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题是

马保国的敌手

1

过去的马保国处处无敌手,现在的马保国处处是敌手。他将自己的功夫包装得过于玄幻,现代技击术是敌手。他将自己的故事编辑得过于传奇,媒体追踪揭秘也是敌手。最新的敌手是人民网评。人民网今天刊发了一篇评论,说他“哗众取宠、招摇撞骗”,所作所为是在伤害传统武术。

看来,马保国太招摇了,他扯掉了自己的遮羞布成功出圈,同时也掀开了太极这类神秘武学的帷幕。就像一个热衷揭秘的魔术师遭到同行的唾弃,马保国这个跑单帮的老杂耍,不入流的星宿派,名门正派必须要与之切割——他是假传武,他不是我们的人。在传统武学的集体利益面前,马保国属于弱势群体。

马保国心目中的敌手从来都不是现代技击术。在30秒KO事件中,击倒马保国的仁兄也是一位传武爱好者。这位仁兄虽然击倒了大师马保国,但仍未能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在媒体采访中,他曾说自己也是传武爱好者,上台前因为心中忐忑,担心会输,所以临时练习了一些拳击的套路。我猜,马保国所说的年轻人不讲武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2

虽然马保国曾点评过张伟丽,说她拳术不精,若请他指导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真要以七十之身与现代技击术肉搏,他尚不会傻到这个程度。毕竟在英国鞭壮汉,在武馆摔弟子,这些花活是怎么回事,马保国自己比谁都清楚。多年以来,他经营的江湖好比是说相声,你逗哏,我捧哏,大家互相帮衬,一起发财。马保国的敌手,或者说竞争对手从来都是传武同行。

马保国的敌手也不是对他群体而攻之的媒体和自媒体。自媒体吵得越热闹,他的名声就越大,这一点马保国比谁都清楚,这是一名网红必须要具备的逻辑思维。正如人民网评论所说,马保国是一场闹剧,那些“热衷流量、推波助澜的互联网平台,如果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应该马上停止再为这种丑行闹剧提供传播渠道。”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当事情闹大了,一个小角色长期占据新闻的头条,霸占传统武术话题的版面,情况似乎就有些失控了,就需要有人来控负了。一个热衷揭秘的魔术师成为魔术行业里的顶流,魔术大师们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虽然马保国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能够迅速火起来,但当被戴上一顶审丑文化的帽子,他也会迅速凉下来。

3

人民网评论已经警告马保国“背后的人”耗子尾汁了,“尽早收手是明智选择,否则注定血本无归”。这是一招釜底抽薪,意思是告诉那些找马保国拍电影的,录视频的,做采访的,都该歇一歇了。笔杆子治社会的逻辑,在马保国这件事上再次显露无遗。

马保国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输掉的,他本来就是一个光脚的,江湖卖艺,做武术个体户,混到这个程度,被穿鞋的一顿批,能够见好就收,这个结果就很能令他满意了。马保国唯一的敌手是时间。他已经快七十岁了,很难东山再起,再有折腾的机会。

这位武术个体户江湖卖艺三十年,在这个冬天达到自己名利的顶峰,他的面前曾有炫目的聚光灯,曾有电影的邀约,曾有不菲的出场费,但这一切都将随其名声的偃旗息鼓戛然而止。出走半生,马保国归来,仍然不过是正派面前的弱势群体,盛世风中的一粒浮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