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拳腳皆無眼。曾經火爆全網、如今被批“審醜狂歡”的馬保國已經遭遇封殺,但江湖上依舊流傳着他“30秒被KO三次”的傳說。無獨有偶,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又一位格鬥方面的“門外漢”在拳臺繩圈內,同樣遭遇了“三連KO”——他就是曾經的NBA球員,前扣籃大賽冠軍得主,人稱“小土豆”的內特·羅賓遜。但比起沽名釣譽、譁衆取寵的馬保國,內特的這場拳雖然輸了,但卻讓人對他肅然起敬。

跟“69歲的老同志”馬保國參加的那種“野拳”不同,內特·羅賓遜這次打得可是正規的職業拳擊比賽,而且比賽的規格與關注度都不低。這次賽事在北京時間11月29日的上午打響,舉辦的地點是籃球迷們非常熟悉的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當天比賽的主咖,是重回拳臺的傳奇人物邁克·泰森,從宣佈復出到正式出戰,54歲的泰森已經準備了許久,也吊足了人們的胃口。而在泰森出場比賽前,按照慣例要先有幾場“副賽”,通俗點說就是墊場賽。而其中的一場副賽,就有內特·羅賓遜參加。

因爲曾經籃球運動員的身份,加上賽前也在不斷地造勢,所以今年已經36歲的內特·羅賓遜,吸引了大批關注者。當然,這些關注他的人,絕大多數都還是籃球迷,大夥都想看看,這位身高僅1.75米的扣籃高手,能否把他在籃球場上的天賦和活力,都展現在拳擊臺上。

爲了準備這場比賽,也爲了證明不止是來玩一玩,內特·羅賓遜真的花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訓練。據他自己介紹,他對這場拳賽的準備,從幾個月之前就已經開始,他找來了專門的力量教練和拳擊技術教練,從多個角度來幫助自己備戰。

“(拳擊訓練)真的挺狠的,我現在每天要很早起來,先跑個6到7英里(9.6到11.3公里)。這種事情,我這輩子都沒幹過,結果現在我都36了,開始幹這些了。不過呢,這樣的訓練,也的確讓我再次感受到了年輕的滋味,也讓我的身體充滿了能量,”內特最近接受採訪時說,“我覺得自己已經被調整進入到了人生的全新篇章中,而這樣的經歷放在過去,我連想都不敢想。”

這樣的話語和行動雖然足夠勵志,但每項體育運動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內特·羅賓遜花了幾十年專注在籃球上,纔有了他在NBA立足的輝煌過往。而如今他在拳臺上僅僅訓練了幾個月,就想跟對手在拳臺上直接開戰,多少有點魯莽。

內特·羅賓遜這場比賽的對手名叫傑克·保羅,是一個23歲的YouTube視頻作者,也就是時下最流行的“UP主”。他在YouTube上有超過2000萬的粉絲,是個不折不扣的網紅。而他主要上傳的就是自己的各種音樂作品,3年前的一支音樂MV視頻,已經累計有2.7億次的播放。

聽起來保羅似乎也是個拳擊“票友”,但其實比起內特·羅賓遜,他可算是一個拳擊老手了。2018年前後,他就開始接受專業的拳擊訓練,在拿下了一場業餘比賽的勝利之後,保羅在今年1月,正式踏入了職業拳臺,跟另外一位UP主打了一場比賽。那場比賽,保羅在第一回合開始後42秒,就通過TKO(技術性擊倒)的方式,拿下了勝利。

所以,不管是技術層面,還是在拳臺上的經驗,還是身體和年紀等因素,保羅都略勝內特·羅賓遜一籌。這看起來似乎不大的差距,到了拳臺上卻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被不斷放大。

在比賽的開局階段,內特想憑藉自己腳步移動的優勢,利用速度拉近與對手的距離,然後施展重拳。但保羅本身身高和臂展就佔據優勢,加上也有更多的訓練基礎和比賽經驗,所以內特這樣的套路並沒有收到太好的效果,都被保羅閃開。加上內特向前突進的時候,拳頭並不會舉起來做防禦動作,恍惚間讓人感覺他還在籃球場上運球突破。但這樣門戶大開的態勢,給了保羅非常多攻擊的機會。現場的評論員也在不斷地說:“他(內特)這根本就不是在打拳。”

第一回合打到還有52秒左右,內特又施展了“突破後出拳”的動作,結果保羅閃開內特的拳頭之後,身體前迎,右拳隨即揮到,正中內特的左耳附近,將其直接打翻在拳臺上。內特在裁判讀秒即將結束時站起,左手捂着耳朵揉個不停,顯然被打得不輕。而起身恢復比賽後不久,他腳下一滑,又摔倒在拳臺上。一局還沒打完,就兩次倒地,這顯然不是什麼好兆頭。

