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謝覺哉在湖南的兩個兒子,想赴北京看望父親,卻囊中羞澀,拿不出路費。於是寫信向父親求助,希望父親能夠給予支持,或者想辦法找個“便車”。

結果,謝覺哉也拿不出這筆錢,只能給兒子回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子谷、廉伯,兒子要看父親,父親也想看看兒子,是人情之常。現在你們很窮,北方是荒年,餓死人,你們籌措路費不易,到這裏,我又替你們搞喫的住的,也是件麻煩事。如你們還沒起身,可以等我一下,等到今年秋收後,估計那時候光景會好一些。到那時來看我,是一樣的。”

他特意強調了一下:“打聽便車是沒有的。因爲任何人坐車,都要買票。”

當時,謝覺哉任政務院(後改名國務院)內務部部長,也是新中國以來內務部第一任部長。

1884年,謝覺哉出生於寧鄉沙田鄉蕭家衝。當時是光緒10年,距離戊戌變法,還有十四年。

謝家家中略有薄產,謝覺哉本人還曾當過清朝的秀才。15歲時,與何敦秀結婚,生育了7個孩子,四男三女。

30多歲時候,謝覺哉受革命思想影響,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他參加新民學會,曾主編《通俗日報》和《湖南民報》。1925年,謝覺哉加入中國共產黨,變賣了家中大部分資產,投身革命。當時他已經41歲。卻毅然離開了妻子和7個孩子,輾轉各地從事革命事業,一別就是三十餘載。

從此背井離鄉,從長沙到洪湖,再到江西,一路奔波顛沛,出生入死,曾數次被反動派追捕,又僥倖逃脫。

爲了革命不惜性命,家庭也只能往後放了。謝覺哉曾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累汝苦思念,暮暮復晨晨。累汝御強暴,一夕或數驚。累汝家計重,荊棘苦支撐。”信裏充滿了對妻子的思念和感激。

奔波的路上也曾幾次夢到故鄉,“家鄉時入夢,風景依稀中”,想念自己新添的小孫子,而自己走時候還年幼的小兒子也已經長大成人了,“稚子已逾冠,雛孫正應門”。

但仍舊初心不改,“別離何足惜,貴不負初衷”。

1934年,謝覺哉五十歲整,在當時可以辦“大壽”的年齡了,卻跟隨紅軍踏上了漫長的長征路途。一路飢寒交迫自不必說,身子骨跟不上,差點死在半路。能夠成功克服艱難疾病,成功到達延安,連領導人都覺得是個奇蹟,將他和其他五位德高望重的無產階級老戰士一起,尊稱“延安五老”。

革命先輩付出千辛萬苦,終於換來了勝利。1949年,新中國成立。

謝覺哉先是擔任政務院內務部長,後來又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等職。

消息傳到家鄉,鄉親們都說,謝家這次可出了個大官。

大家都勸謝覺哉的子女們去北京投奔父親,讓“謝部長”給在首都北京安排個好工作。最好連親戚朋友,鄉里鄉親也能給“安排安排”。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以“謝部長”的身份,給子女安排個工作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誰知,招呼打過去,等來的卻只有一封回信,信中說,“滿了十八歲,求學做工就要靠自己,父母管不了許多”,又說,“不勞動想喫飯的路,已經堵塞了。你們以爲我這裏總可以找到飯喫,我這裏不是勞動生產機關!”

謝覺哉還在信中寫道,“你們會說我這個官是‘焦官’(湖南方言,指不掙錢的官)。‘官’而不‘焦’,天下大亂,‘官’而‘焦’了,轉危爲安”。

他還寫了一首打油詩,“你們說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官,起得早來睡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

周老官,是謝覺哉同鄉的僱農,舊社會叫“長工”,謝覺哉以此自比,認爲都是一樣的工作,只不過一個是爲地主工作,而另一個則是爲大衆工作。

謝覺哉這封信,並不是說給別人看的“幌子”。大兒子謝廉伯一次赴北京,向父親提起“工作”的事情,謝覺哉明確答覆:“種田人還是要的。”於是謝廉伯回鄉種地,當了一輩子農民。

兒子謝子谷也來到北京,請求在北京安排幫忙安排個工作,謝覺哉回答:“全國剛解放,上頭下頭都要人,你有文化,還是回家鄉工作好。”謝子谷於是回老家從事了教育工作。

而謝覺哉的孫輩也是如此,大多數在家務農,都從事着非常普通的工作,沒有一個當大官的。謝覺哉的孫子謝利詩在老家當了一輩子農民,而孫子謝金圃則是當了一輩子鄉村教師。

謝覺哉的曾孫曾經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我們家兄弟姐妹都非常普通,我這個區裏的教育局副局長,算是家裏最大的‘官’了”。

謝覺哉在延安時,因生病無人照顧,經組織安排,與王定國結婚,又有了幾個孩子。孩子們也都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入學讀書,參加工作。最出名的孩子是謝飛,當了一名導演。其他的孩子基本都在從事普通工作,既沒有當大官的,也沒有當“老總”的。

謝覺哉曾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是舊社會官僚乾的事!”,“我們是共產黨人,你們是共產黨的子女。共產黨是人民的勤務員,要幫助廣大人民能過好日子,要工作在先,享受在後。”

謝覺哉不給子女安排工作,還因爲他認爲,工作只有分工不同,而無高低貴賤之分。這個觀點,在當初,也是許多人都相信的真理。

革命非是爲了小家,而是爲了大家。一輩子獻身革命,並不是爲了“封妻廕子”,而是爲了讓老百姓過得更好。“能多做事即心安”,這就是無產階級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覺悟。

作者:檸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