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父母去驻村?!说来令人难以置信。11月30日上午,在常村镇柴巴村,记者见到了这位带着父母来扶贫的工作队员王红英。

给老父亲喂完药,又匆忙赶往村室。现年42岁的王红英有些腼腆,提起带着父母来驻村的事,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带着父母来扶贫,虽然很苦、很累,但是看到柴巴村一天一天的变好,这些苦和累都值得了。”柴巴村驻村工作队员王红英说。

2019年8月,平煤集团尼龙科技公司的王红英主动请缨,到常村镇柴巴村协助第一书记做好扶贫工作。今年8月份,78岁的母亲患胃间质瘤、十二指肠息室,进行了手术治疗。85岁的父亲患糖尿病、脑梗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平时在家由母亲照顾,母亲手术后康复期无法照顾父亲。为了不影响扶贫工作,王红英把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接到当地一个农家餐馆居住,由餐馆老板为其父母提供住宿和日常饭菜。开启了王红英农家院、村委会和贫困户“三点一线”的工作模式。

柴巴村是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全村共有197户743口人。其中,贫困户83户315人。贫困户张新敏,丈夫有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她的照顾,在得知她的特殊情况后,王红英出谋划策,自费为她购置生活用品,解决她的生活困难。

入村一年多来,王红英积极做好单位定点帮扶、劳务帮扶及项目资金拨付、各项扶贫表格的填写上报工作,为了一件事,他一天开车多次往返公司、镇、村,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他的孝心和工作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史玉良说。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每一个人都有难舍与牵挂。在“大国”与“小家”面前,王红英用行动书写了自己的答案。这本身就是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帮扶干部的情怀初心,映射出了这个特殊群体不一样的情感生活。

(王俊鹏 王涵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