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省對外貿易實現較快發展。2019年全省進出口總值3515.75億元,較“十二五”末2015年的1895.2億元增長85.5%。其中,出口較2015年增長1.04倍,進口較2015年增長68.1%。全省外貿依存度較“十二五”末提高3.25個百分點至2019年的13.63%,與全國外貿依存度的差距由25.3個百分點縮小至18.2個百分點。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全省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達11家。

“十三五”期間,我省按照“企業+產業”的思路,圍繞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在壯大龍頭外貿企業、培育外貿經營主體、加強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引導帶動外向型產業發展和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外貿經營主體穩步壯大。據統計,2019年我省外貿經營備案主體達17592家,較2015年增加7269家。其中,進出口超億美元企業達35家,較2015年增加7家,主要分佈在電子產品、金屬、光伏、裝備製造、能源化工、醫藥、農產品等領域,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成效顯著。2019年全省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達6家,較2015年新增3家。截至目前,全省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已達11家,主要在紡織、金屬材料、消費類電子產品、特色農產品、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形成了集研發、設計、製造、銷售、維修、檢測、貿易、物流、公共服務於一體的生產服務體系和產業聚集區。2019年基地特色產品進出口額達34.7億美元。2017年、2018年我省先後認定兩批共19個省級特色出口基地,在培育出口主導產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市場多元化戰略初見成效。“十三五”期間,我省在鞏固外貿傳統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2019年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較2015年增長92%,達到497.3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57.1億元,同比增長34%,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16.4%。同時,對歐盟、東盟、南美地區貿易增長也進一步加快。

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方興未艾。2019年,西安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32億元,同比增長兩倍以上,已引進天貓國際、考拉海購、京東、蜜芽、敦煌網等知名電商平臺入駐,從事跨境電商企業800餘家,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自2017年起,我省先後認定7家企業爲陝西省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企業,爲全省中小企業提供通關、退稅、融資、收匯、信保、物流等進出口環節服務,帶動200餘家小微企業開展外貿業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