生在福建,1987年進入廈門大學科學儀器工程系讀本科,之後又在廈門大學攻讀了科學儀器與精密機械系碩士、化學系博士,而廈門大學正是我國質譜儀器的搖籃之一。

在廈門大學求學期間,受到導師的影響,周振一直刻苦鑽研,立志投身質譜技術研究事業,要做出中國人自己的質譜儀器。後來,當週振掌握了質譜儀器核心技術的時候,他就把心中的志向付諸實踐,放棄國外的工作,在2004年回國創業。

“做中國人的質譜儀器”是一條聽上去就很艱難的路,用周振自己的話說,支撐他一直走下去的信念一是“一種使命感”——想爲國家突破這項“卡脖子”工程技術,二是“有機會”——掌握了核心技術。

經過16年艱苦的創業,周振的團隊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開發全球首個“PM2.5在線源解析質譜系統”,助力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爲核工業和國防單位定製開發專用儀器,打破國外長期封鎖;開發“大氣污染防控綜合服務管控體系”,服務於全國200多個城市以及近年來幾乎所有的國家級重大活動、賽事的空氣質量保障。同時,他所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銷售收入持續增長至兩億大關,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產品創國產高端科學儀器出口西方發達國家的先例,連續入選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成就展。2017年,公司自主研發的單顆粒氣溶膠質譜儀作爲歷史上唯一一臺大型高端國產科學儀器隨雪龍號征戰南北極科考。

周振的創業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他表示,廣州經濟發達,對創新創業有很好的支持政策。“廣州的這種支持是整體的,包括了人才政策、項目支持、場地支持。我們的場地3年免租,當我們企業發展到產值上億的時候,政府又提供了新的土地。我們的產業園馬上就要建好了,明年就可以搬進去,這爲我們未來10個億、20個億的產值做好了基礎準備。”

致力推動行業發展 籌建“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創新中心”

對於獲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周振說,一方面感覺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另一方面,作爲海外歸來的創新創業代表,他也要宣傳好勞模精神。“現在我們國家的產業升級需要很多高新技術支持,我們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填補,很多產業需要從中低端往高端升級,才能實現高質量的發展。我不僅自己要做好,而且要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

辦企業、做產品都不是周振的終極目標,他還想推動質譜儀器整個行業的發展。作爲國內第一家質譜分析儀器製造企業的創始人,周振一直都在鼓勵後輩,無償分享企業創辦過程中的心得。“我們每年都會開質譜儀器研發製造年會,我都會在會上做幾個小時的分享。最基礎的東西,最本質的東西,我都願意告訴大家。”

周振還積極籌建“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創新中心”,志在推動中國尖端科學儀器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助力保障國家在質譜領域技術和產品這一重大關鍵領域的自主可控。

作爲質譜儀器產業化的開拓者和領跑者,周振始終以爲國家、爲行業培養人才爲己任,帶領團隊依託中科院廣州地化所、上海大學和暨南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爲國家系統培養了100多名本土質譜技術高水平創新人才,通過“政產學研用金”相結合的創新發展路徑,建起了國內頂尖的質譜技術創新團隊,爲中國質譜儀器行業的發展貢獻了極爲寶貴的資源。“我們國家質譜儀器的全國市場約爲300億元,如果按人均100萬元產值,也需要兩三萬人。目前,全國在質譜領域裏面才幾千個人,在未來10年裏面需要改變培養模式,僅僅靠自己帶幾個學生是不行的,需要建立專門的質譜儀器研究院。同時,這也需要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努力,政府、學校、企業共同努力,一起把這幾萬人才培養出來。”

文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瀟麗

圖片由廣州市總工會提供

海報設計: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贊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