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智能手機變身成爲一臺電腦需要幾步?有了15.6英寸的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之後,我會告訴你只需要4步!時代在變化,其實各終端之間的互相跨界也變得也屢見不鮮。不是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嘛:現在PC的工作手機也可以完成了!

從早年間的錘子TNT工作站到後來的各種平臺,由一款顯示器產品搭配智能手機一起,就可以變身爲我們常用的內容生產工具,如果這樣的顯示還兼具便攜性、高分辨率乃至支持觸控,倒也不失爲設計師們心中比較合適的移動辦公平臺。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款來自聯合創新的15.6英寸擁有4K高分辨率的INNOCN便攜顯示器和其他的設備一起聯動,是否能夠達成我們的這些願景呢?

開箱:它真的就只是一款顯示器?

拿到產品之前,我其實想象過各種可能:它其實就是一塊平板電腦?它也許就和普通的顯示器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它支持觸摸交互罷了。

把INNOCN N1U從包裝盒取出來之後,我看了一下它所包含的配件,還真的適合普通的顯示器有些區別的:包裝盒內包括15.6英寸的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一個、Type-C電源線、Type-C專用信號線以及mini HDMI的信號線。

這其中,我一開始以爲附件中的兩根Type-C線是同樣的作用,只不過一個長一點、一根短一點而已,但事實上它們一根是電源線,一根則是專用的信號線,作用各不同,所以不能指望和普通的Type-C線一樣可以通用的。

這些附件的搭配,也證明了INNOCN N1U其實能夠支持的平臺就是錘子的TNT工作站、華爲EMUI、三星DEX模式以及PS4/SWITCH等;當然,也能夠利用mini HDMI數據線連接PC端、電視盒子等終端設備進行搭配使用。

INNOCN N1U支持多種電源功率輸入,甚至還可以支持低功率的移動電源爲它提供能量;充電頭爲摺疊式設計,符合它的“便攜式”需求。

參數方面,INNOCN N1U選擇的是一塊15.6英寸IPS顯示屏,最高支持4K的超清分辨率顯示,並擁有高達99%的sRGB廣色域,這樣的頂配基本上可以滿足設計師的日常使用需求了;屏幕支持十點觸控顯示,且擁有高達340cd/㎡的高亮度,這使得它的畫面顯示效果極爲出色。

從設計上來看,它和傳統桌面顯示器有些類似,但在便攜性和小巧設計方面卻又更勝一籌。你會發現它沒有傳統顯示器的支架,它沒有大塊頭的電源適配器,它的接口非常的與時俱進--都是Type-C+HDMI的接口,與當前的絕大多數終端設備都能夠適配。

外觀:如何實現便攜性?

從產品的定位上來看,INNOCN將自身定位爲小巧化、便攜式的顯示器產品,但它的尺寸又註定了在體型上無法妥協,那它是怎麼做的呢?

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的正面爲比較方正的設計,左右兩側和頂部的屏幕邊框控制的還算不錯;下巴部分則有些寬了點,“INNOCN”的大Logo就在這下方--我倒覺得下一代產品其實可以取消掉它,這樣正面的視覺感官體驗會更好。

產品的右側爲分佈了四個主要的插孔,它們分別是一個3.5mm耳機孔、Type-C電源插孔、Type-C通信插孔和一個HDMI mini插孔,一起共同組成這款便攜顯示器的充電和信號輸出的外接口。

左邊則是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的三個主要的功能按鍵了,它們分別是音量+、音量-和一個電源按鍵,這三個按鍵分別都是多功能的按鍵,日常的一些顯示器的參數調整、開關機等都是由它們來完成的。

從按鍵的體驗來看,它們的按鍵有些偏軟的感覺,但是反饋足夠靈敏。

產品本身是沒有內置電池的,因此使用時一定要插電使用。三個主要的功能按鍵旁邊就是這款顯示器唯一的指示燈了:紅燈狀態表示無信號接入;藍色燈顯示則爲正常使用狀態。

背面沒有太多多餘的設計,甚至連散熱孔都沒有找到一個,只有“INNOCN”的大Logo在後方顯示着。

注意觀察這款便攜顯示器的底座你會發現,它在摺疊起來後,底座與顯示屏連接的位置其實是有幾個小孔的,它們是幹啥用的呢?其實這正是它的揚聲器,雖然在使用的時候揚聲器的音質不怎麼樣,但聲音也還是足夠清澈、透亮的,日常使用足夠。

