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北部农村,“草根生活”见到一位农村大姐正在出售冬瓜,感觉这种致富方式比较罕见,就上前了解一下。印象中,当地农村以种植传统作物如小麦和玉米为主,最近几年药材在当地的种植面积也很多,冬瓜虽然也有种植,但是因为价格普遍不是太高,而且销量不是很大,所以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一般。

大姐介绍,自己的冬瓜是在田间套种的,这是一种麦茬冬瓜,栽进田地之后,还在垄子之间套种了玉米。现在农村的土地很宝贵,谁都希望把一亩地当成二亩地来种,最多的可以套种三种作物呢,比如西瓜、辣椒、药材之类的都可以套种在一起,每亩的收益肯定要比单单种植一种作物高一些。

谈起西瓜的收益,大姐介绍,这得益于当地的政策支持,目前家乡建设有几个冬瓜深加工的工厂,销路和价格都不成问题,所以深加工行业已经成为影响冬瓜种植的关键因素。比如当地这种常见的黑皮冬瓜,目前的售价在每斤2毛钱以上,虽然这个价格不算太高,但每亩的收益已经不错了。如果拉到市里零售的话,收益还会更高,但是我们普通农民一般是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的。

当地冬瓜能取得较高的收益,主要还是靠产量取胜。在当地一家农资店中,“草根生活”见到了一个冬瓜长得比较大,一个成年人勉强能抱得起来。据农资店老板介绍,这个冬瓜重量在50斤左右,是他种植的冬瓜中普通的一个,比它大的比比皆是。

据了解,冬瓜每亩地可种植300棵左右,每棵可结2个冬瓜,一般的亩产量在1.5万斤左右,即使按照每斤0.2元的价格计算,每亩地也有3000元的收入,相比于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这个收入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如果每个冬瓜都像农资店的那么大的话,那么每亩冬瓜将可达到3万斤,当然这个可能性不是太大,哈哈。

按照大姐的提示,我很快来到了当地集镇上的一家冬瓜加工厂,在当地这么大规模的加工厂还有好几家,看来这里的冬瓜资源比较丰富,所以能吸引商家在此建厂。“草根生活”在门口观察了一会,发现前来卖冬瓜的农民还是比较多的,说明农民对这儿的价格比较认可。

据厂家介绍,工厂主要事冬瓜深加工业务,比如用冬瓜加工果脯、冬瓜翅馅、冬瓜酱馅之类的,然后再发往全国各地销售。现在收购的这种冬瓜还不是最好的,这种黑皮的冬瓜在当地种植历史比较悠久,重茬率比较高,容易患日灼的病害,品质上不去,所以售价也不算高。

相比于黑皮冬瓜,商家最青睐的是这种白皮冬瓜,它抗太阳晒、皮肉紧实、产量更大,价格也更高,皮和籽都具有商业价值。在当地有很多农民都与商家签订了回收合同,种植之后由加工厂包回收,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想不到白皮冬瓜和黑皮冬瓜的差别这么大,你认为哪种冬瓜更好吃,欢迎关注交流,更多农村致富故事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