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无招胜有招是武侠小说当中出现的,指的是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但写武侠小说的人都不会武功,比如金庸就是用笔杆子写作的文人,他不懂武功,所以他所说的“无招胜有招”有些虚无缥缈,让人看不懂。

在拳谱当中没有“无招胜有招”这么高深的表达,写的是拳术的练法和用法。但形意拳拳经算是一个例外,包含许多让人似懂非懂的武术理论,比如“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当作何理解呢?

相比其他国家的技击术,中国武术最明显的特点是套路,所有的武术门派都有完整的套路,招式环环相扣构成整套的攻防连贯动作。

练武术首先是练这些套路,而且要把套路练得滚瓜烂熟,之后再把套路包含的招式拆开专练。这就是武术基本的拳术训练,再者就是进行功力训练,这些都及格了也就出师了。

当然现在的武术训练方法跟以前不一样了,现在主要看的是武术的外形,在武术竞技时动作标准的胜出。

相比以前,现在的武术功力训练不足,只知有招式但不知道招式的意义,总体来看就是会练的不会用,会用的功力又不够。

但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会练会用有功力都不是武术的最高境界。有招式的存在就不能收发自如、随心所欲。招式虽然是连贯的,但就像别人所说的是在打空气。其实那些招式是在模拟练习,而真人的位置并不一定适合平时所练的招式。如果拘泥于招式,难免被对方打乱节奏。所以无招无式才没有弱点,这就是无拳无意。

虽然这样,但练武术的过程还是要走的,套路练习必不可少,每招每式都要研究透彻。

无招无式的前提是有招有式,无拳无意也要从有拳有意开始。

不拘泥于刻板僵化的招式,无意之中已经有了有攻有防,这也是形意拳的化劲!

把武术一分为二,那么就是拳和功,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所以功力训练比可少,最增长功力的就是沙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