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Derek Liang on Unsplash

臨近年末,不少今年以來獲利頗豐的權益基金已提前啓動防禦策略,以保住勝利果實併爲來年佈局。與此同時,主動權益基金今年以來收益喜人。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QDII股票型基金(A類)今年以來整體業績13.47%,QDII混合基金(A類)30.07%。單隻產品來看,已有產品年內業績突破90%。此外,四季度以來,大量資金湧入證券ETF,該類產品規模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增加了70多億元。而另一方面,績優基金“限購令”頻出,長期來看,這種保護原有投資者利益的方式,可以增強投資者的信任度。

在此情形下,11月30日,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基金”)、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基金”)分別推出一隻混合型基金,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加銀基金”)則新發了一隻股票指數型基金。

一、基金行業動態

1、減持熱門賽道佈局順週期品種,權益基金提前啓動“防禦”策略

2020年僅剩最後一個多月,不少今年以來獲利頗豐的權益基金已經提前啓動防禦策略,以保住勝利果實併爲來年佈局。降倉位、壓估值、換賽道,基金經理“各有各的高招”。部分基金經理透露,他們正在減持一些熱門賽道資產,轉而買入一些前期漲幅不多、估值相對較低的順週期品種。

今年以來,A股市場雖然幾經起伏,但整體延續了2019年“權益大年”的基調,醫藥、消費、光伏、新能源汽車等多主線輪番表現,權益類基金獲利豐厚。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普通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回報近36%,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回報達28.91%,靈活配置型基金平均回報達29.2%。臨近年末,對於部分高估值資產,不少基金經理選擇“落袋爲安”。數據顯示,上週權益類基金整體減倉,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下降0.33%,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下降0.52%,靈活配置型基金平均倉位下降0.55%。減倉動作從一些基金經理的公開觀點中也得到了印證。對一些今年上漲較多的板塊,基金經理坦承對其長期走勢有信心,但短期可能面臨估值壓力,需要消化。

2、境內基金公司已達131家,公募基金規模突破18萬億元

中國基金業協會11月2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1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8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

數據顯示,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8.31萬億元,較9月底的17.8萬億元增長了0.51萬億元,增幅爲2.87%。按類別來看,債券基金、QDII基金規模出現縮水,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貨幣基金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3、QDII基金年內收益“揚眉吐氣”,23只產品淨值增長率超過50%

主動權益基金今年以來收益喜人。其中,出海13年的QDII基金也在今年揚眉吐氣。受益於一系列利好刺激,海外市場近期持續回暖,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QDII股票型基金(A類)今年以來整體業績13.47%,QDII混合基金(A類)30.07%。單隻產品來看,已有產品年內業績突破90%。

具體來看,截至11月末,23只QDII基金年初以來淨值增長率超過50%。排名居前的有匯添富全球消費美元基金、廣發全球精選美元基金、南方香港成長基金。截至11月27日,匯添富全球消費混合美元現匯的年內淨值增長率達到92.39%;廣發全球精選美元現匯年內淨值增長率91.05%。

4、四季度以來證券ETF規模激增72.4億元,私募短期看好金融板塊

四季度以來,大量資金湧入證券ETF,該類產品規模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增加了70多億元。國泰證券ETF規模更是超越寬基ETF龍頭產品,成爲股票型ETF規模第一。每一次在預期市場上漲時,券商板塊因具有較大想象空間,因此存在不錯的主題交易機會。

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四季度以來,券商類ETF規模增加了72.4億元。其中,國泰證券ETF規模增長了38億元,也是四季度股票ETF市場規模增長冠軍,目前規模已達到321.3億元,遠超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等兩大龍頭寬基ETF。具體來看,11月以來,國泰證券ETF獲得9.26億份淨申購,淨申購份額位居所有股票ETF的首位,超過了一直頗受市場關注的新能源車ETF。華寶券商ETF同期則獲得8.3億份淨申購,淨申購份額位居所有股票ETF的第三位。不僅是券商行業,大金融板塊近期也頗受私募關注。把脈投資總經理許瓊娜表示,券商板塊具備高彈性的特點,而銀行、保險板塊具備後續接力的潛力。

5、績優基金“限購令”頻出,立足長期保護原有投資者利益

今年以來,偏股基金賺錢效應明顯,吸引資金持續湧入。一些績優基金出於控制規模的考慮,不得不發佈限購公告。大批資金流入一來會攤薄投資者收益,二來也影響基金經理建倉和管理。短期來看,基金限購會阻礙基金規模成長,進而影響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但長期來看,這種保護原有投資者利益的方式,可以增強投資者的信任度。

