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歡/文)12月2日消息,在昨日舉辦的“2020年網絡5.0峯會”上,網絡5.0產業和技術創新聯盟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發表了題爲《面向服務的未來網絡實驗環境和技術創新》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未來網絡的願景是智能、安全、柔性、可定製,確定性、可編程、雲化將成爲未來網絡的重要發展趨勢。”

劉韻潔指出,互聯網在消費領域已經取得巨大成功,面向生產領域將遇到巨大挑戰,生產型互聯網對網絡產生差異化需求。當前,互聯網正式進入下半場,在要求海量連接的同時,也要求網絡具備確定性服務質量的能力(質量確定、海量連接、質量可定製),盡力而爲的傳統IP網絡架構面臨巨大挑戰。

“5G/B5G三大業務場景對未來網絡架構提出了新的需求,大帶寬需要按需切片的大帶寬服務,低時延亟需確定性服務能力,海量連接亟需智能組網和管理。”劉韻潔講到。

在他看來,未來網絡的願景包括:智能、安全、柔性、可定製等,在需求方面個性化將讓每個行業、企業、用戶、每個應用都將擁有定製化網絡;按需化將讓運營商從傳統的賣帶寬轉變爲提供定製化的網絡服務能力;在全網利用率方面也將從目前的50%的網絡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進一步降低用戶使用成本。

劉韻潔指出,面向2030的網絡體系架構在技術堆棧上包括三個方面:業務平面——雲網超融合,業務全雲化:多雲交換、多邊協同、雲邊一體、雲原生、分佈式雲;控制平面——網絡操作系統管控智能化:秒級切片、實時測量、閉環反饋、網絡AI;數據平面——新型網絡承載,轉發可編程:協議可定製、確定性、BIER、SRv6、IP+光、轉算存一體化。

此外,他還提出,ICT發展的理念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他認爲中國要主導開源技術,否則隨時面臨國外封鎖的困境,不管硬件、軟件、開源架構都要走在行業的前列。

爲此,劉韻潔指出需要關注三大關鍵技術:

一是網絡操作系統。網絡操作系統是未來網絡大腦,正成爲新一輪的競爭制高點,要把握這一重大變革機遇,構建全場景、全兼容、智能化網絡操作系統。中國有望在網絡操作系統領域實現超越。

二是準確性網絡。網絡需要從“盡力而爲”轉向“準時、準確”,包括確定性時延、確定性帶寬、確定性丟包。

三是雲網融合。多雲互聯和雲邊一體化,提供高質量的專線和豐富的雲網服務,支撐業務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