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紀英

大衆視野中的喬布斯多少有點冷酷無情——但他罕有的爲公衆所知的落淚動容,卻好幾次都與音樂有關。

1972年,即將高中畢業的喬布斯癡迷上了巴赫。

他和初戀女友克里斯安·布倫南從早到晚在聽那些曲子,體會到猶如“上帝駕臨”般的震撼,“就在一瞬間,整個麥田似乎都在演奏巴赫。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觸。我覺得自己就是交響樂的指揮,巴赫也好像出現在了麥田裏。”

對於交響樂的癡迷,貫穿了喬布斯的一生——他親自爲自己的婚禮和葬禮選定了音樂。

而華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汪則是老鷹樂隊的忠誠歌迷,他曾在《加州旅館》收穫了“太多幸福時光”,也曾爲主唱格列-弗雷的逝世心碎不已。

某種程度上,交響樂倒是和管理企業異曲同工——創業從來不是單打獨鬥,依賴於操盤手的指揮,所有樂手歌手力出一孔,排列組合不同的音符和聲調,才能彈奏最美旋律。

黃汪操盤的華米科技,也在彈奏“交響樂”——雲端芯,硬件與服務,科技與健康,線上與線下,昨日發佈的華米科技2020年Q3財報,就是它發佈的最新“樂章”。

而同比20%、超過預期的營收增長,同比16%、環比二季度78.7%的出貨量增長,爲這首新樂曲定下了歡快基調。

在可穿戴設備和大健康剛需的十字路口,手握指揮棒的黃汪,如何指引華米科技續寫新樂章?

三路縱隊,打穿全域市場

儘管全球疫情迷霧未散,高科技行業集體受累,下滑和波動成爲了常態,但華米的持續增長態勢,卻依然穩健。

2020年Q1,華米智能手錶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八成,首次登頂全球市場和美國市場的前五,在印尼、意大利、西班牙和印度市場奪冠,第一季度營收也同比大漲36%;2020年上半年,華米科技智能設備累計出貨量同比增長兩成左右,營收的同比增長也有21.1%;

到了Q3,華米出貨和營收的雙增長持續——22.351億元的Q3營收同比增長了20%,一舉超過了之前發佈的營收指引上限,這也是單季度最高營收記錄;高達1590萬臺的出貨量,相較二季度的890萬臺,環比增幅逼近八成。

穿越牛熊週期的持續增長,被黃汪歸結於小米手環5、Amazfit手錶和耳機新品的相繼引爆,以及全球化版圖的持續擴張。

在可穿戴設備的賽道上,華米佈局了三路縱隊。

對準大衆普惠市場的小米手環5,在2020年上半年,以1340萬臺的出貨量,奪得國內和國外市場銷量雙冠軍,頭部位置穩固,後望不到追兵。

而在10月下旬,華米科技又宣佈和小米公司的戰略合作協議續延三年,在小米生態鏈的可穿戴產品領域,華米保留了最優合作伙伴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協議,雙方在AI芯片和算法研發方面,也將建立最優夥伴關係。目前,華米的芯片、傳感器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自用之外,已經具備了對外輸出的能力,未來,整個IoT生態鏈上的龐大軍團,例如智能門鎖、掃地機器人、滑板車、家電等等,均有可能成爲華米芯片等業務的採購方,爲其勾畫新的增長曲線。

而自主品牌Amazfit經過五年成長,已經成爲貢獻營收的主力軍,產品線越發多元化,覆蓋智能手錶、運動耳機等可穿戴終端,以及和運動、健康相關的周邊產品。

剛剛過去的雙11,Amazfit 品牌智能手錶包攬京東成人智能手錶品類千元以下價位段銷量、銷售額雙冠軍,天貓智能手錶類目千元以下價位段銷量、銷售額雙冠軍,小米有品智能手錶類目銷售額冠軍。其中,天貓銷售量超去年雙十一150%,小米有品銷售量超去年雙十一140%。

Amazfit耳機新品的引爆,意味着Amazfit的爆款方法論,未來可以複用到更多細分領域——引爆不再憑藉一時運氣,而是成爲了門門績優的穩定發揮。

而在11月,又一個華米旗下品牌公開亮相——11月18日,華米科技推出了旗艦智能腕錶Zepp Z以及智能腕錶Zepp E。其中,Zepp Z 2699 元的國內定價,無疑瞄準的是中高端市場。

按照黃汪的界定,Zepp定位於無邊界的專業健康管理平臺,其產品將一體化的囊括硬件、軟件和服務,將會勾畫全新的增長曲線。

如今,小米手環、Amazfit、Zepp三路縱隊集結完畢,對可穿戴、大健康、健身運動等交叉融合領域,實現了高中低端市場的全域覆蓋和全線打穿。

另一方面,相比於蘋果等對手,華米的專業細分優勢明顯,以更多元的產品,縱深滿足市場上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比如,華米科技瞄準專業賽事領域,與中國田協合作,利用大數據創新和優化產品,幫助運動人士提高訓練和比賽水平,等等。

