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29号开始,有着浓郁山西风味的电视剧集《装台》,开始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强档播出。

该剧由张嘉益、闫妮领衔主演,陈小艺、凌孜、尤勇智、孙浩、姬他、李传缨等联合主演,宋丹丹、秦海璐特别出演,(原本剧情里还有文章,但是经过删减重组之后,演员表里已经没有此人),以社会里较为底层的这群人,展开如今现实里西安这个国际化的都市里人们日常经历的奔忙与微不足道的小幸福!

看着演员表就让人莞尔——仔细算来,这已经是张嘉益和闫妮第四次还是第五次演夫妻了吧!从《一仆二主》里面独立带一点骄横的女总裁唐红和带着一个女儿的中年司机杨树;

再到《少年派》里凭借丧葬事业打开事业第二春的林大为,和一不小心当了高龄二胎产妇的王胜男;

加上因为疫情原因被耽搁,今年尚未上线的《玩命三日》和《闽宁镇》两部作品,加上《装台》里面三婚的这两个,掰完指头,原来张嘉益和闫妮已经是四五回的银幕夫妻了!

而且两个人都是陕西出身,骨子里用陕西话的表演方式来得最为自然。加上两个都是体验派的表演方法,为了融入角色,张嘉益挺着自己的强直性脊柱炎的身体,在西安街头提前五个月蹬三轮体验生活,所以,看着剧情里他那真实与角色相互融合的直不起的腰板儿,这份敬业精神,值得很多演员去学习学习!

搭别人的台,唱自己的人生喜剧!

电视剧《装台》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陈彦的同名小说。

作者陈彦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凝练提纯,创作了小说《装台》里底层人们的生活模式,用冷峻的现实主义笔触描写底层人生活。

装台一般特指装台人,百科没有专业词条解释。像刁顺子一帮人干的活就叫装台人。在表演开始前,把舞台音响,灯光设备,测试搭建好。

他们,是那些阳春白雪的艺术展现给观众最基本的人物,但是,却也是最不为外人道的一群人。虽然主人公是干搭台唱戏的营生过日子,但是生活的沉重感和喜剧的飘渺有着天然的隔阂。“在生活的舞台上,谁都不是艺术家”。所以,观众看见的精美之外,是他们最为劳累和忙碌的真实日子!

此次电视剧的改编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写作手法,仍然用平实甚至有点俏皮的口语,犀利地讲着最真实的生活,有苦难、有喧闹、有悲凉。但创作团队恰到好处地使用了温暖轻松的镜头语言和音乐,在展现“没有那么友善”的生活的同时,又多了一分坦然面对的从容。

而在这些忙碌之中,又用西安美食和方言台词更让这部剧充满烟火气息,不仅仅用这些食物丰盈的感觉来平衡剧情里那些焦躁和苦闷,使得故事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

《装台》通过刁顺子这样最底层的装台人的独特视角看待艺术、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用台前的精美和幕后的汗水的反差,来展现出其中的趣味与反差,构建起幽默诙谐的故事风格。

装台人不同于仰望舞台的观众,他们是艺术的构成部分,却并不算舞台的主角,甚至于,很多时候他们只能蜷缩在舞台背后,看着舞台上角色的侧面或者背面,是一种不登大雅的存在。

虽然不能在舞台亮相,让观众见识到他们的辛苦,但他们也是自己人生舞台的主角,为艺术默默奉献,在幕后发热发光。他们虽然身为小人物,但面对生活始终怀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用平凡却经历许多的精彩人生,去展现一代人身上满满的能量。

从来喜剧难取悦,只为苦难得人心

剧中的主人公刁顺子为人老实,隐忍善良,同时有担当、有责任心,对兄弟讲义气。他有着苦难生活磨不去的高尚品质,在苦累交加的生活里紧抓那些来之不易的温暖,自得其乐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他是《装台》里的顺子,也是现实社会中很多平凡人的缩影。

