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高公路里程爲全球之最,本身又有那麼多的車流量,很多人都認爲,是不是高速每年都會爲國家創造很大的一筆營收呢?但現實並非如此,與兩桶油一樣,高速公路其實也是我國經常虧損的一個行業了,如下圖所示,系我國最近幾年來高速公路的收支情況,顯然收入遠遠不如支出,那爲什麼會這樣呢?

投資過多

如果說我國的高速公路停止投資,只是單純收費,那麼高速公路並不會虧損,之所以虧損是因爲每年的高速公路都在不斷新的投建,投資是需要大筆資金支出的,以1988年的滬嘉高速來說,它是我國的的第一條高速,其全程長約18.35公里,總花費爲2.28億元,也就是說一公里的花費達到了1243萬元,而這是30幾年前的情況了,按照現在的物價來說,一公里上億都算少的了,鉅額的投資是造成高速公路虧損的最重要原因,這其實跟早年的京東一年,早年京東雖然營收一直不斷增長,但卻持續性虧損,最關鍵的因素就在於京東不斷在投資自建物流體系。

利息多

投資高速公路除了自有的資金外,很多的一部分缺口其實要來自於銀行貸款,因爲依靠高速公路自身的收費投建,那麼不知要何年馬月才能全國佈局,如下圖所示,截止到2019年末,收費高速公路債務餘額高達5.8萬億人民幣,6年時間幾乎增長了1倍,我們就按照5%的年利率來計算利息,這些債務餘額每年的利息也有2900億人民幣(而最上面一圖,我們可以看到,高速一年收入才5551億元,利息支出就佔據了一半以上了)。

養護成本以及免費

養護成本以及免費

高速路並不是修建後就行了,每年還需要投入一筆保養成本,尤其是大貨車多的地方,破壞快,維護的成本也更多,這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此外從2012年開始,我國的節假日來臨時,部分車型就可以免費通行。而節假日本身是通行的高峯期,這又減少了高速公路的收入。上述各方面綜合因素造成了高速公路虧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想僅靠高速公路收費而償還完貸款,估計還需要很長時間。在中國高速公路免費是不現實的,從每年的各個免費小長假就能看出來,一旦真免費了,估計很多地方會經常擁堵的,高速公路也就不在高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