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唐朝這個外交官很牛,因士兵被敵國叛軍殺害,直接滅了此國

“你殺我朝士兵,我滅你整個國!”有史以來,最強勢外交官以一人之力,滅掉一國。

01

縱觀國家歷史就可以得知,只有國家強大的時候,在外交方面的話語權與能力才足夠強硬;一旦國家整體陷入了衰弱期,那麼最先感應到的就是外交方面的不被重視。因爲,外交政策和外交能力是一國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能力的綜合反應。

外交官是直面外交事宜的國家代表,他們的言行也是國家風貌的外在表現。國家的實力強大了,外交官的對外發言就會越來越有底氣,也最能夠代表億萬同胞發聲。比如說我們的王毅外交官,一言一行都讓國人覺得正氣凜然、義正言辭。其實,歷史上還有一位最牛氣的外交官,也是姓王。

02

公元647年,大唐正處於盛世時期,同時也是中原王朝在世界上影響力最強的時期,很多周邊藩屬國都臣服於大唐。這一年,天竺國王邀請大唐使團訪問,唐太宗派遣王玄策爲首的三十餘人使團出訪。誰料,途中該國國內發生政變,老國王去世,叛臣阿羅順那謀反上位。爲封鎖消息,他出動2000餘人伏擊使團。

面對百倍於己的叛軍,使臣團根本毫無招架之力,就這樣被殺害了。唯一倖存的王玄策和副使被囚禁起來。幸好這位外交官非常的機智,設法逃出牢獄,且誓言:你殺我朝士兵,我滅你整個國!

隨後,他也沒有回朝搬救兵,而是憑藉一個人的力量報了仇。他先是來到了據此最近的尼泊爾,與這裏的阿姆修瓦爾曼國王交涉,以大唐藩屬國的名義借到精兵七千,再加上途中招攬到的其它藩屬國騎兵,共萬餘人打回天竺。

03

阿羅順那引以爲傲的數萬象軍,被“火牛陣”驚得潰散而逃。其後,他緊關城門,被迫防守。然,王玄策妙計百出,一會兒是火攻,一會兒是投石,讓其毫無還手之力,堅持不過月餘就棄城而逃。兩萬多天竺大軍,死傷過半,餘下均被俘。這支在境外臨時組建的唐軍乘勝追擊,終生擒阿羅順那,將其押解回朝,他的國自然也就滅亡了。

再來說說王玄策這位外交官,真的是有勇有謀。作爲一個文官,他在國家尊嚴受到威脅的時候,毅然決心反擊,僅憑一己之力就召集到萬人精兵,且運籌帷幄、以少勝多,終於報了仇,揚了國威。這份膽識與謀略可以說是罕有人能及,不愧是史上最牛氣的外交官。

結語

歷史的年輪告訴我們,優秀的外交官誕生於一個偉大的時代。正是由於國家的強盛與發達,才能夠造就出不卑不亢、利國利民的外交政策,同時也造就出了揚眉吐氣、意氣風發的外交官。王玄策的成功,源於個人才華,更是源於大唐的國威,如果不是藉着國家的名義與威懾力,他個人是無法攻破一座城的,更不要說是滅掉一國了。國強則民族強,則人民威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