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來,《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書籍讓讀者對古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古墓真的如同書中寫的那樣妖魅詭異嗎?馬王堆古墓會陰森森的告訴你:是的。

撲朔迷離的墓主人

在湖南長沙的瀏陽河下游,有一處存在兩千多年的土堆,上面有相隔不遠的兩個土冢,遠遠看上去,就像馬鞍上的前後兩處凸起。所以當地人把這裏稱作"馬鞍堆"。

人們能猜出這可能是一處家族墳墓,但具體墓主人是誰,曾經有無數猜測。有人認爲這裏埋葬西漢時期長沙王劉發府中兩位絕色佳人,稱"雙女冢"或者"二姬墓"。也有人認爲此墓地建於五代十國時期,是楚王馬殷的家族墓羣。

非常奇怪的是,這個墓並不像武則天墓那麼難挖掘,但千百年來卻幾乎沒有遭到盜墓者的破壞,是盜墓者對這個墓沒有興趣嗎?當然不是,因爲這個墓"邪氣"太重了。

1971年,附近的省軍區366醫院響應當時國家號召,決定在地下建造醫院。然而在施工過程中怪事屢屢發生。不是動不動就塌方就是電鑽引起藍色的"鬼火",甚至還有工人在施工過程中莫名其妙的昏過去。很多工人都望而生畏,不敢再來幹活。湖南省博物館人員敏銳地感覺到,這裏是一處"火坑墓"。

經過挖掘,考古人員終於解密了墓主人的身份,這是一家三口:西漢丞相利蒼和他的妻子兒子。

三個人是在不同時間去世的,三個墓自然也是在不同時期建成的。雖然三個墓表面上完好無損,但挖掘後發現,有一個墓在唐代時被盜墓者光顧過,遭到破壞,但這三個墓出土的所有東西還是讓人歎爲觀止。

兩千年古屍不腐

雖然古代有條件的帝王將相,達官貴人都會對自己的屍體做出一定的防腐處理。但經過上千年的演變,也多半變成如同木乃伊一樣的乾屍了。但在馬王堆裏,利蒼夫人已經埋葬2000多年了,卻仍然形體完整,皮肉還有彈性,就像剛死去不久一樣。

郵票大小的紗裙

在墓裏有大量陪葬的衣物,多是棉、麻、絲織品。裙子上帶有繡花和珠寶,款式別緻,從中看出女主人的高雅品味。

一件薄如蟬翼的紗裙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這件衣服重不到一兩,薄的可以透過它看到紙上的文字,摺疊起來就是一張郵票的面積。現代人想盡辦法,都沒法把這件衣服制造出第二件來。專家推測,這件紗裙所用的絲是一種叫三眠蠶吐出的,這種動物已經滅絕,所以這件衣服無法複製。

與現代出入很大的《德道經》

在古墓中發掘出來很多竹簡,都是一些十分珍貴的文獻書籍,看得出來墓主人是一個相當有文化,愛學習的好同志。這些書籍和後世流傳的版本有很大出入,比如被奉爲道教經典的《道德經》,其實原名應該是《德道經》。這是老子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所在而被後世尊爲"天書"。

馬王堆出土的版本表明後來因爲統治者的私心,這本書被改得面目全非,幸好利蒼還原了書的真實面目,如今大家所熟悉的版本就是馬王堆版本。

此外,墓中的藏書涉及經史子集方方面面,甚至還有詳細的地圖。包括描寫房中術的醫學經典也讓人嘖嘖稱奇。

結語:

除此之外,馬王堆還出土了其他大量珍貴的文物,以致這個墓的地位能和秦始皇陵墓並列,在世界上也成爲最重要的古墓之一。

但人們最想追尋的還是女屍的防腐技術,利蒼據說曾經是個道士,因協助劉邦打天下才封侯稱相的,他手中是否有什麼不傳之祕術,纔打造出這妖異的馬王堆呢?需要我們現代人努力去解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