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年末,又到了一年一度盤點高分劇的時候。這次,還是以豆瓣評分爲標準。

不可否認,豆瓣評分的權威性早就被瓦解了,高分作品的真實性常遭質疑。不過,我們還是要相信正常審美的觀衆,是不會被混亂因素摧崩的。電視劇的信念感需要觀衆維繫,這些劇能激起這麼多人交口稱讚,至少證明它們找準了觀衆們的口味剛需。

雖然凜冬依舊,但相比起去年,今年的口碑行情要好得多。畢竟,2019年全年豆瓣破8分(評分人數>10000)的劇集才7部。而今年光上半年,就有8部之多。因此,我們這次的目光挑剔了一些,選了2020年豆瓣評分Top10的作品(評分人數>20000)。

當然,也有一些小衆高分劇值得一提。比如,在B站上線的喜劇《說的就是你3》,就憑藉其生活趣味征服了不少觀衆。再如,《鶴唳華亭》的番外篇《別雲間》,彌補了原劇粉絲的遺憾 ,收穫好評。還有,講述抗美援朝的戰爭劇《戰火熔爐》,是一部很有特點的戰爭劇。

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心不同。或許觀衆羣體尚且穩定,或許好劇的標準仍然嚴格,但不可否認,審美風潮不會恆定不變。劇集審美的變動,是受觀衆驅使的,又反過來影響觀衆。創作者或許並不能永遠踩準觀衆的“嗨點”,但至少我們要知道,風從哪裏來。

網播壓倒臺播,電視劇被淡忘了

從榜單來看,比起網劇,今年臺播劇的成績有些慘淡了。

上榜的10部作品中,臺播劇只有《在一起》,其他9部都是網絡劇出身。就連《在一起》,應當也是喫了輿情紅利。倒不是說臺播劇沒有熱度,暑期的《三十而已》,正在播出的《鹿鼎記》,時常在微博熱搜上鬧得沸沸揚揚。尤其是《三十而已》,豆瓣評分人數超過20萬,僅次於迷霧劇場的兩部爆款。只能說,在掌控了評分話語權的觀衆心中,它們沒有那麼好。

這似乎是突然冒出的一種現象。去年,雖然網劇的風頭也壓倒了臺播劇,但還有《小歡喜》《大宋少年志》《外交風雲》等作品,爲臺播劇撐起一片天。到了今年,上半年最具豆瓣口碑的電視劇,居然是受衆本不是年輕人的警察劇《三叉戟》。這或多或少有點奇怪。

更有趣的是,《三叉戟》的豆瓣評分只有7.7分。在如今這個“8分尚需觀望”的時代,這部劇在豆瓣甚至連入圍好劇的資格都沒有。要知道,泰國同性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的豆瓣評分高達9.4分,和94版《三國演義》一個水平。評分人數也差不多。

還是那句話,電視觀衆和評分觀衆的趣味分離愈演愈烈了。雖然今年絕大多數臺播劇的豆瓣口碑“撲街”了,但它們的真實水平並非真如網友所言般不堪。甚至,有些作品是頗具風格、頗爲成熟的,卻因不符合當前的“互聯網價值觀”而被網友爭相吐槽。

絕大多數喜歡在豆瓣打分的觀衆,很少在每晚八點打開電視機。他們偏愛網播的形式,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不過,這還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這部臺播劇要被他們看到。更多的臺播劇,上不了平臺首頁。

失去了豆瓣這一評價系統,評價臺播劇貌似只剩下收視率一種手段。這又回到了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收視率這玩意,本就各有各的說法,統一標準實在有難度。再說了,收視率本來是“秋後算賬”的憑證,怎麼能根據收視率高低來決定要不要追劇呢?