顯示器本身其實算纖薄的,即便和最纖薄的主流平板電腦相比也並不遜色。我拿手機的機身和它進行了一番比較,從最薄處的厚度來看,它比普通手機還要薄上一些,這是它的便攜優勢之一。

你是否也很疑惑,INNOCN N1U還可以做出這樣的“姿態”?答案是:它其實設計了底座的,只不過它的底座事先被隱藏起來了。需要的時候,像摺疊手機一樣展開底座即可;不需要時,把底座摺疊起來就非常方便攜帶了。

INNOCN N1U號稱能夠將顯示器和支架底座進行0~180的角度調整,從我的體驗來看,它和一般都摺疊手機的摺疊體驗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首先是它需要兩個手配合才能摺疊;其次需要一點力氣,不輸於鉸鏈結構那種順滑感,但支撐得起多角度旋停--要知道它畢竟是15.6的大屏幕啊!摺疊底座的設計不僅讓它變得更一體化,且還讓它增加了它的便攜性,這也是它優越於傳統顯示器的第二項優點。

在給INNOCN N1U提供信號源的時候,需要確認信號源是HDMI還是Type-C,不過首次我在嘗試用HDMI連接PC端也好、用Type-C連接筆記本電腦/手機也罷,它都可以自動切換爲適配的信號源,所以N1U應該還是支持自動識別信號源的;連接其他終端之後,可以通過三個功能按進行相關的屏幕亮度、色彩乃至揚聲器音量等級進行調整。

從我的使用體驗來看,首次使用可能分不清各種組合,需要習慣之後才能夠熟練掌握。

使用篇:如何讓手機4步變成電腦?

當所有的東西都瞭解完之後,我們就要回到開篇提到的那個問題了:如何讓手機變身電腦?這次我的體驗對象一是華爲P40 Pro手機,因爲INNOCN N1U正好是支持EMUI系統的;二是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它的4K高分辨率和各種便捷的連接方式很適合我的嘗試。

讓華爲P40 Pro變身爲一臺觸屏電腦的第一步:用Type-C通信數據線將手機與INNOCN N1U連接起來;第二步:用將N1U的電源插座插到插線板上,並通過Type-C電源線與顯示器連接好;第三步:確認所有線接已經完成;第四步:長按INNOCN N1U左側的電源按鍵開機,這個時候就會發現手機與這款便攜顯示器已經完成同步了。

15.6英寸的大屏幕、4K的分辨率、99%sRGB的廣色域顯示等等優勢,使得小小手機屏幕上顯示的畫質完全無法與INNOCN N1U的顯示效果相比擬,而這還只是簡單投屏而已。

事實上,INNOCN N1U不僅僅是簡單的支持普通投屏而已,我在不進行模式切換的情況下,它與華爲P40 Pro的聯動也可以做到不僅僅是畫面的實時投屏,還做到了觸控和聲音的實時投屏。如果所示,我可以在N1U便攜顯示器上進行和手機端一樣的手勢交互方式,可以購物、可以發微博、可以追劇、可以刷抖音等等,各種社交軟件也可以和在手機端一樣的操作--這個時候的它其實已經變身成爲一臺大號兒的智能手機了。

我還嘗試着用這塊大號的顯示器玩了一把王者榮耀,除了一開始的不習慣之外,大號的遊戲場景的確有點爽,而且從交互的體驗來看,它的跟手性和手機端沒有明顯的時延--如果你喜歡這樣的方式,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顯然沒有顯示出INNOCN N1U這塊便攜顯示器的真正作用,爲什麼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事實上手機變成電腦還需要第五個步驟:從智能手機模式切換爲真正的電腦模式。切換完成之後,它們之間才真正成爲相互獨立的個體:N1U便攜顯示器利用了手機的硬件性能和系統平臺;而手機獨立的日常使用還是正常的。具體的做法是:下拉華爲P40 Pro的屏幕之後,找到投屏模式並點擊切換爲“電腦模式”,此時,N1U便攜式顯示器顯示的畫面已經不是手機端的同步畫面了,而是我們已經熟悉的電腦風格的桌面。