短暫的休息之後,重回場上的內特迅猛地打出了幾拳,但結果還是無功而返。反倒是保羅再次抓住內特左手防守不力的空檔,在第二局還有1分55秒時,再度擊倒了內特·羅賓遜。此時的內特,雖然依靠雙手撐地再度站了起來,但他的眼神已經開始有些渙散,彷彿被打蒙了。

終於,到了第二局還有1分25秒的時候,內特堅持不住了。傑克·保羅還是趁着內特·羅賓遜向前突進、沒有防禦的空當,一個右手擺拳,正中內特的左臉頰。整個過程,跟第一局那第一次擊倒如出一轍,但保羅這次出拳的力度卻比第一局大了不少。從慢動作來看,這一拳把內特的臉都給打變形了。內特當時彷彿完全失去了知覺,直挺挺地摔倒在了拳臺上,裁判立馬叫停了比賽,喊醫生上場。

從賽後的統計來看,內特·羅賓遜在兩局不到的比賽裏,一共揮出了56拳,比對手多出了18拳,但是他僅僅擊中了對手10拳,用籃球領域的“命中率”來統計,只有18%。反觀他的對手保羅,擊中內特8拳的數字雖然也不高,但他的命中率比內特高,達到了21%,而且還有3次擊倒,這足以說明他的出拳更有力度,也更有效率。

內特倒在拳臺上,標誌着他拳擊生涯首戰的終結,卻成了網絡上對他各種揶揄的開始。在比賽開始前,內特曾經發布了一條推特,寫道:“今晚,我要爲下面這些人而戰——NBA的兄弟們,世界上的其他運動員們,還有更重要的,我要爲我的孩子而戰。”話語間,彷彿把自己打造成了NBA“代言人”。結果在他被擊倒後,尼克·揚立馬發佈了一條推特,寫道:“這可不是我們NBA大家庭的代表。”而奇才的比爾更毒,他轉發了一條自己倒在球場上的“表情包”,然後只寫了一個擬聲詞:“咣!”

拳擊的外行人在網絡上看熱鬧,但也有不少圈內人,嗅到了其中危險的信息。ESPN的拳擊評論員泰迪·阿特拉斯就在賽後義正辭嚴地說:“我不在乎你是否曾經是運動員,請不要再讓不知道如何在繩圈內打拳的人進來了,保羅可是真正地接受過拳擊訓練的人,這一幕太可怕了。爲什麼加利福尼亞的拳擊理事會會允許他們做這個?”

很多人覺得是金錢在作怪,但其實據美國媒體報道,內特·羅賓遜與傑克·保羅這一戰,他的“保底”出場費,也就50萬美元。這筆錢聽起來不少,但比起當晚主角邁克·泰森2000萬美元的“保底”出場費,內特能拿到的那筆錢並不算多。

而且在整個NBA職業生涯裏,內特單單打球賺到的錢,據統計就已經突破了2400萬美元,這還沒有算他最近幾年去Big 3聯盟打球、拍電影《德魯大叔》以及跟卡洛斯·布澤爾開創服裝品牌所賺的錢。跟很多愛揮霍的NBA球員不同,內特·羅賓遜在財政方面也一直沒有什麼負面消息。所以“打拳就是爲了賺錢”的觀點,似乎也立不住腳。

那麼,是什麼支撐着內特·羅賓遜走上拳臺,去面對對手襲來的重拳呢?他在比賽前的一段採訪,或許能夠給出我們一些答案。

“我其實一直都非常喜歡拳擊,我跟我哥小時候就在家裏的後院,跟我爸一起帶着拳套打沙袋,” 內特·羅賓遜說,“我曾經在成千上萬人面前打籃球,而現在我要踏上一個從未涉足過的領域,這雖然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但也同樣充滿了樂趣。我也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夠在這條路上走多遠。”

內特·羅賓遜當年在NBA成名時刻,就是2006年全明星的扣籃大賽。與伊戈達拉的決賽中,他嘗試在空中連續兩次胯下換手後自拋自扣的這個動作,足足有15次。面對現場不斷響起的噓聲,內特還是一次又一次堅持着,最終終於完成了動作,捧起了扣籃大賽冠軍的獎盃。儘管過程充滿了爭議,但最終的結果,讓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如今站在拳臺上的內特,似乎又找回了當年在籃球場上的精氣神。而這一次的倒下,只是他繼續前進的開始,就像2006年的那次扣籃大賽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