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表達任何的感受都是爲了回到愛

不要壓抑任何感受!

作者|許添盛

文字整理|不不

編輯 | 麥田心靈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修行,是指每個人要直下承擔。只要不是蓄意傷害別人,你可以讓他人知道你的情緒。

每個人都可以這麼想:“我沒有侵犯他人,我沒有犯法,我爲什麼要顧及別人的感受?如果每個人的感受我都要顧,我還要不要活了?全天下我最應該顧及的,是自己的感受。”

真正修行的精髓,是把自己顧好。把自己的身心顧好,心中有了歡喜,心中的愛豐富了,你纔給得出去。

賽斯哲學思想認爲:你不可以用你的感受去傷害別人;但如果你要顧慮到每個人的感受,那你就很難活出自己了。

今天怕這個人生氣,明天怕那個人白眼,後天又怕某個人不爽……你每天在求和諧,你每天在膽小害怕,你自己還要不要活?這樣的話,你的腎就會開始病變。

有時候,你要告訴別人你的主權,讓別人知道你的界限在哪裏。讓他人知道你的感受,反而纔是真正的和諧。比如,我的界限是:你不能把腳一直放在我的腳上面;你不能打開我的衣櫃,看到你喜歡的衣服,你就拿走。

人要有自己的界限。界限完整了,你的心纔會自在。你不要做一個周圍所有人都可以踐踏你感受的人。每個人在自己的生命當中要直下承擔,只要你的發心沒有要攻擊別人、沒有要蓄意傷害別人,你就可以告訴別人你的感覺。這是我們大家需要學習的心靈的功課。

一旦你的心靈力量出來了,你的身體自然會知道誰是主人。當感受不斷壓抑的時候,你的自然攻擊性出不來,就會開始攻擊你自己的身體。不只是腎臟,所有你身體的器官都會受它的攻擊,因爲你有太多的負面感受了。

負面感受本身不會傷害人,除非你把它壓抑下來,把它累積在你的身體裏面。腎臟的癌症也是這樣產生的。

賽斯哲學思想認爲:“ 整個宇宙都是安全的”。你要感覺到,你活在安全的世界裏。

有時候是要衝突的,但是衝突要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比如,我爲什麼會對你表達我的不高興,因爲我跟你感情夠好,我跟你之間有足夠的安全感,我足夠信任你。我感覺足夠安全,我才告訴你我的心裏話。

所以有時候,自然的攻擊性和衝突不是壞事。衝突有兩種:一種是爲了互相傷害,這種衝突我不建議;另一種衝突是爲了和諧,因爲如果我不告訴你我真正的感覺,你怎麼知道要如何跟我回應。

比如,在動物界,很多動物都會“畫地盤”。畫地盤不是爲了自私,而是爲了和諧。我讓你知道這是我的地盤,好讓大家不要互相侵犯。

有些人永遠不敢跟別人衝突,但他的內心裏會有衝突,心裏其實痛苦得要命。如果你永遠把痛苦藏在自己心中,就永遠沒辦法讓對方知道你不高興了、你心情不爽快了。

舉一個例子。有人對你說:“哎,你這個笨蛋,陪我去逛街。”你回答:“不去!叫我天才,我纔去。”這就是一種溝通。可是如果你明明很生氣,偏偏你還不說,還跟着這個人一起去逛街。你就沒有表達你的主權,你的心中也會有不甘願。

所以,有時候人生是需要衝突的,而且這個衝突有時是正面的,因爲 你不去衝突,就無法建立更大的和諧。這種衝突是建設性的衝突,是一種意見的溝通。

人體的潛能是無限的,但是如果你的信念沒有改變,你的潛能不會發揮出來。因爲身體會隨着你心境的變化,產生自我療愈功能。

什麼叫做奇蹟?賽斯哲學思想認爲:奇蹟是未受阻礙的自然之結果。奇蹟其實每天都在發生,只是看你接不接受它。

讓周遭的人瞭解你的感受,不是要攻擊對方,不是要傷害對方,而是要說出你的感受,表達你的情緒。讓別人知道你的情緒和感受吧,當一個真正“一吐爲快”的人,不要再害怕下去了。

你只是要說出你的感受,而不是要傷害別人。對讓你生氣的人,你甚至可以直接告訴他:“我對你有很多的憤怒,但是我對你有憤怒,不一定是你不對,我只是告訴你我有憤怒而已。”表達感受不代表誰對誰錯,感受是沒有對和錯的。

我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上大學時,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好希望我的爸爸死掉。後來我爸爸聽到這個演講的CD,一開始也是嚇了一跳,他從來都不知道,他的兒子在大學時代曾經希望爸爸死掉。但那不是我真正的想法,那只是我的感受。

因爲我從小就是個乖寶寶,我從小就是一個符合爸爸期望長大的孩子。到了大學時期,我還在衝突,到底要不要繼續符合爸爸的期望去當一個醫生。

於是,那時的我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個感受:“如果爸爸死掉了,我就不用矛盾了。我就不用再符合爸爸的期待,我就可以無後顧之憂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了”。

因爲我是這麼愛爸爸,我纔會這麼在乎爸爸對我的期待,所以我才希望他死掉。 不是因爲我恨他,而是因爲我愛他。因爲我愛我爸爸,我不忍心他對我的期望落空;因爲他對我的期待使我的人生有了衝突和掙扎。

這份愛,有優點也有缺點。缺點是我必須顧慮他的期待;優點是後來因爲我認出了我對爸爸的愛,所以我纔沒有休學,願意在醫學院繼續努力下去。也因此讓我了悟到:表達任何的感受,都會回到愛。

有的孩子跟父母之間會有這樣的對話,父母問孩子:“我怎麼樣才能幫到你?”孩子說:“你們少管我。不要管我就是幫助我。”聽到這樣的話父母會很傷心,但那是孩子真正的感受。當孩子表達真實感受時,父母要學會接納,不要被嚇到。

任何感受都需要被表達,因爲任何感受都會回到愛。如果你對愛有信心,你就要去表達。賽斯哲學思想認爲: 你是在一個愛的宇宙當中。無論如何你都不會被拋棄,無論如何你都不會被放逐。

請大膽地、盡情地表達感受吧,爲了回到愛!

1.電子書:《愛是你,愛是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