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大明風華》圖片)

當下,熱播劇《大明風華》已進入尾聲,但是熱潮仍未退去。太皇太后張氏去世以後,王振等宵小之輩在明英宗的縱容下逐漸得勢,擅權朝政、結黨營私,最終慫恿朱祁鎮親征,落得個土木堡之變大敗虧輸,將大明朝顏面丟盡不說,還讓一國之君做了異族的俘虜,震驚天下。

國難當頭,郕王朱祁鈺登基,擔負起保家衛國的重任。可是,敵人被擊退以後,對於迎接皇兄回京這事兒上,他卻很不積極、不情願。

一、兄弟關係

明宣宗朱瞻基在世的時候,雖然寵幸的後宮粉黛不少,但是子嗣並不旺,結婚十年以後,劇中的孫若微孫貴妃才爲他生下了一個兒子,便是朱祁鎮。一年以後,即宣德三年(1428),又有一個兒子降生,便是朱祁鈺。

朱瞻基一生,只有這倆兒子,因此上,對他來說,倆兒子應該都是寶貝蛋兒,無比的疼愛,只是對於長子朱祁鎮,可能會更疼愛一些,畢竟他是寵妃孫若微所出。

朱祁鈺的母親並非劇中所說的胡善祥,而是吳賢妃。吳賢妃,生於鎮江府丹徒縣,永樂十年(1412)入宮,服侍朱瞻基,這年她才十六歲。她並不爲朱瞻基所愛,生下朱祁鈺後,一直在宮內卑微地生活着。

還有一種說法是,吳賢妃本是漢王朱高煦的姬妾,宣德元年(1426),漢王謀叛,爲朱瞻基所殺,她被朱瞻基奪去,後來生下了朱祁鈺。後世多認爲這種說法可信度不高,可能是朱祁鎮奪位再次即位後,故意抹黑,以證明自己奪位的合法性。

由於朱瞻基寵愛孫貴妃,冷落吳賢妃,所以朱祁鎮、朱祁鈺兄弟的關係也說不上很好,但也不會太壞,畢竟皇城之內,皇子就他倆,小時候會在一起玩耍和讀書的。

後來,致使兄弟倆關係發生變化的,是那場導致明朝國力由盛轉衰的土木堡之變。

二、肩負重任

到正統十四年(1449),太皇太后張氏已經去世七年了。在此之前,正統五年,楊榮去世,九年,楊士奇去世,十一年,楊溥去世。

太皇太后與“三楊”的相繼去世,加之孫太后認爲兒子已經長大親政,對他缺乏管教和必要的牽制、監督,讓朱祁鎮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自由,內心也膨脹了。

在王振等人的蠱惑下,朱祁鎮以玩樂爲主,朝政爲宵小之輩逐漸掌控。王振正是抓住了皇帝年輕氣盛的特點,慫恿他學習明太宗朱棣遠征蒙古,建立不世功勳,以光耀千古。

二十萬大軍說遠征就遠征了,爲虛張聲勢,號稱五十萬大軍。

按理說,皇帝御駕親征、保家衛國,這是一樁值得讚揚的事兒。可是,朱祁鎮卻想着是去出宮遊玩的,帶着樂隊、戲子、嬪妃、宮女等一大羣,浩浩蕩蕩的。

倘若很快遇上敵人打一仗,速戰速決,也是好事,偏偏敵人不好碰。這麼多人來了,總不能不打一次大勝仗就撤軍吧,所以就尋找戰機。

偏偏王振這廝又突發奇想,想讓皇帝駕臨他的家鄉,爲他光耀門楣。這種自私心理,毀了明英宗,毀了大明朝,當然也毫無疑問的毀了王振自己。

土木堡敗訊傳來,朝野震驚。瓦剌大軍隨後南下,大有一鼓作氣拿下北京城,讓北宋靖康恥再現的跡象。

按說,皇帝被敵人俘虜,應該讓太子監國。可是明英宗才二十三歲,還沒來得及冊立太子,錢皇后所生的嫡子朱見濬才兩歲,還是個喫奶的娃娃,讓他來肩負國難當頭、禦寇殺敵的重擔,顯然是不行的。

這個時候,大家想到了朱祁鈺。他是皇帝唯一的兄弟,既然太子年幼,只有他最適合監國。孫太后、錢皇后也同意了,他便在兄長被俘虜後的三日之後,即八月十八日,宣佈監國。

爲了表明朱祁鈺沒有貪戀皇位的意思,也許是孫太后、錢皇后擔心所致、留條後路上個保險,他監國的同時,明朝也冊立朱見濬爲皇太子。

孫太后、錢皇后爲了贖回朱祁鎮,搜來許多財寶送到蒙古瓦剌也先那裏。也先見此笑了,財寶照收,人卻不放,他還有更多的利用價值,怎能就值這些錢?朱祁鎮是也先要挾大明朝的籌碼,或者說人質,瓦剌想得到更多的東西。

爲斷了瓦剌的非分之想,維護國家利益,明朝朝野強烈要求擁立新君。當時,有資格繼位的,首選太子朱見濬。可是他還未滿兩週歲,一個小孩,怎麼能帶領一國軍民禦寇殺敵呢?