11月23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發佈公告,自11月26日起,單日單個基金賬戶在非直銷機構累計申購金額不應超過5000元。此前,該基金曾在9月17日發佈公告,將交易限額從100萬元調整到5萬元。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和興全合潤也迎來限額升級。11月18日,興全合宜發佈公告,將交易限額限制在1萬元以下。此前,該基金分別於10月9日、11月7日調整交易限額爲10萬元、2萬元。興全合潤也同時公告,將交易限額在1萬元以下。興全合潤此前多次發佈“限購令”,2月4日將大額申購上限從2000萬元調整到1000萬元,2月13日進一步下調至10萬元。隨着行情持續升溫,興全合潤又於7月8日將限額調整至2萬元以下。

二、基金公司動態

1、光伏行業進入業績爆發期,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應運而生”

在經歷了補貼退坡和去產能陣痛之後,光伏行業上市公司過去3年的業績顯著改善,今年隨着發電成本進一步降低,整體業績開始爆發。市場預期,光伏行業景氣度將持續提升,隨着產能和裝機量的不斷擴大,未來幾年行業增速將保持更高水平。在此背景下,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應運而生。

從投資機會的把握上來看,柳軍表示,雖然光伏行業處於景氣向上的高增長階段,成長空間大,但由於技術變化快,其競爭格局尚未穩固,過去10年中,行業龍頭企業不斷更迭,個股投資風險較大。因此,對於多數投資者來說,指數投資是持續鎖定優勢個股、分享行業發展整體紅利的不錯選擇。通過指數化投資,既可以享受到相對確定的行業發展紅利,同時又可以規避因技術迭代快帶來的個股經營風險。對於光伏投資來講,把握行業發展方向十分重要。

2、運用量化策略“捕捉”港股投資機會,創金合信港股通量化股基正式發行

港股的投資性價比處於歷史高位,投資機會再度受到公募基金的關注。近日,創金合信基金旗下首隻主要投資於港股的產品——創金合信港股通量化股票基金正式發行,創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資官董梁擬任基金經理。據悉,創金合信港股通量化基金股票資產佔基金資產的比例爲80%-95%,且投資於港股通標的股票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

在董梁看來,量化投資在投資的分散化、選股的可靠度、投資的系統性和紀律性上具有明顯優勢。董梁認爲,很多量化基金持有股票的數量通常達到上百隻,整體持倉比較分散,能夠有效地降低基金組合的波動性;藉助多層次的量化模型、多角度的觀察,量化投資能夠提升選股的可靠度;同時,嚴格執行投資策略,不因投資者情緒的波動而隨意更改投資策略,能有效地克服人性的弱點。

3、聚焦行業優質公司,南方產業升級將於12月1日正式發行

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升級成爲經濟轉型的重要手段,醫藥消費、以新能源爲代表的新興產業都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此背景下,南方基金旗下南方產業升級將於12月1日正式發行。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應帥表示,將以產業思維挖掘產業升級的投資機會,長期投資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分享企業持續創造的價值。

具體來看,應帥主要從三個維度選擇優質公司。第一,看公司品質,即公司的競爭壁壘和護城河。需要分析公司競爭優勢的來源和變化,去研究持續提高競爭力的能力。“具備護城河的企業才能穿越行業發展週期,真正成爲時間的朋友,平庸的企業往往是時間的敵人。”第二,看公司的長期發展空間,只有具備長期增長空間的企業,纔有機會獲得持續的業績增長。第三,看公司估值。在估值合理的情況下投資優質企業,有望實現更好的投資收益。

4、年內消費板塊表現優異,興業消費精選混合即將發行

今年以來消費主題基金爲投資者帶來了很好的回報。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今年以來消費主題基金全部獲得正收益,且過半產品淨值漲幅超50%(不含今年新成立的產品)。近年來,大消費板塊的優秀表現,不僅令外資趨之若鶩,而且國內投資者及基金公司也愈來愈看重其長期投資價值。

興業基金旗下興業消費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將於12月1日發行,擬任基金經理蔣麗絲認爲,儘管部分消費板塊估值已經走高,但未來仍能夠通過精選個股、均衡配置,把握消費趨勢變化中的投資機會,獲得消費板塊長期的超額回報。

5、前瞻性佈局獲益“頗豐”,金鷹產業整合混合淨值增長率高達78.45%

2020年A股市場在劇烈的震盪行情中展現出明顯的結構性機會,醫藥、消費、科技成爲上半年名副其實的三大黃金賽道。下半年,隨着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經濟開始慢慢復甦,板塊輪動效應再起,包括機械、建材、化工等順週期板塊強勢崛起。部分具有宏觀投資視野善於自上而下選擇行業的基金經理,通過前瞻性佈局相關板塊獲益頗豐。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金鷹基金楊曉斌通過前瞻性佈局熱點板塊,其管理的金鷹產業整合混合基金近一年淨值增長率高達78.4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爲16.66%。

探究基金良好業績表現的歸因,楊曉斌表示,上半年組合整體偏成長、醫藥和科技領域,下半年則開始轉向順週期板塊。同時,通過自上而下的相關行業調整,使得組合基本上能夠避開比較大的回撤,整體淨值曲線回撤相對可控,從而使得基金整體長期業績相對較好。

