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過高會對消費造成擠壓效應,購房者每月還完月供後能用於消費現金就會大大減少,如何改變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高房貸源頭就是高房價,降低房價就能減少老百姓買房成本,換言之貸款買房錢也會更少。

很遺憾的是房價一直都是“不跌反漲”,降房價無望就只能貸更低利率的住房公積金。如果你所在公司每月爲你繳存高於市場額度,那麼可能你每月就能比其他購房者少交幾千元,事實上在不少的國企和編制單位內,公積金繳存額度還是很高,由此可見,住房公積金非但不能“全面取消”反而要像社保那樣強制企業“逐年增加”。

貸款買房要變天?董明珠、黃奇帆“炮轟”公積金:完全沒有必要,建議取消。

一項制度存在,肯定會有它積極作用的一面,它應該是代表大多數人而不是少數人利益,尤其是在衣食住行等民生問題上,公積金制度亦是如此。董明珠、黃奇帆更是一語激起千層浪,“炮轟”公積金認爲這是完全沒必要存在制度。

5月初,董明珠在參加媒體採訪時就公開表示“住房公積金完全毫無意義應該取消,像我們公司是給每個員工都發一套房,哪裏話你需要公積金?”在董明珠看來,取消掉住房公積金後,企業能省下爲員工繳納成本,是給企業在“減負”。

對於董明珠的觀點,專家黃奇帆是拍手支持的。在他看來如今國內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經成爲房貸提供者,住房公積金存在意義不大建議取消,這樣能爲企業和員工降低12%成本。

房說君以爲,從企業角度看待,董明珠和黃奇帆建議非但沒有錯還能爲企業發展減負;但實際卻缺乏羣衆基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業核心宗旨,那爲何不停發所有員工工資,這樣不更省錢?“取消”公積金後企業減負了可員工卻要“遭罪”,貸款買房更是要開始變天。

不妨來算一筆賬,一套100萬房款,貸款70萬分30年來還,按照目前LPR4.65%計算,需要支付利息約60萬,月供約3700元;公積金貸利率約3.25%,需要支付40萬利息,月供約3000元。如果按照黃奇帆、董明珠建議取消公積金後,那麼老百姓貸款買房就會變天,因爲有且只能選擇商業房貸,保守估計30年貸款要多支付約20萬利息,但職工每月不交公積金剩下的錢,能跑贏硬銀行率漲幅嗎?

國家一紙文件定調,正式發聲回應!新規下,1.5億人“錢袋子”要升值。

國內實際繳存住房公積金人數有多少人?根據住建部、財政部、央行發佈《公積金年度報告》中顯示,2019全年在職員工公積金累積2.3萬億,實際有1.5萬億人繳納,共5600多人提取1.6萬億,全年發放公積金房貸280多筆共1.2萬億,從官方統計數據來看,全國在職員工僅有1.5億人繳存。爲什麼這麼少人繳納?答案很簡單,不同於社保是強制要求企業爲每位員工交,住房公積金是企業自主交,對於企業來說不交反而是爲公司省錢了。

這是否意味着會“取消”公積金?國家一紙文件定調,發聲回應了。

住建部長王蒙徽在3月份,就回應要重新修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文件,對公積金制度進行完善,他還表示“買房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大事,要保留公積金福利性質同時消除其弊端”;在本月18日,住建部再次公開發聲定調,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從廣度上進行覆蓋並深入到舊改以及租賃市場,進一步加強信息管理。

從國家發佈這2份一紙回應定調來看,不會聽從專家們建議進行取消,反而從今年起將會對公積金制度進行改革完善,重點在於擴大覆蓋面、消除弊端、提高監管服務水平,進一步結合舊改以及住房租賃方面,可以預見的是在改革完善後,未來有可能會像社保一樣強制繳納。

另外,各地目前也陸續調整了公積金繳存基數。從有關機構統計數據來看,石家莊、廣州、三亞、重慶、天津、昆明、南寧等49座城市上調了基礎金額,昆明和台州均上調到3500元左右;三沙市本次調整幅度最大達到4200多元;唐山、保定、泉州等地均規定公積金最低繳納基礎爲200元。

根據央行、住建部發布《2019公積金年度報告》來看,目前至少有1.5億在交職工,49座城市上調公積金繳存額度也就意味着能申請的低息貸款和提取現金額度更多。說白了,就能減輕剛需買房、裝修、舊改、租房等費用,相當於讓1.5億人“錢袋子”升值了。

房說君有話說:1.5億人在繳、49城上調額度,這樣看來住房公積金並非像董明珠、黃奇帆說的那樣完全沒必要;相反,如果真的取消這項制度,剛需買房就要變天,因爲大家只能選利息更高商業房貸。從國家一紙文件定調來看,住建部也回應了“不會取消公積金”,上調的基礎額度還能讓目前1.5億人“錢袋子”升值。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爲“每日房說”原創,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深究。(撰文:房說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