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變化太 大了,市容環境更好了,路邊增加了很多花草,走在路上感覺很舒心”“走在曲靖街頭,戶外廣告牌規範整齊又好看,沒有私搭亂建,車停得整整齊齊”……這些市民發自內心的感慨 ,是對曲靖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有力的肯定,市容市貌提升了,百姓生活舒心了。

2018年啓動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工作以來,曲靖市堅持創文惠民,實施環境衛生改造提升項目1191 個,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和“門前五包”責任制,隨地吐痰 便溺、亂扔垃圾、亂設攤點等現象明顯減少,戶外廣告治理成效顯著,城市“蜘蛛網” 管線現象明顯減少,建築施工管理更加規範,中心城區犬類管理成效顯著,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精細化管理見成效

近年來,不少曲靖市民發現了大街小巷的細微變化:原本雜亂的“蜘蛛網”管線被紮起來,坑坑窪窪的小巷路面披上了“新衣”,城區容貌得到進一步提升。過去破舊污損的門面,違規設置的廣告燈箱、通信箱體不見了,表面殘缺斑駁的建築物翻新了,路面乾淨平坦了,影響市容市貌的門頭牌匾、戶外廣告、軟體橫幅、校外培訓機構違規門頭招牌和“城市牛皮癬”小廣告消失了,散發小廣告的違法行爲也見不到了,商鋪的門店招牌規格、風格等規範統一,市容市貌進一步改善。

“以前走近建築工地,灰不說,還影響市容。”市民劉芳說:“以前有的地方亂搭亂建,看起來就很亂,現在都幾乎見不到私搭亂建的地方,這很好,看着就舒服。”

近年來,相關部門對曲靖中心城市“兩違”建築工作進行全面整治,對私搭亂建違法行爲嚴管重罰,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建築施工管理更加規範,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城市保潔及時有效

“如果地上有垃圾,我們是要求及時清掃的。”保潔員郝美香大媽說,“創文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人更愛幹靜了,不亂吐痰和亂丟垃圾,現在衛生明顯比以前好,我們工作也更好做了。”

2018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曲靖市堅持“變掃爲洗、常態保潔、灑水降塵”的保潔模式,認真落實“每天兩普掃”制度和“一把掃帚掃到邊、保到邊”要求,每天對152條主次幹道1005萬平方米的街道進行清掃保潔。

全市積極打造21個小區垃圾示範點工作,印製發放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單頁,全面清理曲靖中心城市公共場所未分類的箱式垃圾箱,合理配置、設置分類垃圾桶,對中心城市無果皮箱或現有果皮箱不能滿足市民投放垃圾需要的道路,及時進行增設補設。

經營環境更有序

早上7點左右,隨着人流量的增加,曲靖的老城區——西門街早點店鋪紛紛開門營業,過去的老街佔道經營現象嚴重,如今店鋪面前整潔規範,佔道經營、亂搭亂建、髒亂差的少了,街道更加乾淨、城市更加文明瞭……

曲靖老城區舊貌換新顏只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個縮影,針對中心城區沿街門店佔道經營、亂堆亂放、亂搭亂掛、亂貼亂畫及廣告牌匾雜亂等現象,相關部門加大文明勸導和執法處罰力度,確保道路暢通有序。

建立沿街門店“門前五包”長效機制,簽訂“門前五包”責任狀,加大日常檢查,形成常態長效。同時,堅持疏堵結合,加強對流動攤販、馬路市場、夜市攤點的管理,合理劃定臨時經營場所,做到文明規範有序。“門前五包”責任制的實施,提升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文明水平。

市民行爲更規範

創文三年變化大,如今走在曲靖街頭,亂扔垃圾、亂丟菸頭、隨地吐痰、亂貼亂畫、故意損毀城市綠化、故意損壞市政基礎設施等行爲明顯減少,不文明行爲得到有效遏制,城市環境“髒、亂、差”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曲靖市利用城市管理綜合指揮平臺,暢通“12319”城市管理熱線,對市民羣衆舉報的流浪犬、無主犬和病犬進行收容處置;對無狗牌或未帶牽引繩遛狗等不文明行爲進行處罰教育,市民文明養犬行爲進一步規範。

市容市貌,不僅是對外展示的“名片”,也是社會文明的“窗口”。曲靖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三年,百姓關注的一系列問題都被解決,城市面貌也在悄然改變,城區環境越整潔,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讓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