而《装台》的厉害之处就在于,用顺子为引子,引出围绕在他身边的一群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每天为生计奔波却无法掩盖自己美好心愿的人物,他们的奋斗与那些由他们构建和创造出来的辉煌,形成一种出身底层却仍旧举头仰望,孜孜奋斗的向上的力量。

而因为主题表现的需要,它与那些偶像剧迥然不同,愿意呈现那些以往的都市剧当中看不到的内容。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红酒绿,反倒是把一座城市的真实味道讲清楚了。

国产生活剧想要用喜剧来取悦观众,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人口基数太大,生活经历的千差万别,居民生活里的东西差异化巨大,喜剧很难在根本上满足各个阶层的观众。

所以,轻喜剧和喜剧在观众眼里总是体现了一个特定阶层的生活状态,而不能涵盖所有居民最具代表性的生活常态!这一点,编剧自身局限性比较明显,毕竟现在沉入生活去写作的,少之又少了!

但是,拒绝痛苦然后从苦涩里嚼出甜味来获取短时间的快感,是国人最擅长的精神安慰。所以,刻画底层居民生活里的苦痛和麻烦一面的作品,更容易得到观众的大范围的精神共鸣。

但是,五六十来年的婆媳剧造成了一种描写的定势,观众其实腻烦了那种对某一种矛盾方式不断堆叠的拙劣手法,反而能够像《装台》这样的苦乐互现,时刻交织的手法,就比那种一味卖惨的手法要高明!

毕竟,这些热气腾腾的人、事、物却暗暗透露着一些悲剧的色彩。

吃喝的是快意,咀嚼的是酸涩!

跟随《装台》的镜头,观众将古城西安的美食、美景尽收眼底。当热油浇到撒着火红辣椒的面条上时,面香、油香、辣椒香几乎透过屏幕钻进鼻腔,直接给观众在视觉之外,用最直接的画面感让观众自己脑补嗅觉的缺失!

《装台》为了构建底层居民的生活得时候,用了大量的吃食的戏份,来支撑底层人物的日常需求!为此,扮演过许多角色,算得上见多识广的张嘉益自己都说——这是他吃了最多道具的美食剧!

在前面几集的剧情里,《装台》在主题叙事之外,俨然有一种美食篇的笔触。腊牛肉夹馍、胡辣汤、锅盔,大篇幅的出现在剧情里,使得故事走向俨然成了一部“舌尖上的西安”,不仅仅是作为主角,在剧情里有大量吃戏的张嘉益,就连观众都被这些美食带偏了注意力——一时间在视频网站上“干饭人,干饭魂,干饭得用大铁盆”弹幕霸屏,观众们一边沉醉于剧情,一边纷纷表示自己看饿了。

因为底层居民追求最基本饱暖的特质,所以在情节里对西安美食进行不厌其烦的展示。虽然只播出相对较短的内容,但故事人物却已经吃了多次的饭,从街边的肉夹馍、胡辣汤,到吃锅盔和扎啤等等,都是最符合底层人民特色的。

可是,在这些吃食的大量堆积里面,虽然比较贴合国人追求生活品质,用美食来丰富自己生活的民族特性,却也在无形中体现出一种被局限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至于通过美食来填补生活里的落差和身体疲累的一丝丝无奈。

细微之处见扎实创作初心

虽然最近几年一直强调用普通话来组建主旋律剧情,但是,能将方言、民俗、地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很好地用在影视作品中,依旧是创作剧情的加分项,自然,前提条件是这种地域特色是显著且具有观赏性的。

所以,通过食物、景致和方言这些细微的理念处理,让《装台》当中的故事,具有了难能可贵的质地感,使得剧情和情绪牢牢地扎在地面上,成了一部实打实的西安特色的电视剧作品。

改变了原来的名字,从《我待生活如初恋》改名为更具有职业特性的《装台》,再经过删改,删繁就简,将原本定于42集的剧剪到33集,更加集中体现生活里最尖锐的矛盾和最直白的生活轨迹,《装台》用最经济最干练的笔触,写的是当前生活里最为真实有最为不屈的一面,这样难得的作品,自然观众会欢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