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一部做足功课及田调的电影,电影前半以为是一部虚构的民俗电影,直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故事原型取自导演童年往事。

没有惊悚猎奇的影像叙事、俗不可耐的恐怖配乐,而是以长镜头、严密考证的民俗音乐,缓慢地带观众进入吉打小镇的民俗故事。平静、流动的慢节奏叙事镜头

不得不说,《南巫》的摄影十分出色,长镜头的慢节奏叙事方式带有浓厚的东南亚电影色彩,直觉想到的是前几年的越南电影《落红》。

虽然《落红》诉说的是越南传统社会思想的悲哀,但两部电影都采取了慢节奏的策略,试图以镜头带出更多村落的细节。

而观影当下我同时在脑内处理另一个问题:宗教及民俗文化的电影中关于圣像的叙述以及导演是否有想在电影中复魅?

《南巫》在建立圣像的同时避免复魅的方式十分高明,前者多使用镜头语言隐晦地点出圣像的神秘,比如女主角第一次去找乩童拜托时,摄影以很不自然的构图将整体人物摆在最右侧。

故意切掉乩童的脸,这一颗长镜头便点出来整个吉打社会对民俗的敬畏与尊崇;后者则完美地回避了任何消费宗教或民俗文化的问题。

我们不会在《南巫》中看到任何强调神秘主义及深化圣像形象的桥段,这在近年泰国、马来西亚"鬼片"泛滥的情况下实属清流。

整体叙事结构上以吉打当地传统民俗信仰为主,《南巫》光是在这个部分就已经处理的很完美,更不用说在电影中段后我们开始发现又以阿燕作为本位所发展出的第二条支线:珂娘传说与异邦人的纠结与思愁。

关于阿燕被当成异邦人的踪迹遍布全片,从找法师到语言,或者老公说是"花人屎",这些阿燕本人的生命故事藉由珂娘贵州公主的传说扩大到整体社会结构的层次。

最后在船上,珂娘与阿燕的对白实在令我感动,简单的几句话就把思乡及无法回家的情绪表现出来,搭配摄影的一个空景带出船漂泊在无边大海,十分优美。圣像的隐喻

窗与门也是电影中值得玩味的点,如果说人类的眼睛是灵魂的裂口,足以使我们窥探现象世界,那么传统信仰中的门与窗便是人与神怪之间的裂口,足以使人类窥探神秘世界。

我很喜欢电影一开始阿燕家门被打破,阿燕透过门洞看着对面的小庙,这幕给人带来一种十分特殊,仿若希区考克《后窗》般的窥视感。

后面阿昌被下降头后坚持要开着窗门也点出门与窗作为某种渠道,可以让另个世界的神灵"带走他",这两幕都足足点出他们民俗信仰的想像。

虽然上述已经点出《南巫》在民俗信仰以及个人生命史的部分处理得宜,但容我再提及电影中不断出现的另一个元素:国族认同及"茅草运动"。

这些本地人对异邦带有矛盾情绪,一方面支撑他们社会的传统民俗信仰十分厌恶异邦人,但同时社会上又存在对异邦的崇拜。

映后导演向观众们解释,当时的吉打像是夹在中间,永远对着暹罗的仰望,不管任何东西只要是来自暹罗舶来品就是好货。

这种当地人所经历的民族主体性遗失很像过去台湾对日本的后殖民遗绪,但不同的是泰国并没有殖民马来西亚,只是单就文化传播的力量便能达到如此惊人的崇拜魅力。总评与影人场趣事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实在令人惊艳,其实电影里还有出色的舞蹈表演及阿南妈妈精湛的演技,这些都是这部电影值得好好深究的点。

而观影后导演询问现场有没有马来西亚人,结果1/3的人举手真的吓到我,但这也让我感受到某种程度上国族的威力。

请所有对民俗信仰、东南亚史或马来西亚文化的影迷们务必观赏这部电影,绝对是今年数一数二杰出的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