性別模糊了,圈層的大小也確定了

今年的豆瓣劇集Top10中,懸疑、青春、武俠三大類型佔了大頭。9部網劇裏,懸疑劇有《隱祕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嘆息橋》,青春劇有《我纔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如此可愛的我們》,武俠劇則是同爲8.2分的《少年遊之一寸相思》和《俠探簡不知》。

這七部作品的通性,是作品中的性別偏向模糊了。前幾年的時候,創作者做的都是些所謂的“大女主”“大男主”戲,講述主角孤身一人打怪升級的故事。觀衆們願不願意,都得瞥上兩眼。今年的情況有所改善,縱然“大X主”戲依舊存在,但觀衆學會拒絕了。

你不能說《隱祕的角落》中的張東昇是披荊斬棘的大男主,畢竟沒有被綠還禿頂的英雄;也不能將《我纔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視爲“大女主”戲,哪怕故事主要圍繞着兩個女人展開;至於兩部武俠劇更不能算了,“江湖兒女”哪有這般說法,謹小慎微才能活得長久。

總而言之,在觀衆們的齊心協力之下,“大X主”戲被踢出了口碑榜單。這似乎和當前市場上流行的觀點不符。畢竟,“得女性者得天下”早就成了金科玉律。不過,我們得明白,雖說女性觀衆數量比男性觀衆多,但這並不意味着她們更願意看“大女主”戲。

愛奇藝迷霧劇場的兩部高分懸疑劇,用戶畫像的男女比例都是40%:60%。而優酷播出的港劇《嘆息橋》,女性比例甚至達到了62%。可以說,女性是網絡觀劇最堅強的存在,而且並不排斥硬核懸疑劇。這一數據,在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體現最爲明顯,它的女性觀衆有七成。

上中下:《隱祕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嘆息橋》,數據來源藝恩

當然,或許有人持有反對意見。像《如此可愛的我們》這樣更契合女性審美的青春劇,女性觀衆的佔比遠比《隱祕的角落》要高得多。話雖如此,卻還得考慮一個圈層範疇。

類型劇是有圈層的,常說的“破圈”就是突破圈層觸及圈外觀衆。然而,不同的類型劇圈層大小不同。這一現象,在劇集的“豆瓣評分人數”裏瞧得一清二楚。

當年播放量近500億的《楚喬傳》,評分人數不過剛破10萬。而《沉默的真相》破了50萬,《隱祕的角落》更是破了80萬。就此來說,究竟是《楚喬傳》算爆款,還是後兩者算爆款呢?可能都算,但爆款迭代了。

說白了,影視創作哪有男女之分。《大明王朝1566》是兩個男人的對決,難道能將其稱爲“大男主戲”嗎?歸根結底,作品要展現的是普世價值,要用主流視角講故事。好劇具備穿透年齡、穿透地域甚至穿透階層的價值,觀衆能看到人物的溫度、情感以及成長。

要燃,要真實,還要清奇

對觀衆來說,影視劇起到的是一種情感代償作用。它爲觀衆提供一面鏡子,見劇中人的同時也見自己。這一面鏡子,記錄和見證着社會現實,爲大衆提供了更爲直觀的想象方式。

它也會爲觀衆提供情感想象。現實生活中缺乏的東西,往往需要在精神娛樂層面得到滿足。過去男生喜歡的武俠小說,女生喜歡的愛情故事,起到的大致也是這一作用。

從Top10榜單中,還可以看出觀衆的審美訴求。

第一,要燃。

這不是今年誕生的新現象,而是觀衆一直以來的需求。這也不是男性觀衆的獨特癖好,女性同樣需要這一情感。就拿宮鬥劇來說,這類作品的重點不在於宮,而在於鬥。2004年的《金枝欲孽》如此,2018年的《延禧攻略》依舊如此。鬥,則其樂無窮。

10部作品中,《沉默的真相》將“燃”字做到了極致。通篇下來,故事是壓抑的,情境是逼仄的,氛圍是沉重的,但浩然氣永遠不滅。它的精彩不在於找到“兇手”,而在於還弱者一個公道。祕密揭開的一剎那自然令人駭然,但更讓人淚流的是那捨生取義的勇氣。

