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時刻12月1日訊(融媒體記者 張斐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多年來,我市整合集成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研發中心等資源,打造了一批高端研究院、實驗室和研發平臺,爲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日前,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光纖團隊與煙臺艾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海空光纖感測技術聯合研發中心正式揭牌,雙方將共同培養專業人才,深化在光纖傳感、光學測量領域的研究合作。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教授康崇:我們電子信息專業,我們光纖團隊這個方向的學生,這樣首先對解決企業需求來說達到了解決燃眉之急的目的,另外一個人才蓄水池的作用也達到了。

隨着校地合作的深入開展,高水平的研發平臺已成爲人才、項目、資金等創新要素集聚的載體。目前,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已有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山東省智慧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多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其中,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是國內核電裝備產業領域獲批的唯一一家產業計量中心,該中心結合了學校專業優勢學科,未來將建成國內核電裝備產業集聚基地以及計量測試服務基地。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籌)副主任張文偉:下一步,產業中心將與大學和開發區管委深度結合,建立起產學研用深度結合的一個產業良性循環的發展體系。

多年來,依託制度創新和平臺搭建,我市與高校合作更加緊密,在生物醫藥、智能科技、海洋工程等領域創新出一批優秀科研項目,科技成果也得以轉化落地。

近日,由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分所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抗腫瘤納米制劑PEG-奧沙利鉑膠束進入安全性評價階段,預計明年完成臨牀前研究並申報註冊,這爲高效治療結腸癌帶來了全新可能。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分所納米制劑實驗室負責人付元磊: PEG-奧沙利鉑,能夠降低原來奧沙利鉑的毒性,我們進行修飾和改良之後,使它安全性提升,靶向性提高,市場前景很好,已經進入臨牀評價階段,大約在2021年申報臨牀。

納米制劑能夠改善現有部分藥物臨牀使用上的不足,提升安全性和療效,但由於處方和工藝複雜,產業化開發一直是該領域的技術難題。煙臺分所以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推廣先進技術應用及轉化爲重點,通過產學研合作,推動產業化進程,科研成果一步步從實驗室構想走到臨牀實踐。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分所專職書記張詩敏: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高端製劑和創新藥物研發的優勢,針對惡性腫瘤、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領域進行新藥研發,並持續爲煙臺製藥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爲提升區域新藥開發和製藥領域綜合實力貢獻力量。

“十三五”期間,我市圍繞重點產業需求和重大項目實施,堅持“中科系”、“高校系”、“國際系”合作創新同步推進,加快引進全市亟需的科技創新平臺,共建高水平高端研發機構250多家,培育省級以上重大科技創新平臺540個,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400多項,全市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