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佈會,介紹加強糧食質量監管,保障糧食安全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齊魯晚報記者:剛纔,孟局長介紹,糧食監督檢查行政執法是糧食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的6項重要內容之一。請問圍繞糧食質量安全,近年來,從哪些方面開展了糧食監督檢查行政執法?

楊士新答:感謝您的提問。2004年頒佈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首次賦予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糧食行政執法權。目的是,通過糧食監督檢查行政執法,維護糧食流通秩序,保護糧食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近年來,圍繞糧食質量安全,主要從四個方面開展了糧食行政執法,概括說就是“四個強化,把好四關”。

一是強化糧食收購監管,把好入庫質量關。糧食收購是糧食質量監管的首要環節。每年都提前籌劃,專門部署,分別在夏糧和秋糧集中收購前,下發檢查方案。省市縣三級成立糧食收購監督檢查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壓實責任,加強對糧食收購資格、收購定點、收購現場、入庫驗收等環節的監管。嚴格落實入庫檢驗制度,每車必檢、整倉驗收,讓農民交好糧、售好糧,嚴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進入國家政策性庫存。今年夏糧集中收購期間,全省共開展檢查1177次,出動檢查人員4100人次,檢查收購主體1928個次。

二是強化糧食庫存監管,把好儲存質量關。糧食庫存監管是確保糧食質量安全的重要防線。每年全省都統一開展1~2次糧食庫存檢查,以政策性糧食爲重點,全面覈查糧食庫存質量,消除安全隱患。在糧食庫存大清查的基礎上,今年下半年又開展了一次全省糧食庫存檢查,以大清查後新入庫糧食爲重點,開展省、市、縣三級地方儲備糧質量抽檢,確保糧食質量良好、儲存合規。

三是強化糧食銷售監管,把好出庫質量關。糧食銷售是確保原糧質量安全的最後一關。通過建立發展改革、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糧食和儲備等8部門的協調機制,齊抓共管,形成監管合力。嚴格執行糧食銷售出庫檢驗制度,督促企業保質保量投放市場,嚴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或用於食品生產。

四是強化社會監督作用,把好涉糧案件查處關。確保質量安全,是執法監管的一條底線。廣泛宣傳12325全國糧食流通監管熱線,公佈舉報電話,暢通舉報渠道,及時覈查舉報線索,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對涉糧案件,堅持零容忍態度,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通過“四個強化,把好四關”,近年來,我省地方儲備糧沒有發現一起黴糧壞糧事故,沒有發生一起涉及糧食質量安全的惡性案件,有效促進和保障了糧食質量安全提升行動。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進一步創新監管方式,健全監管體系,提升監管能力,打造規範有序、綠色安全的糧食流通市場,讓政府放心,讓羣衆滿意。

農村大衆報記者:剛纔孟軍副局長提到我省糧食質檢體系人員、能力等方面建設情況,請介紹一下,作爲省級糧油檢測機構,省糧油檢測中心的基本情況及是如何開展檢測工作的?

田憲璽答:謝謝您的提問。檢驗檢測是守護糧食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省糧油檢測中心作爲一個省級專業技術檢測機構,在加強糧食質量監管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省檢測中心現有在編人員23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9人,實驗室面積2000平方米,配備液質、液相、氣質、氣相等先進檢測儀器設備(2000元以上)300多臺(套),總價值3000萬元,具備原糧、糧油食品的質量、品質、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劑等265個檢驗參數的承檢能力,承擔全省糧食(含食用油)收購、儲存環節的糧食質量安全和原糧衛生監測工作,並且承擔國家標準的驗證測試任務。今年,我中心被國家糧食和儲備局認定爲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機構,並且入選國家糧科院糧食品質營養數據庫核心實驗室。可以說,無論在技術力量、硬件配置,還是在綜合檢測能力方面,都處在全省糧食檢測機構的龍頭地位,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

省糧油檢測中心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開展新收穫糧食質量調查。這項任務每年分夏秋兩季實施,主要包括小麥、玉米、花生,我們對從田間直接扦取的樣品進行質量檢測,在收購開始前完成檢驗任務,第一時間將調查結果向社會發布,使收購企業及時瞭解新收穫糧的質量狀況,爲指導糧食收購提供技術支撐。

二是開展新收穫糧品質測報。品質測報重點是進行糧食品質指標測定,主要從全省78個糧食主產縣扦取已形成規模、具有代表性的優質或優良品種樣品進行品質指標測定,目的是全面摸清優質糧食的品質狀況。通過品質測報結果引導種植結構調整,從而帶動糧食產品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從源頭提高山東糧油產品的優質品率。

三是開展新收穫糧食質量安全檢測。這是一項社會普遍關注的工作,主要檢測糧食重金屬含量、真菌毒素含量和農藥殘留等指標。其監測結果用於超標糧食管控和處置,以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或食品生產企業,確保糧食質量安全。

四是加強庫存糧食質量安全檢測。庫存糧監測是檢測工作的重頭戲,每年全省組織1-2次,全面檢測庫存糧的質量指標、儲存品質指標和食品安全指標。我省庫存糧量大、點多、面廣,糧食入庫、儲存、出庫環節的質量安全檢測任務比較重,確保糧食質量良好和儲存安全責任大。

以上四項是我們中心常規工作。近年來,爲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消費升級需求,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我們又重點抓了以下兩項工作:

一是開展“齊魯糧油”暨省級“好糧油”遴選和檢測。爲增加綠色糧油產品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求,我們積極參與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組織開展“齊魯糧油”暨省級“好糧油”遴選工作。今年公開發布了49家企業的95個產品爲“齊魯糧油”暨省級“好糧油”產品,涵蓋小麥粉、掛麪、大米、食用植物油,社會反響良好,極大地提高了山東糧油產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二是開展糧油標準制修訂工作。標準是保障糧食質量安全的準繩。我們積極開展糧油標準制修訂工作,先後牽頭或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0多項,山東糧油團體標準7項,爲保障糧食質量安全,助力“齊魯糧油”品牌建設,有效發揮了標準引領作用。

山東鄉村廣播記者:小麥是山東主要糧食作物和百姓的重要口糧,請問在小麥的質量檢測方面是如何做的?

田憲璽答:小麥是我省的主要口糧,今年我省小麥產量達到513.77億斤,約佔全國19.5%,穩居全國第二位。小麥質量安全狀況事關人民羣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民生問題。我們對小麥質量安全檢測非常嚴格,僅質量、品質及食品安全指標檢驗參數就達50多個。在做好常規質量指標檢測的同時,重點加強對優質指標和食品安全指標檢測。

一是優質指標。主要評判小麥品種和品質狀況。從多年檢測數據看,我省小麥以中筋、中強筋爲主,溼麪筋含量平均值在30%以上,蛋白質含量較高、麪筋質量較好,口感勁道,歷來以品質高、加工性能好聞名全國,適合加工饅頭、麪條、餃子等專用粉,能夠滿足老百姓“喫得好”的需要。

二是食品安全指標。該項指標涉及檢驗參數多達數十個,主要包括重金屬含量、真菌毒素含量和農藥殘留等。從多年檢測數據看,我省小麥質量安全狀況良好,可以放心食用。

作爲專業糧油檢測機構,下一步,我們將堅持質量第一,秉承“公正、科學、準確”工作理念,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嚴格按照規定的檢驗項目、檢驗方法、判定規則進行檢驗和判定,爲加強糧食質量監管提供科學、準確、及時、可靠的檢測數據,爲保障糧食質量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

(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