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無賴讓人討厭,但是無賴精神,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點。

魯迅在《娜拉走後怎樣》這篇雜文裏說了這樣一句話:“世間有一種無賴精神,那要義就是韌性。”

我想說的就是這樣一種無賴精神,充滿了韌性和不屈,像是站在擂臺上的拳擊手,一次次被擊倒,又一次次地站起來,在血肉模糊中依然堅挺,直到最後的勝利。

這樣的無賴精神讓敵人膽寒,但會成就一個像英雄一樣的你。

我們需要把無賴精神發揮到生活中、工作上,甚至在愛情裏。

我們會看見一些“打不死的小強”,站在普通人沒能企及的高峯。他們有着竹子般的韌性,一次次的失敗確實會像壘起來的積雪壓垮他們的身軀,但是雪花初融時,他們又重新挺拔了起來。

馬雲曾拉風險投資被拒絕37次,但馬雲自己說,我拒絕了37家風險投資。什麼叫無賴精神,被拒絕一次又一次,沒想過放棄,反倒把遇到的挫折看得極爲樂觀。

JK·羅琳寫的《哈利波特》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寫作完成後找了12家出版商都遭到拒絕,一般人而言肯定會覺得是自己寫的不行了,但她選擇繼續下一家。

褚時健也是一代傳奇,71歲入獄,74歲出來繼續創業。折騰褚橙多年,到85歲又成億萬富翁。普通人到這個年紀,別說創業了,早就安享晚年了。

這樣不認輸、不放棄的無賴精神,就被刻進了那些“幸運之人——天才”的骨子裏。

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遇到一些小的失意就會感到氣餒,遇到問題更是容易逃避,韌性差一點的,還會以終結自己的生命尋求解脫。

無賴精神需要我們像小強那樣死裏求生,而生活本身,其實是很難置我們於死地的。

要記得,一兩次的失敗,甚至幾十次的失敗都不會終結我們的可能,因爲活着就是要在風暴中逆水行舟。有可能會跌倒、會失足落入水中一身狼狽,但這並沒有把我們上岸的路給封死,所以又何必太在意這一時的失意呢。

有時我們追求自己喜歡的人也需要些無賴精神,這並不是做個無賴死纏爛打,而是真心喜歡就不怕被拒絕。張庭現在是富太太,不過當時林瑞陽求婚了十次都沒有答應。求婚這種事情,一次兩次的拒絕就已經夠讓人死心了,林瑞陽居然求了10次都被拒絕。直到第11次,張庭才被他的誠心打動。我在想,這不就是無賴精神的代表嗎?

誠心和無賴精神,最終抱得美人歸,很多人對“鮮花插在牛糞上”不解,其實這就是原因。

我們有點這樣的無賴精神,是會生活得更幸福的。

作者:南柯,白日夢想家,期待世界和平美好。不取悅,不附庸,在世俗世界裏安靜孤獨地寫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