最後大家倡議擁立監國朱祁鈺,因爲他現在二十二歲,是成年人,又是皇帝唯一的弟弟,更爲適合做處於戰亂中的明朝皇帝。

孫太后下懿旨,令朱祁鈺繼位稱帝。可是,朱祁鈺卻不敢,因爲哥哥還活着,說不定哪天就回來了,到時候自己怎麼辦?

于謙勸他:“臣等誠憂國家,非爲私計。”

見此,朱祁鈺只好答應,並於九月初六正式即位,年號景泰,遙尊朱祁鎮爲太上皇,朱見濬仍爲皇太子。他正式以一國之君的名義領導明朝軍民,打響了北京城保衛戰,最終挫敗了敵人的侵略陰謀,取得了勝利。

(朱祁鈺)

三、無比糾結

瓦剌那邊見明朝有了新皇帝,明白手中的前任皇帝失去了利用價值,就以此爲禮物,恭送其回國,作爲和談的籌碼。

景泰元年(1450)五月,也先首先遣使到明朝,表達了和談的誠意,願意恭送太上皇回京。景泰帝卻對此不熱心,一直語焉不詳、言辭閃爍,沒有個痛快話。

正在此時,羣臣不願意了:現在有機會迎還太上皇,怎麼能不答應呢?不答應的話,全國軍民都不會答應的。太上皇縱使有錯,但畢竟曾是大明朝的皇帝啊!

景泰帝十分糾結:迎回哥哥,自己怎麼辦?退位嗎?退位,自己心甘嗎?若是不迎回,全國臣民答應嗎?不會答應!

這時候,于謙出面勸道:“吾皇大位已定,還能有其他變數嗎?請吾皇無需多慮!”

于謙這樣一說,景泰帝才下決心迎回太上皇。

(于謙)

八月初六,離開北京城近一年之久的朱祁鎮回到了朝思暮想的京城。可是,他走的時候是皇帝,回來的時候已經是遜位的前任皇帝了。雖有些失落,但是能回家,比起在蒙古包裏過那寒苦日子,強的太多了。

初回到北京城,住進所謂的南宮,雖有囚禁之意,但畢竟一家團聚了,而且兒子是皇太子,是未來的皇帝,朱祁鎮還是稍感欣慰的。

可這欣慰沒多久便不在了。

景泰三年(1452)四月,景泰帝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爲太子,廢朱見濬爲沂王。

朱祁鎮真是大失所望,弟弟這是想要他的命啊!皇帝你可以做,但是你還想着自己的兒子也做,把我兒子繼位的資格給廢除了,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朱祁鎮又能拿弟弟怎麼辦?一個退二線的老領導,還能奪走在任領導的權力?

朱祁鈺達到目的後,得意了一陣子。

可是,第二年十一月,太子朱見濟夭折了。

朝野頓時議論紛紛,認爲是遭報應了:你繼承了哥哥的皇位,又廢黜了侄子的皇太子位,改立親生兒子爲皇太子,上天不允許啊!

於是,羣臣上奏:請復立朱見濬爲皇太子。

大臣們認爲,復立朱見濬爲皇太子,是景泰帝糾正錯誤的唯一正確做法。

可是,景泰帝不願意,甚至因此處理了幾個大臣。他還是想讓自己兒子做太子,但膝下除了已經夭折的朱見濟,尚無其他兒子,怎麼辦?

一個字:等!

對付羣臣還是一個字:拖!

對付哥哥,也是一個字:困!

此外別無他法,殺了唯一的親哥哥,他不捨得,於心不忍,也怕後世罵名;放了哥哥出來吧,他會時刻威脅到自己的皇位,甚至生命。

四、死不瞑目

景泰帝認爲他才二十來歲,可以再生兒子的。

可能是急於生兒子近女色太過,也許是杭皇后病逝後,他心力交瘁,不久竟然一病不起。

景泰八年(1457)正月十七日,羣臣上朝時,發現大位上坐着的竟然是太上皇朱祁鎮。經奪門之變,明英宗復位既成事實,大臣們也只好接受。明英宗改景泰八年爲天順元年。

景泰帝在病中被廢黜,退回郕王府裏去繼續做大明朝的王爺了。二月十九日,被迫退位一個月零二天後,朱祁鈺薨了,年僅三十歲。後世多認爲,他是被毒死的,不是善終。直到臨死前,他渴望的兒子還是未能生出來。

七年以後,朱祁鎮也病死,太子繼位,是爲明憲宗,恢復了叔叔的帝位,諡號“恭仁康定景皇帝”,後世稱爲明景帝或景泰帝。可是,明代皇帝均有諡號和廟號,景泰帝卻沒廟號,所以說明憲宗爲叔叔恢復帝位恢復的不夠全面和徹底。

直至近二百年後,南明弘光帝爲景泰帝上廟號“代宗”,是爲明代宗。朱祁鈺這個皇帝名頭纔算真正的名正言順了。可是,此時的大明王朝業已倒在了末季的風暴裏,再也挺不直腰了。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