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信息技術就像電、自來水融入生活一樣,深深融入醫療,爲後者提質增效。而且,信息技術仍將繼續爲醫療創新賦能。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無IT,不醫療”。

醫療信息化有哪些前沿熱點?人工智能、物聯網有哪些創新應用?各醫院機構開展了哪些探索實踐?

11月28日,智慧醫院與人工智能應用信息技術交流大會暨匯溪湖2020醫院信息化論壇在遼寧召開。會議以“智能、智聯、智慧”爲主題,邀請了國家衛健委領導及多位國內醫院信息化知名專家,分享醫院信息化建設經驗,描繪未來發展前景。會議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線下參會人數超600人,線上觀衆超7000人。

會議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智慧醫院與人工智能應用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下稱盛京醫院)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協辦。

高朋滿座

開幕式致辭環節可謂高朋滿座,遼寧衛健委規信處處長張烜擔任主持人。

作爲東道主的代表,盛京醫院黨委書記趙玉虹首先對與會嘉賓表示歡迎。她認爲,當下正處於歷史的交匯期,信息化托起了高質量醫療服務、貼心醫療服務,發展醫療信息化是爲了服務於健康中國建設,推進現代醫院管理模式和醫療模式發展,緩解看病就醫困難,提升人民健康獲得感,讓人民羣衆切實享受到科技醫療創新成果帶來的實惠。

身爲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智慧醫院與人工智能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玉虹回顧了過去一年專委會的工作,並對未來一年的工作計劃作了解讀。她表示,未來專委會將繼續用信息化、智慧化加強疫情防控,召開行業專題研討會,調研智慧醫院與人工智能建設應用相關企業和醫療機構典型案例,推動智慧醫院行業標準的編寫,建立智慧醫院與人工智能應用試點。

左從上到下:盛京醫院黨委書記趙玉虹、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

右從上到下: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振寧,遼寧省衛健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宋良偉,遼寧衛健委規信處處長張烜

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通過視頻發來致辭。他談了疫情帶來的啓示,尤其提到信息化、大數據的重要作用。“數字技術、生物科技和量子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生命健康事業等帶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智慧醫院、智慧健康醫療具有着非常廣闊的前景。”

他提醒,如果智慧醫院、互聯網醫院不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不制定規範化的標準,當下醫療信息化的孤島林立或許就是智慧醫院、互聯網醫院的未來。他呼籲,智慧醫院、互聯網醫院建設應以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爲基礎;要儘快制定規範和標準;要廣泛團結各方力量進行共建;要充分借鑑國際先進經驗,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與醫院管理、服務、臨牀、科研、教育培訓、人才培養等密切結合,走出有中國特色的智慧醫院、智慧健康醫療之路。

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振寧在致辭中表示,信息化建設在疾病診治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物聯網讓醫院設備相互連接,爲醫院的管理和運行提供支撐。但信息技術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問題,應該引起行業重視。

遼寧省衛健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宋良偉在致辭中表示,盛京醫院近年來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領跑行業,致力於打造東北首家5G智慧醫院,在精細化管理、人工智能、無紙化、萬物互聯的新基建方面發揮了示範和引領作用。同時,作爲遼寧首家互聯網醫院,在全面推進便民惠民舉措,切實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尤其在抗疫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強調,智慧醫院建設,應重點圍繞患者、醫生和醫院管理者三個焦點,把前沿信息技術引入醫院,實現數據交換,信息共享,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圍繞患者就醫需求引導技術,變潛在的可能性爲現實的可用性,把智慧醫院引向未來。

乾貨滿滿

在主題演講環節,多位知名專家從多個角度做了分享,既有行業洞察、宏觀趨勢,也有領跑醫院的探索實踐,可謂乾貨滿滿。該環節由遼寧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白希壯和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李小龍共同主持。

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分享的題目是《物聯網與智慧醫療》。他介紹,當下正處於一個智能化的時代,最大痛點是智能化行爲系統,包含動態感知、智慧識別和自動反應三個支柱。該系統有兩個核心技術,一是實時感知技術,一是智慧分析技術。他重點介紹了通過對光學感知器對各種信息數據進行蒐集、整理,再到智聯和創新的智慧應用,使智慧醫療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對於智慧醫療,褚君浩寄予厚望,他說,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對自己健康生活需求就會越高,“智慧醫療大有可爲”。

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標準化處處長李嶽峯發表了題爲《衛生健康信息標準體系建設》的演講。他從政策要求、需求驅動、技術推動、價值引領四個角度,談了衛生健康信息標準體系建設和應用測評如何助力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對我國衛生健康信息標準框架、信息標準工作體系、信息標準開發、信息標準評估、互聯互通測評等情況進行了梳理。

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餘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視覺證據,最終拍到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從黑洞現象研究中可以看到平臺的力量和數據的力量,有效解決了不確定性。”李嶽峯表示,而信息化就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信息化的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

除了行業和政策層面的分享,智慧醫院建設先行者也介紹了各自實踐。

左從上到下: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標準化處處長李嶽峯、安徽省立醫院黨委書記劉同柱、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李小龍

右從上到下:遼寧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白希壯、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智慧醫院與人工智能應用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盧朝霞

安徽省立醫院黨委書記劉同柱作了題爲《智聯網醫院建設的探索與思考》的演講。他提出“智聯網醫院”的概念,即在互聯網醫院的基礎上,依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構建的以大型區域醫療中心爲龍頭,以各市縣級醫療機構爲樞紐,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爲基礎,將患者、醫生、醫療機構等各類資源互聯互通,協同有序地開展診療活動的醫療共同體,是將“人工智能+互聯網醫院+醫聯體”相融合的新型醫療體系。

劉同柱對安徽省立醫院在智聯網醫院方面的探索進行了介紹,並對智聯網醫院的未來進行了展望:1.居民在家即可享受全生命週期的健康服務與精準有序診療服務;2.人工智能賦予醫生更強的服務能力和更高的服務水平,機器人醫生成爲醫生的得力助手;3.各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與醫療資源高度協同,資源配置更加合理;4.實體醫院與虛擬醫院高度融合,促進醫療機構有序發展。

盛京醫院黨委書記趙玉虹發表了題爲《信息化建設助推醫院精益運營管理》的演講。她表示,新形勢下公立醫療機構面臨着諸多運營挑戰,主要問題是公立醫療機構重業務輕管理的思維模式和部門間缺乏高效協同,並對公立醫院經濟運行模式現狀進行了分析。

盛京醫院用信息化助推醫院精益化運營管理,通過全面預算管理、DRG質量控制管理、資源合理配置、成本精益化管控、績效激勵運營、全業務鏈條管理、強化信息支撐等措施來提升運營收益。趙玉虹重點介紹了盛京醫院在運用DRGs大數據分析促進醫院精益管理方面的實踐,她總結,DRGs大數據分析可以在病案/醫保、臨牀路徑、大數據分析以及病種結構調整等方面優化管理。

智慧醫院與人工智能應用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盧朝霞作了題爲《面向“十四五”目標的智慧醫院建設》的演講。

11月28日下午,三場分論壇同期進行,主題分別是人工智能拓展新應用、物聯網智聯萬物、智慧醫院改善管理和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