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非常的議論,不是神經病的人斷不能想。就是能想,亦不敢說。遇着艱難困苦的時候,不是神經病的人,斷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來有大學問、成大事業的,必得有神經病,才能做到……爲這緣故,兄弟承認自己有神經病,也願諸位同志,人人個個,都有一兩分的神經病。”

承認自己是“神經病”的就是一代國士章太炎,“章瘋子”的綽號由此得名。有一回日本警察廳查戶口,讓他填個表格,章太炎竟然在出身一欄中填“私生子”,職業是“聖人”,年齡則是“萬壽無疆”,日本警察也是莫名其妙。

章太炎的一大特點就是狂,偏激極端驚世駭俗誰都敢罵,不管你是皇帝還是總統,照罵不誤,以“民國之稱彌衡”名世。章太炎曾指名道姓地罵慈禧爲 “妖婆”、罵光緒爲“小丑”、罵袁世凱是王八,罵蔣介石是秦檜;給康有爲寫對聯: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爲; 又給孫中山寫過一副輓聯叫做:舉國盡蘇俄,赤化不如陳獨秀;滿朝皆義子,碧雲應繼魏忠賢 。

章太炎爲什麼狂?狂要有狂的資本,被痛罵的袁世凱親自給章太炎定了個“八條優待措施”,規定起居飲食,用款不限,罵人毀物,聽其自便,每月費用五百元。因爲章太炎是一代國士,名聞天下,狂放不羈,恃才傲物。袁世凱可不想落一個殺名士的惡名。

章太炎弟子魯迅先生說"……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並世亦無第二人,這纔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範。"

章太炎出身浙江餘杭儒學世家,自小讀經學,學術上他師從俞樾、譚獻、黃以周等飽學之士。章太炎的學術,涉及小學(指文字學,下同)、音韻文字、經學、朱子學、佛學、哲學、史學、文學、醫學、書法。章太炎讀《說文解字》讀了72遍,他的學問也就從這裏開始。胡適說章太炎的古文學是五十年來的第一人,章太炎最牛遺言“吾死以後,中夏文化亦亡矣。”

章太炎在學術上有多厲害?你看看他的學生都是誰,黃侃、錢玄同、朱希祖、汪東、許壽裳、沈兼士、魯迅、周作人、劉文典、吳承仕、顧頡剛、傅斯年、姜亮夫、諸祖耿、王仲犖、徐復、曹聚仁、湯炳正、姚奠中。章太炎弟子基本上就是民國京圈諸大學文史名教授們,陳西瀅《閒話》曾經說,“女師大的風潮,有北京教育界佔最大勢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動”。 某籍就是浙江,某系就是北大中文系,而北大中文系的著名教授多半是章太炎的弟子。

章太炎的學術山頭太大,無人能敵。當年清華聘請章太炎去當教授,他卻根本看不上,因爲看不起同在清華教書的梁啓超和王國維,說王國維是“腐儒”,梁啓超一無是處。章太炎有資格說這個話的,學問大脾氣更大。孫中山三次推薦章太炎任國史館館長,認爲只有章太炎有資格。

章太炎不僅僅是反清的鬥士,反袁世凱、反對南北軍閥、反對孫中山的北伐,日本歷史學家河田悌一研究章太炎一輩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章太炎是一個反對一切、否定一切的思想家。

章太炎參加革命,是秀才造反書生議政,鼓吹革命辦報宣傳有成績,具體搞政治就差一點了。“無意求官,問天下英雄,能不入彀者有幾輩?以身試法,爲我國言論,力爭自由之第一人”,這副對聯是中國新聞界元老張元濟先生在章太炎去世後寫給章太炎的,很是貼切。

對於章太炎的“瘋”、“癲”、“狂”,世人是難以理解的,這可能與章太炎的疾病有關係。章太炎幼年即患有眩厥症,這是一種腦神經疾病,有時表現爲靈敏、激越,興奮易怒。《章太炎年譜長編》中有記載章太炎本來是要遵循父兄之命赴縣參加科舉應試的,不料事前得了“眩厥”之症,沒有去成。

章太炎這樣一個國學大師一代國士,不管是袁世凱還是蔣介石,也不管是梁啓超還是王國維,在章太炎眼裏根本不算什麼。誰能想到,如此狂傲的章太炎的居然爲一個黑社會老大杜月笙捧腳。

杜月笙原來叫“杜月生”,是章太炎給他改名“杜鏞”,字“月笙”,語出《周禮太司樂疏》,西方之樂爲鏞,東方之樂爲笙。章太炎還親自爲杜月笙寫了一篇《高橋杜氏祠堂記》,幫杜月笙找有名氣的先祖爲其塗脂抹粉。

有章太炎的吹捧,杜月笙覺得自己是文人轉世,附庸文雅也算是有模有樣。杜月笙後來給了章太炎5000大洋。

章太炎本質就是一個無權無勢的文人書生,章太炎的侄子和人在爭執中喫了虧,侄子只能求助於伯父章太炎,章太炎也是無可奈何。呼風喚雨的黑老大杜月笙,輕而易舉就解決了這樣的問題。章太炎可以不屈服於袁世凱蔣介石,可是在生活面前不得不屈服於現實,給杜月笙捧腳。不能不說,這是章太炎的一大悲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