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興安嶺地區的呼瑪縣已然是一派大冰雪、大森林的冰爽興安美景,漫步呼瑪縣主街正棋路,兩側的金蓮花路燈格外引人注目。五個月前,呼瑪各地處處可見成片的花海,處處可聞金蓮花、芍藥、百合等觀賞藥卉的花香,尤其是近千畝連片的金蓮花和赤芍次第開放,景色蔚爲壯觀。成片的花海還成爲遊客賞花遊玩的新景點,呼瑪縣大力發展的“花經濟”,不僅使鄉村百姓喫上“生態飯”,也爲當地農業發展帶來了好錢景。

政策+科技 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呼瑪縣十分重視和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通過出臺補助政策、加大招商力度、構建完善產業體系,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爲呼瑪縣中藥材高質量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呼瑪縣科技局局長荊國英向記者了科技助推中草藥發展情況,她說,“呼瑪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特別有利於中藥材的種植,目前全縣中藥材面積達到6.2萬畝,主要種植品種有赤芍、金蓮花、蒼朮等9種道地藥材。爲了引導道地藥材規範化、規模化種植,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近兩年,我們投入科技資金百餘萬元用於助力中小企業發展,以利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藐中藥材種業公司、春曉北藥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爲代表的北藥加工企業正在崛起。”

中醫藥企業在呼瑪縣走出創新發展新路子

招商引資企業呼瑪縣北藐中藥材種業公司已落戶呼瑪五年,幾年來帶動多戶村民實現穩定脫貧。呼瑪縣通過土地流轉、種植補貼、科技指導,爲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使企業發展信心越來越足。

現如今,北藐中藥材種業公司的種植面積達到2000餘畝,比剛來呼瑪時擴大了10倍,公司於2016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命名爲“國家級稀缺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2018年,承擔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藥用植物重點物種保存圃建設任務,負責金蓮花、赤芍、黃芪、白鮮、返魂草、寒地玫瑰、蒼朮等道地藥材的種苗繁育任務。

同樣嚐到幸福果的還有呼瑪縣鮮先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金蓮花種植面積已發展至1000餘畝,重點繁育中華1號和野生金蓮花兩個品種,在多年的種植過程中,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年出口創匯額超120萬美元的大興安嶺華成藥業、總投資2000萬元的安徽蒲生林中藥材銷售有限公司、呼瑪縣昌茂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中藥材企業,也都在呼瑪縣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花經濟”帶來好“錢”景

中藥材企業的快速發展,提振了呼瑪縣百姓發展中草藥經濟的信心和決心,這個縣以花爲媒走出了脫貧攻堅的新“花樣”,在做好“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將北藥產業作爲農民脫貧、農村旅遊、農業致富的長效產業來抓,通過開展科技培訓、建立示範基地、開展現場交流會、企業+基地+農戶等方式,大力推廣既有藥用價值,又有生態觀賞價值的北藥花卉,並將產業扶貧和生態旅遊有機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呼瑪藥卉觀賞季,形成了“上賞花,下賣藥,中間還有農家樂”的發展模式,吸引衆多遊客觀光旅遊,使中藥材種植成爲貧困羣衆通過產業脫貧的快速途徑。

多方聯動 中藥材產業快發展

呼瑪縣爲推進以金蓮花爲主要品種的中藥材產業發展,幾年來,強化組織領導,科學編制發展規劃。成立了以縣長爲組長、政府副縣長爲副組長的協調工作組,明確了領導小組和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把各項工作落實落靠。覈實中藥材種植面積、戶數、種苗繁育及初加工企業等情況,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截止到2020年11月份,全縣全年播種面積6萬餘畝。建立了呼瑪縣中藥材工作微信羣和中藥材技術交流羣,制定了《呼瑪縣中藥材和山野菜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申報並獲評了黑龍江省中藥材基地示範縣項目,並超額完成地區下達指標。連續多年來出臺給予栽培金蓮花、水飛薊等中藥材種植者補貼政策,促進了種植結構有效調整。

呼瑪縣還通過成立產業協會,統籌產業發展,加大招商引資投入力度,爲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從“招商引資”走向“招商選資”,使之符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佈局。2019年引進遼寧盤錦華成製藥有限公司在呼瑪縣註冊成立大興安嶺華成藥業,生產加工中藥材水飛薊,年出口創匯額超120萬美元。以訂單農業模式帶動農戶種植水飛薊1.8萬畝。引進河北天源藥業,與呼瑪縣北藐中藥材種業公司簽訂金蓮花連續多年收購協議。引進北藐中藥材種業公司增資擴產,在鹿鼎山基地種植金蓮花、赤芍585畝。引進安徽蒲生林中藥材銷售有限公司,總投資約2000萬元人民幣,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2000畝,建設中藥材加工廠一處及配套附屬設施。引進大興安嶺龍站島藥業呼瑪分公司,投資300萬元。投資800萬元建設呼瑪縣中藥材倉儲物流中心,入駐中藥材生產種植企業12家,促進了種植、倉儲、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促進了中藥材與景區、觀賞、示範與引領融合發展,打響了呼瑪道地藥材的“金”字招牌。(記者張曉磊 通訊員王婷 周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