在黃汪的指揮之下,剛剛結束的Q3只是序章而已。

加註研發,線下布店,投資未來

今年8月,華米科技2020年Q2季度財報發佈後,黃汪曾在朋友圈裏立下Flag,“一邊投全球渠道、一邊投核心技術,兩手都要硬”。

而從Q3季度的財報來看,黃汪並沒有食言。

財報顯示,華米科技Q3研發費用支出爲1.729億元,同比增長了38.8%,營收佔比爲7.7%,而去年第三季度則爲6.7%。

這個佔比到底處於什麼水平?不妨橫向類比一下。

從2019財年Q1,到2020年財年Q3,蘋果的研發費用在營收中佔比分別爲4.6%、6.8%、7.9%、6.4%、4.8%、7.8%、8%,從整體研發支出佔比來看,華米研發投入力度幾乎和蘋果持平。

投入研發,某種程度上就是投資未來——亞馬遜從上市至今,市值翻了一萬多倍,高居全球互聯網公司榜首,而其研發支出也持續雄居全球第一。

從業務端來看,華米重金投入研發,也是爲了加速“科技連接健康”的落地。

在黃汪的定位中,可穿戴設備是華米創業的起點,大健康是華米發展的終途——這是一塊更爲遼闊的藍海。

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爲5萬億元,爲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的100倍左右,2030年則有望達到16萬億元。而全球大健康產業的市場容量,則相當於智能手機市場規模的六倍。

正因傾慕其前景遼闊,國內無論是BATJ等互聯網巨頭,還是高瓴資本等頭部風投機構,都在集體駛入大健康藍海。

其中,中國最大的民營風投機構高瓴資本,已經撒幣1600多億,先後投資了200多家大健康公司,而其內部人士向《財經故事薈》確認,大健康是高瓴資本重倉的“第一大板塊”。

黃汪早就對大健康青睞已久,而席捲全球的疫情,又讓大健康成爲全球全民剛需,華米的大健康佈局也應勢加速。

今年9月,華米科技發佈的智能手錶Amazfit GTR 2和Amazfit GTS 2,搭配自研OxygenBeats 血氧引擎,其血氧測量成功率高達96%,與醫療級血氧儀檢測結果平均誤差僅爲1.67%,已經達到全球頂尖水平。

此前,華米還曾與鍾南山研究團隊共建聯合實驗室,立項“新冠肺炎出院後隨訪及康復管理”,助力呼吸系統疾病以及流行病學研究;

不僅如此,今年11月初,華米又牽手復旦腫瘤醫院與,探索依靠智能可穿戴技術和健康雲服務,對乳腺癌術後患者進行綜合干預,從而改善預後,降低疾病復發、轉移和死亡的風險;

無論是內部研發的持續加註,還是聯合國內外一流醫療研發資源持續攻克難關,以及健康類新品的持續上市,華米佈局大健康的寬度和深度都在持續進階。

華米投資未來的另一舉措,則是穩步佈局國內外線下渠道。隨着頭部地位的持續穩固,華米正在成爲覆蓋大衆主流羣體的國民品牌,走到線下與用戶“面對面”,就成了必要之舉。

在國內,華米直營店和授權點雙線並行,到12月底,共計4家直營旗艦店將在北京、成都、上海與用戶見面,8家授權店則是全國布點,以此形成對線下主要市場的完整覆蓋。

國內緊鑼密鼓,國外也是馬不停蹄——目前,華米科技產品的海外出貨量,已經長期佔據半壁江山。

此前,華米自主品牌Amazfit智能手錶的全球化增長大盤,主要依賴於亞馬遜等線上渠道,即便如此,其銷售已經在多個市場穩居頭部位置;

華米產品線上銷量的火爆,已經爲其積攢了足夠的品牌勢能,大膽佈局線下渠道。今年第三季度,華米的Amazfit智能手錶陸續亮相沃爾瑪2870家門店,這是Amazfit品牌第一次在美國的全國性零售商渠道上架。

要知道,在智能硬件的多個細分品類,線下仍然是絕對主場。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的線下銷售佔比高達總銷量的72%,而去年同期更是佔比76%,可見,大頭還是在線下,而隨着華米在國內國外市場全面挺進線下,再造一個新華米也是大概率事件。

多品類產品吹拉彈唱一應俱全,高中低端市場全域佈局琴瑟合鳴,重錘響鑼投入研發,一板一眼豐滿渠道,爲迎接第四季度的消費電子旺季,華米準備充足,其增長態勢有望進一步加強,華米未來樂章的主基調,可能依然歡快有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