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還沒有忘記前段時間CBA官方開出的鉅額罰單一事吧?其中多名球員都榜上有名了,但不是成績榜。罰單數額最大的是郭艾倫,那叫115萬鉅額大鈔,恐怕是普通球員兩年的工資吧。還有廣東隊的教練和球員,4人合計被罰款152萬。罰款名單還有已經不在CBA的林書豪,數額是55萬之多。

至於這些被罰的球員觸犯了哪條戒律,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吧?是着裝違規,也就是特定場合的着裝似乎超越了贊助商所能容納的底線。其實,就是在公開場合穿着了聯賽贊助商的競爭品。

然而,CBA官方這些鉅額罰單出爐之後,也立即引起了輿論界的極大反響,當然爭議性是很大的。這麼巨大的懲罰,可以說是創造了CBA的歷史之最,甚至在世界籃壇都不多見。那麼,CBA官方這麼處罰,有什麼合法的依據嗎?還是隨心所欲情緒化的決定呢?CBA官方難道就不該有個解釋嗎?

說實話,只從本賽季開賽以來,儘管纔剛剛戰罷12輪,但是所要面對的問題可不是一個兩個了。甚至可以說,有些問題還比較棘手,有些問題存在很大的爭議。比如外援也許,八一退出CBA的後續問題,富邦和軍事體育訓練中心的談判問題,以及前段時間的球員穿着違規鉅額罰單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或已經直接,間接的影響到了聯賽的比賽環境,CBA公司也應該理順一下了吧?

還真是,就在前不久,CBA果真召開了股東大會,共同研討和協商當前CBA所面臨的一些實質性問題,或者說是最佳的解決辦法。然而,這個股東大會卻並沒有解決什麼問題,只是一個表面過程便匆匆收場。難怪有些媒體人士稱,這次CBA股東大會形同雞肋。

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這次的CBA股東會對一些問題是迴避談論的,其中就包括郭艾倫等一些球員的裝備違規鉅額罰單問題,甚至這次股東大會都沒有這個議程,完全置輿論壓力於不顧,或覺得更沒有解釋的必要?

那麼,咱們先不論CBA股東大會的話題,單就前段時間郭艾倫等一些球員遭到鉅額罰款一事,簡單的做個剖析吧,至少讓球迷們瞭解他們是怎樣挨罰的,罰得冤不冤,誰纔是這次罰款的幕後製造者?

可能有人對這次鉅額罰單的開出,把責任推向了贊助商李寧,說是李寧向CBA施壓,才導致了多名球員遭到重罰。其實,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的根源不在這,李寧也是相對受害者,或者說他也是無奈之舉。

那麼真正的根源在哪裏?誰纔是真正責任人呢?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半公開了,只是CBA公司不想正面面對,不想承認自己的失誤操作帶來的後果。而是採取含蓄的方式,讓責任當事人辭職,把這件事敷衍如果了事。其實,這個責任人就是CBA公司商務副總裁曹笛,是他的失誤操作侵犯了CBA贊助商的利益,引起李寧的極大不滿,導致後面鉅額罰單的出現。

大家可能都知道,李寧是CBA聯賽的贊助商,他的品牌是CBA聯賽的唯一着裝,這是有法律效應的。但是,在上個賽季CBA複賽之後,由曹笛作爲發起人,開始在賽場觀衆席擺放了全球各大聯賽的球衣,可能也是一種商業運作吧。但是,這種運作卻引起了李寧的極大不滿,或者說已經侵害到李寧的商業利益。由此,李寧當然要向CBA官方討個說法了,甚至採取制裁手段。可想而知,CBA官方當然坐不住了,於是乎,就把這種過錯轉移到了球員身上,狠狠地開出了鉅額罰單。

有人就不明白了,這個事件的主要根源明明就在CBA管理的高層,那爲什麼最後把責任完全推到球員身上呢?再有,這麼鉅額的罰款,有沒有真正的法律依據?更讓人不懂的是,郭艾倫,林書豪等的穿着違規,都是來至於上個賽季,而且還是4次違規之後纔來處罰,這裏邊有沒有故意累加意在重罰的嫌疑呢?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釣魚執法現象?

再說了,你既然記得那麼清楚,郭艾倫是4次違規,那麼第1次違規的時候爲什麼不罰?哪怕是給個警告也行啊,至少讓球員早點醒悟,也少受損失。但聯賽管理方並沒有及時告知,而是等積攢多了,纔開始下手了,而且還不容申訴。

說實話,明明是聯賽管理層的失誤操作,是這次天價罰單的導火索,最後管理層什麼責任都沒有,把過錯完全扣在球員的頭上。仔細想一想,真的讓人太無語了。郭艾倫這115萬也許還拿得起,據說徐傑被罰50萬,是這孩子兩年的工資呢。CBA,離真正的職業還有多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