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知道“墨”是文房四寶之一,但是鮮有人知道文房四寶中的墨特指“徽墨”。徽墨有着“堅如石、紋如犀、黑如漆”等特點,產於皖南屯溪、歙縣、績溪、旌德等地,這些地方在古代屬於徽州府管轄,故稱徽墨。

徽墨是由松煙、油煙和漆煙爲主要原料,再加以骨膠、中藥材、添加劑等輔助材料混合而成的。古代制墨所用的松煙均由黃山松煉製而得。油煙又以桐油、豬油等動植物煉製。用桐油煉煙制的墨,墨色又黑又有光澤,而且經久不褪,宜於書畫。

然而,在電腦普及,書寫已經成爲奢侈的今天,制墨的行業徽墨早已不復當年盛況,更何況現代墨汁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松煙墨的生存空間狹窄,從事傳統徽墨製作的匠人越來越少,在徽州已有1000多年製作歷史的徽墨前景堪憂。

即將在黃山市歙縣豐樂河畔亮相的徽州驛項目,就涵蓋了“喫、喝、文、娛、購、住”六大業態,其中就將結合徽文化元素中的歷史內容推出文創研學板塊,計劃將傳統的徽墨製作工藝流程以“新”的形勢,展現在遊客們面前,並提供能夠實現親子互動的體驗型項環節,改變過去觀光打卡式的旅遊,讓遊客不僅僅是看到徽文化產品,更能夠深層次的感受和體會到徽文化背後的精神意義。

在喧譁的當代社會,節奏不斷加快,生活變得浮躁不堪,也許只有當你遇上這樣一塊上好的墨,品一品它的香氣,用飽蘸墨汁的毛筆寫一寫字,才能迴歸那闊別已久的平靜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