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2020年大選的正式結果仍然在爭議當中,但全球統治精英們已經在期待世界經濟。

他們將2021年及以後的政策議程概括爲“大重置”。

“大重置”這一概念來自於世界經濟論壇。

幾個月來,這家國際性機構一直通過其網站上的一系列文章推廣這一概念。

大重置計劃包括“利用第四次工業革命”和“重繪世界地緣政治圖”,以實現“能源轉型”,這令“經濟更具可持續性”,同時促進“工作場所的公平,包容和社會正義”,以便全球經濟可以“更好地重建”。

從本質上說,“大重置”是將全球化長期以來各項優先事項整綜合起來,並加快全面實施的步伐。

正如溫斯頓·丘吉爾和拉姆·伊曼紐爾所說的那樣,“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的危機。”

那麼,大重置對貨幣體系意味着什麼?

這當然不意味着將美元或任何其他國家地區的法定貨幣重新設定爲金本位。

相反,全球化主義者心中的“大重置”將賦予各國央行更多的權力,以追求代價高昂、嚴酷的環境和社會正義目標,這在傳統上超出了他們的職權範圍。

美聯儲最近加入了綠色金融網絡(NGFS),這是一個由央行和監管機構組成的全球性組織,致力於實施《巴黎氣候協定》和其他“綠色”優先事項。

現在,美聯儲穩定價格和充分就業的“雙重使命”在實際上是一項無限的使命。包括提高物價水平,以提供工人和儲蓄者的通貨膨脹率。

一些黃金專家設想了這樣的一個情況:美聯儲濫用其貨幣創造能力,直到公衆對美元失去信心的地步,迫使當局以及其高昂的價格用黃金支撐美元。

然而,即將到來的大規模貨幣重置不太可能以這種方式進行。

各國央行及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固執的認爲,他們的理論優於健全的貨幣體系。他們更有可能加倍下注——實施與任何有形貨幣(包括硬幣和紙幣)脫鉤的數字美元(也許與全球貨幣體系合併)。

在大重置後的貨幣體系中,黃金的角色將是反映其過剩和失敗。事實上,自美國以美聯儲券作爲美國的法定貨幣後,貴金屬就一直扮演着這樣的角色。

當傳統金本位制的最後殘餘在1971年被廢除時,金價處於40美元/盎司的低位。今年年初,金價創下了逾2000美元的歷史新高。

在過去的50年中,金價上漲了50倍,這反映了美元購買力的下降。

因此,事實上的金本位制仍然有效——無論“大重置”帶來什麼,它都將繼續存在。

那些擁有貴金屬的國家正在徹底擺脫全球貨幣體系,以健全貨幣重新設定自己的購買力。這將比任何央行發行的票據或數字更加可靠地在未來數年、數十年內保持購買力。

作者Gleason

中國白銀網編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