切換到“電腦模式”之後,這個時候的INNOCN N1U才真正變身成爲一個簡單的內容生產工具。

我嘗試了一下它的各項交互的體驗(僅僅是觸控交互模式不涉及連接鼠標和鍵盤),發現它的操作風格和一般的PC端操作沒什麼兩樣:桌面的應用都是雙擊打開的,左下角爲菜單欄、右下角爲時間日期顯示,瀏覽器的顯示界面與PC端沒有什麼差別。就目前而言,原始EMUI的默認項都已經適配了這個操作系統,因此本身這些華爲的默認應用程序都和PC端的界面顯示別無二致。

區別也很明顯,且第三方的很多應用程序並沒有適配這個系統,原本我以爲這是個難題,但實際上華爲對此進行了比較不錯的處理。比如左下角的菜單欄其實依然是手機的點觸模式,輕點一下即可打開這些APP,如果是EMUI原有的應用程序,它們的顯示就和PC端一樣顯示;而如果是第三方APP,它們中的部分已經適配PC顯示模式,但也有部分依然還是手機端的豎向顯示風格,不一而足。

此外,部分APP場景會切換成爲全場景的模式,這個時候想要切換回桌面怎麼辦?這點,EMUI也進行了調整,如果是桌面模式下,右下角的三大導航鍵可以回到桌面、可以返回上一步操作甚至可以進行多任務一鍵關閉;如果是遊戲模式下,從頂部下滑N1U的屏幕即可進行上一步、最小化乃至直接關閉應用的操作,使用非常的方便。

N1U便攜顯示器在電腦模式下和手機投屏模式下的遊戲場景有區別嗎?我進行了嘗試,結果是確實很不相同!電腦模式下的遊戲場景顯示顯然進行了一番適配,從遊戲界面的顯示到各項操作的佈局都與手機投屏下完全不同,而且電腦模式下的視野明顯比手機投屏到N1U上的要舒服多了,操作起來也更方便這樣的大屏操作。

『那麼,這種模式下的它有什麼生產力呢?』相信有同學會發出這些疑問。

在電腦模式下,除了追劇、遊戲、瀏覽新聞和一些簡單的社交互動之外,它的生產力之一我覺得可以進行日常辦公的使用,比如文檔的日常處理就可以通過它來進行嘗試,可惜的是INNOCN N1U的擴展接口有點少,如果需要搭配完整的鍵鼠使用比較麻煩,但通過藍牙信號與支持藍牙連接的鍵盤進行搭配使用還是沒問題的,這就使得如果我出門攜帶N1U的話帶上鍵盤就可以隨時隨地辦公了。

它的生產力之二是可以進行簡單的圖文/視頻的剪輯,相比較而言,15.6英寸的大屏可以支撐得住我們進行更加細微的內容製作工作,比起手機端而言還是要更適合許多的,假如你出差在外,一個手機+一個便攜式的4K顯示器就可以達成自己的日常需要,不也是挺好的嗎?

結語:整體而言,使用手機與INNOCN N1U搭配使用還非常新穎有趣的,它爲我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窗戶,讓我們知道原來還可以這樣壓榨智能手機的使用方式,而不僅僅是一個日常的通訊/娛樂工具而已;而4K分辨率的它與支持聯動的其他系統平臺能夠聯動起來,形成一個全新的生產力工具,儘管目前看起來還有各種不便之處,但體驗上卻還算不錯,未來的發展還是可以預期的。

與PC或者筆電連接的用途意義何在?

除了與智能手機連接後,讓手機變身爲一臺生產力十足的電腦之外,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通過通信數據線或者HDMI線線與筆記本/PC電腦連接有什麼用呢?