三、新基金髮行

1、廣發基金髮新混基譚昌傑任基金經理 業績亮眼最高任職回報達85%

11月30日,廣發基金新發一隻混合型基金,爲廣發恆譽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廣發恆譽混合A”),基金經理爲譚昌傑。

公開信息顯示,廣發恆譽混合A以“在嚴格控制風險和保持資產流動性的基礎上,通過對不同資產類別的優化配置,充分挖掘市場潛在的投資機會,力求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爲投資目標,投資範圍爲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中小板、創業板及其他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標的股票、債券(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公開發行的次級債、可轉換債券(含分離交易可轉債)、可交換債券、二級資本債、永續債、央行票據、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債券回購、銀行存款、同業存單、貨幣市場工具、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譚昌傑,曾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研究員,廣發季季利理財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廣發雙債添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廣發集鑫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廣發錢袋子貨幣市場基金、廣發天天利貨幣市場基金等基金經理,現任廣發趨勢優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廣發聚安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廣發聚寶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廣發恆隆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自2020年11月18日,譚昌傑開始管理廣發恆譽混合A。截至11月30日,譚昌傑正管理着7只基金,包括1只債券型基金和6只混合型基金。除了廣發恆譽混合A外,譚昌傑管理的混合型基金分別爲廣發恆通六個月持有期混合A,任職回報率爲-0.12%;廣發恆隆一年持有混合A,任職回報率爲6.16%;廣發聚寶混合A,任職回報率爲44.02%;廣發聚安混合A,任職回報率爲85.87%;廣發趨勢優選靈活配置混合A,任職回報率爲69.2%。此外,債券型基金爲廣發恆悅債券A,任職回報率爲-0.04%。

2、民生加銀基金祭出一隻股指基金,基金經理何江“一拖三”

11月30日,民生加銀基金祭出一隻股票指數型基金,爲民生加銀中證200指數增強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民生加銀中證200指數增強A”),基金經理爲何江。

公開信息顯示,民生加銀中證200指數增強A以“爲股票指數增強型基金,在力求對中證200指數進行有效跟蹤的基礎上,通過數量化的方法進行積極的指數組合管理與風險控制,力求控制本基金淨值增長率與業績比較基準之間的日均跟蹤偏離度的絕對值不超過0.5%,年化跟蹤誤差不超過7.75%,力爭實現超越目標指數的投資收益,謀求基金資產的長期增值”爲投資目標,投資範圍爲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中小板、創業板及其他中國證監會註冊或覈准上市的股票)、債券(包括國內依法發行和上市交易的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公司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公開發行的次級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券、政府支持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及其他經中國證監會允許投資的債券)、衍生品(包括股指期貨、國債期貨、股票期權)、資產支持證券、債券回購、同業存單、銀行存款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何江,2019年4月加入民生加銀基金,任ETF與指數投資部(籌)負責人;現任民生加銀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民生加銀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基金經理。在加入民生加銀基金前,何江曾任職於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北京方速信融有限公司、北京色諾芬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自2020年11月25日,何江開始管理民生加銀中證200指數增強A。截至11月30日,何江正管理着3只基金,除民生加銀中證200指數增強A外,還包括民生加銀滬深300ETF聯接A,任職回報率爲30.12%,至今已管理340天;民生加銀滬深300ETF,任職回報率爲34.65%,至今已管理342天。。

3、中融基金甘傳琦推出新混基,最低任職回報率告負僅-4.73%

11月30日,中融基金推出一隻混合型基金,爲中融產業趨勢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中融產業趨勢一年定開混合A”),基金經理爲甘傳琦。

公開信息顯示,中融產業趨勢一年定開混合A以“通過靈活的資產配置和主動的投資管理,拓展大類資產配置空間,把握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精選具有產業優勢的公司,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爲投資者謀求資本的長期增值”爲投資目標,投資對象是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中小板、創業板及其他經中國證監會覈准上市的股票)、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下允許買賣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債券(包括國債、央行票據、地方政府債、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公開發行的次級債、可轉換公司債券(含可分離交易可轉債)、可交換公司債券等)、資產支持證券、債券回購、銀行存款、同業存單、貨幣市場工具、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甘傳琦,2017年4月加入中融基金,任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而甘傳琦曾任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中融強國製造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現任中融新經濟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中融產業升級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加入中融基金前,甘傳琦歷任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高級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

自2020年11月23日,甘傳琦開始管理中融產業趨勢一年定開混合A。截至11月30日,甘傳琦現管理着5只混合型基金,除中融產業趨勢一年定開混合A外,分別爲中融成長優選混合A,任職回報率爲-0.2%;中融創業板兩年定開混合,任職回報率爲-4.73%;中融新經濟混合A,任職回報率爲45.42%;中融產業升級混合,任職回報率爲133.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