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農業市,我市各縣市區農產品種類豐富、品質優良。爲進一步拓寬羣衆銷售渠道,我市通過電商、直播、網紅經濟等多種方式助力農產品銷售,爲本地農產品插上“雲翅膀”。

近日,位於肅州區泉湖鎮永久村的酒泉宜恆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裏,一有閒時間總經理李成明就支好手機,在辦公室精心打造的直播區忙着直播銷售,從陌生到熟練、從羞澀到大方,40歲的李成明通過鑽研、學習,僅僅用了兩個月。

酒泉宜恆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成明說:“我們公司以前是從事洗滌用品銷售,做線下一些商超配送。2018年開始生意下滑,公司爲了應對市場變化,在拼多多還有其他的電商平臺開了一些店鋪。”

雖然網上店鋪開起來了,但生意並不如他預想得好。今年年初,在一次出差途中,李成明在機場廣告牌上看到洋蔥兩個字,這讓他眼前一亮,隨即決定將酒泉洋蔥作爲網上店鋪主推商品,沒想到當天就接到了訂單。

李成明說:“酒泉的洋蔥比較受外地朋友的喜歡。今年春節前我們訂單量基本上達到一天400單,7月初,我們打上自己的品牌,就以我們的清沙塬命名開了一個生鮮官方旗艦店。9月底鏈接突破10萬加。我們店鋪的總銷量突破10萬單,現在每天訂單量大概在2500單左右,“雙十一”的時候,訂單量最大的時候達到5700單。”

肅州區商務局內外貿易股股長劉詠薇介紹:“以前這個洋蔥都是走流通的大貨,存在有了產量沒有銷量的情況,但是通過這種電商模式,它的價格比較平穩,走的量比較大。截止三季度,肅州區電商平臺上銷售額達到三個多億,預計全年能達到4個億,每年增幅都在20%以上。”

隨着訂單量的增加,李成明開始陸陸續續僱傭周邊農民來幹一些選蔥、裝箱的活,並長期僱傭了幾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些貧困戶不但可以在他這裏打工賺錢,而且可以將自家種的洋蔥全部賣給李成明,通過網絡銷售出去。

肅州區黃泥堡裕固族鄉黃泥堡村二組村民趙永玲說:“農閒了我們到這打工,幹包裝計件工,一天能掙一百多塊錢,增加個收入。”

在肅北,一到冬天,入圍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的雪山羊肉就成了電商爆款。一大早,肅北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忙着給網上下單的客戶做回覆。

肅北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楊磊告訴記者:“平均每天的銷量能達到100多斤,大概是2到3只羊的樣子,客戶主要是北京、上海、浙江那一帶,大家反饋這邊的羊肉比較正宗,好喫。”

近年來,我市傾力打造“戈壁雪潤”地域品牌,篩選培育洋蔥、枸杞、人蔘果、蜜瓜、葡萄、李廣杏、牛羊肉等10個公共品牌和50餘個網貨品牌。除依託淘寶、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的銷售模式外,還通過抖音、快手及論壇等平臺多渠道銷售農產品。同時,連續三年安排1400萬元電子商務專項資金,着力加強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建設。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國家級電子商務產業園1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1個,電子商務孵化基地(園區)5個,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7個。註冊電商企業473家,個體網店發展到3323個,帶動就業9638人次,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爲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開闢了新路徑。

記者 靳晶 王鈺涵 肅北縣融媒體中心 額爾登曲龍 編輯蘆璐席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