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11月30日賈言編譯】2019年底,湖北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如今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時間。法媒稱,正如身在武漢的法國醫生所見證的那樣,如今武漢街頭和商店熱鬧如常,很難想象這裏的居民曾經歷了兩個多月的全面“封城禁足”。

法國廣電集團法國資訊電臺(Franceinfo)報道,餐館、商店正常接客,居民如常外出逛公園,街上再現交通擁堵,這一切充分表明武漢以及湖北省其它地區的日常生活已經完全恢復原有的節奏。儘管官方並不再要求必須佩戴口罩,但是很多人還是戴着它出行。

10月1日晚,武漢城市地標黃鶴樓正式開放夜間體驗,《夜上黃鶴樓》行浸式光影演藝體驗版正式亮相。遊客與市民漫步園區內步道,拍照打卡,參與互動遊戲。在行浸式的體驗中穿行在一幅幅光影的歷史畫卷中,觀看黃鶴仙子歸去來兮的故事,品味黃鶴樓的前生今世。(圖片來源:中新社)

進大學需測試體溫

在大學,學生每次進入校園都需要接受體溫測試。新冠疫情暴發一年後,疫情已經完全得到控制,但是,再次復發的危險依然存在。身在武漢的法國醫生克萊恩(Philippe Klein)表示,中國某地出現確診病例後會組織進行大規模病毒檢測,此前青島暴發疫情時就是這樣處理的,這種應對可以幫助人們重拾信心並繼續正常生活。

疫情暴發期間,武漢嚴格執行全面的“封城禁足”,居民只能呆在家中,禁止外出。“在法國,由於相關爭論過多,導致法國人在‘抗議’問題上最終有些迷失。如果科學權威之間就已經存在分歧,那麼普通公衆就更難判斷疫情狀況是否非常危險,自己也很難採取正確的防疫舉措”,克萊恩直言。在中國,同樣也沒有對使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來識別周圍病毒感染病例這一措施有任何爭論。

走在街上,人們有責任使用人工智能手段來保護自己,這樣也保護他人。

疫苗正在研發

中國科研人員也在一直努力開展疫苗研發。與美國一樣,中國已於2月份首次對一名軍醫進行了疫苗接種,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測試工作。“這是個問題所在”,克萊恩坦承,“在(疫苗測試)第三階段,我們應該有足夠長的時間來生產出有效的疫苗,以便向人們表明這個疫苗並不危險;但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只能儘可能快地控制住疫情危機對經濟造成的衝擊。”

中國實行嚴格的邊境管控

從法國返回中國的人必須提供特殊簽證才能獲准入境,抵達後,還要接受爲期14天的隔離。“這正是西方國家最大的弱項”,克萊恩分析道,“在申根地區,國家間很難實施類似規定,導致漏洞頗多。但是,您一旦登陸中國領土,當地組織對您進行病毒測試,然後會馬上知道您是否是病毒攜帶者。”

疫情初期,許多外籍人士都離開了武漢。很多外國公司也徹底關閉。克萊恩估計大約一半的法國人至今沒有回到武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