1、與筆記本電腦連接的體驗

我首先嚐試了將N1U便攜顯示器與我的不止觸控體驗的ThinkPad E580筆記本電腦進行連接,連接的方式和手機連接的方式是一樣的,而且,你甚至不需要選擇任意那種輸出模式,默認的模式下N1U便攜顯示器就賦予了我的筆記本電腦原來沒有的功能:觸控屏幕的功能。擁有觸控功能的實際意義在哪裏呢?我個人覺得的是它賦予我們在原筆記本上暢快瀏覽新聞、追劇和娛樂的高效體驗,但提升的實際意義倒也沒有那麼大。

此外,在筆記本端可以選擇的輸出模式爲:複製模式、擴展屏幕以及只輸出屏幕。但是這幾種模式中,其實只有複製模式是最實用的,其他的我暫時沒想到自己的使用場景。

複製模式其實就是投屏模式,只不過因爲是通信數據線將兩者連接在一起的,因此,在使用的時候INNOCN N1U的觸屏模式派上了用途。而且,4K分辨率的清晰度和飽和度的確不是我原有的屏幕所能夠比擬的,對比過之後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2、與PC端連接的體驗

我還將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與我的臺式電腦進行連接體驗,因爲手頭沒有USB-A轉USB-C的連接線,所以具體的體驗並不完整。我能夠想象到的實用場景就是:讓N1U便攜顯示器賦予了臺式電腦能夠觸控操控的體驗,日常瀏覽網頁、追劇娛樂方面確實要比臺式機的傳統顯示器更有優勢一些。當然,如果臺式機的顯示器壞了,N1U絕對是一個最好的替代方案--更何況它還是一塊如此夠分辨率和可以觸控交互的顯示器?

結語:整體而言,不管是連接PC還是連接筆記本電腦,INNOCN N1U承載的是將它的觸控功能賦予到PC和筆記本電腦的身上,從而提升一些場景的使用效率--比如瀏覽網頁、追劇娛樂之類的,但你要說其他的東西其實還有些單薄,至少無法讓人們認可讓它來替代筆電產品原本屏幕或者自己臺式電腦屏幕的用途,當然,如果臺式機的顯示器壞了,N1U的用處就大了。

其他方面

從用途上來說,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還是挺適合年前特殊疫情狀態下人們上網課或者遠程辦公需求的,一來它可以直連手機使用,放大的屏幕總歸比讓孩子一直看着小屏幕的手機好吧?;二來離開了手機之後,N1U就啥都不是了,不用擔心上完網課後顯示器本身會讓孩子上癮。

在手機鎖屏狀態下,N1U便攜顯示器其實並不能實時顯示手機鎖屏的狀態,這意味着手機只要鎖屏之後,顯示器就不是正常的顯示狀態了,所以需要注意不能讓手機鎖屏或者在連接時讓手機進入靜默狀態。

在顯示器與手機互聯的情況下,其實通信數據線這邊也在默默的給手機“反哺”充電中,所以不用擔心手機用着用着會沒有電了。沒有對這項進行鍼對性的測試,可能並不是快充,但使用時互聯時手機的電量似乎耗電不大。

總結:

我不是一個專業的設計師,因此還無法從INNOCN便攜顯示器N1U高達4K的分辨率和出色的顯示色域方面,找到get中自己的痛點。它對我的實用場景在於三點:

1、在需要的時候,INNOCN N1U顯示器與手機互聯之後可以讓我隨時擁有一個可以工作的生產工具;

2、在與我的筆記本電腦互聯的時候,它能夠讓我的筆記本擁有更好的娛樂特性--憑藉瞬間支持的觸控屏幕;

3、它與我的PC連接時,能夠成爲一款好用、實用的高分辨率觸屏顯示器。

還有這些不足,可以在下一代產品中改良更正:擴展口過於偏少;缺少支持與PC端連接的標配轉接線;配件內不包含一個收納袋,還需要另外購買。

整款產品的體驗大抵如是,有驚喜也有遺憾,但整體而言是一款有意思的便攜式顯示器。如果你也有這樣的需求,不妨嚐個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