第二,要真實。

隨着現實主義復歸,影視創作對真實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曾表示,“粗糙的真實比簡單的精緻更重要”。當然,就像現實主義不等於現實題材一樣,追求真實也不意味着要無縫貼合生活。這種真實,具體分爲兩個方面。一則,是取樣生活的真實,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真實。二來,是超越生活的真實,也就是所謂的精神真實。

《棋魂》能從開分7.2逆襲到8.3,真實的力量舉足輕重。它雖然是一部漫改劇,卻並沒有以爽劇破題,而是以落地的情節設計關照了普世情感,塑造了一個冷酷與溫情並重的現實世界。《棋魂》的世界是虛構的,但觀衆的情感是真實的。觀劇之後,大家願意相信這個圍棋世界的存在,也希望自己的生活中,雖然遭遇失敗,卻永不失希望與溫情。

第三,要清奇。影視劇,要拍得有趣。或許“扮豬喫老虎”式的耍帥足以令人歡喜,但如今的觀衆明顯更願意在影視劇中看到“沙雕”主角。像傅紅雪那般的悲情人物,近兩年已經不太受歡迎了,範閒和陳芊芊才更契合如今的大衆審美,《俠探簡不知》就是如此。

《俠探簡不知》以一種漫畫式的手法,塑造了趙我還這一人物來製造喜劇效果。與人對敵一定要喊出自己招式的名稱;打跑敵人後一定要擺一段時間的pose…這是一個頗具二次元味道的中二人士,網絡小說裏一般由主角身邊的胖子充當,在熒屏上則需要具備顏值。

《少年遊之一寸相思》也不例外。這部劇的人物設定與《大宋少年志》相似,由幾個少男少女組成祕密團體,將各有苦衷的成員綁在一起,以主角左卿辭爲核心樹立起“團魂”。雖然談的多是家國災難與江湖險惡,可貫穿着大事小處說、苦事樂處說的輕喜劇風格。

別忘了,《隱祕的角落》“破圈”的那些梗,或多或少也帶了些清奇元素。如今,網友們或許已經忘了張東昇具體幹了什麼,但誰也不會忘了他摘下假髮的那一刻。不過,清奇也要掌握好尺度和技巧,一味喧囂就成鬧劇了,過猶不及的道理觀衆最爲明白。

結語:“通貨膨脹”了,事業更得好好搞

相信讀者能看出,今年劇集的豆瓣評分有些虛高了。過去一段時間裏,也經常見到關於豆瓣評分“通貨膨脹”的討論。事實上,近幾年國產劇在豆瓣的評分的確在不斷上漲。

真的有這麼多好作品誕生嗎?可能也沒這麼樂觀。那是觀衆越來越寬容了?《鹿鼎記》應當不會同意這個觀點。原因很簡單:網絡情緒化愈演愈烈,豆瓣飯圈化迎頭趕上。

就像前文所說,觀衆熱衷於吐槽不符合當前“互聯網價值觀”的作品。與此同時,他們還熱衷於褒獎“於我心有慼慼焉”的作品。更別說,那些抽身下場的水軍和粉絲們了。

所以我們會看到,泰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能在豆瓣砍下9.4分,名不見經傳的小體量甜寵劇們,也動輒就破7奔8。這本質還是一種圈地自萌的行爲。客觀來說,這類作品與傳統影視作品應當有兩套評價體系。但豆瓣顯然不具備這一條件。《別雲間》豆瓣8.9分,《隱祕的角落》也是8.9分。而後者的評分人數,幾乎是前者的120倍。

基於此,行業也對影視創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搞創作,不能只顧着上熱搜、造話題,也不能爲豆瓣高分而拍。豆瓣評分只是一種事後反饋,文藝工作者還是要遵循藝術的規律辦事。

【文/馮壹】

The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