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發展,迎“新”啓航

——從運城市“六新”發展論壇看新材料、新裝備產業發展趨勢

記者 劉曉瑞

“六新”戰略,新材料、新裝備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新材料、新裝備“新”在哪兒?我省又出臺了哪些支持新材料、新裝備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我市新材料、新裝備產業發展現狀及思路如何?

11月28日,借“運城市‘六新’發展論壇”會議召開之際,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在大運汽車新能源生產基地,技術人員在生產線上忙碌 記者 閆鑫 攝

全省新材料產業

區域佈局日趨合理

運城集羣態勢正在形成

“像碳納米管、鈦合金、氣凝膠這些新出現的具有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以及傳統材料改進後性能明顯提高或產生新功能的材料,目前都被稱爲新材料。”省工信廳新材料處處長閆林在11月28日下午召開的新材料與裝備製造企業家圓桌會議上如此闡釋新材料的定義。

自2010年以來,全球新材料市場長期保持着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長期以來,新材料產業的創新主體是美國、日本和歐洲發達國家、地區。他們長期處於領先地位,在經濟實力、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市場佔有率等方面佔據絕對優勢。

“尤其是在高端材料行業,壟斷態勢在不斷加劇。”閆林舉例說,日、美、德的6家碳纖維企業佔全球碳纖維產能70%以上,日、美的5家電子信息材料企業佔全球12寸晶圓產量的90%以上。

新材料產業因技術密集、研發投入高、產品附加值高、應用範圍廣等特點,已成爲衡量一個國家國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那麼,目前,我國及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如何呢?

目前,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整體上已初具規模。2019年,全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稀土功能材料、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特種不鏽鋼、玻璃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等產能居世界前列。關鍵技術實現了實質性突破,T300級碳纖維實現了穩定生產,單線產能提高到1200噸;T700和T800級碳纖維實現了批量供貨能力,已開始應用於航空航天裝備。區域集聚態勢明顯,長三角地區形成了浙江東陽、寧波、海寧磁性材料特色產業集聚區和杭州灣精細化工特色產業集聚區;珠三角地區以廣州和佛山爲代表,形成了新型電子材料、改性塑料、新型電池、高性能塗料等材料產業集羣。

從省內來看,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模穩步擴大,產品類別逐漸豐富,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區域佈局日趨合理。

規模方面,我省不鏽鋼已形成430萬噸生產能力,規模躍居亞洲第一;釹鐵硼永磁材料產量佔到全國的1/7。產品類別方面,我省新材料產業近年來逐步形成以金屬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等特色領域爲主的產業體系。結構方面,太鋼高性能特殊鋼在高鐵、核電等多個領域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鎂金屬合金材料及製品的研發應用居國內前沿水平,釹鐵硼永磁材料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15%。區域佈局方面,全省特殊鋼深加工、鋁鎂合金深加工、煤焦化—烯烴—精細化工產品等產業鏈條初步形成,整體呈現出集羣式發展態勢。

近年來,我省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強力支持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山西省支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晉政發〔2020〕18號),《山西省生物基新材料產業集羣創新生態2020年行動計劃》(晉工信新材料字〔2020〕145號),《山西省新材料領域千億級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晉工信新材料字〔2020〕124號),《山西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晉工信新材料字〔2019〕184號),《山西省新材料產業發展2019年行動計劃》(晉工信新材料字〔2019〕76號)……

“尤其是今年,我省按照聚焦發展痛點、對標一流省份、突出可操作性原則出臺的《山西省支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從支持新材料產業集羣發展、提升新材料產業創新能力、培育新材料產業龍頭企業、實施新材料產業融資支持及稅費優惠、加大新材料人才引進和培養5部分出發,提出了更爲具體的27條支持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全省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閆林說。

今年4月22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對新材料產業發展進行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會上,樓陽生要求,要把新材料產業擺在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出位置,弘揚科學家精神,瞄準前沿,保持定力,久久爲功,把新材料產業打造成爲山西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要堅持有所爲、有所不爲,在新、特、專、高、精、尖上下功夫,加快從產業中低端向高端邁進。爲此,我省確立了加快構建“5+1+1”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即打造千億級先進金屬材料產業集羣、千億級碳基新材料產業集羣、千億級生物基新材料產業集羣、五百億級半導體材料產業集羣、百億級纖維新材料產業集羣、百億級特色材料轉型升級產業集羣、百億級前沿新材料產業集羣。

在全國、全省新材料產業火熱發展的同時,近年來,我市新材料產業發展步伐也在持續加快,創新成果不斷湧現,一批龍頭企業和領軍人才不斷成長,一批產業集羣正在形成。

談及省工信廳如何支持運城新材料產業發展時,閆林說,新材料產業規劃是山西省省級重點規劃,省上擬將運城市的重點項目、龍頭企業、產業集羣等納入規劃統籌發展。同時,充分發揮好省級技改資金的作用,支持運城市新材料產業重點項目建設。以運城市現有產業佈局爲基礎,重點推進運城市新材料特色產業示範園區、新材料產業特色小鎮建設。針對運城市新材料產業,大力拓寬產融對接渠道,加強與戰略合作銀行、晉商銀行合作對接,推動園區貸等新產品在新材料產業園區和小鎮應用推廣,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同時,利用前期摸底的60多個新材料專家團隊、150多項新材料產業前沿技術,支持運城市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剛纔在會上聽到我省釹鐵硼永磁材料產量佔到全國的1/7,而我們公司生產的釹鐵硼產量佔全省釹鐵硼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國家、省以及市政府對新材料的發展思路及相關支持政策,是我們企業需要迫切瞭解的東西,這也爲我們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提供了方向和目標。今天的圓桌會議讓我在很短的時間內瞭解到這麼多信息,受益匪淺。”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仇紅星說。

裝備製造業已成

我省第四大支柱產業

運城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裝備製造業是爲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製造業的脊樑,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集中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科技水平、製造能力和綜合實力。山西裝備製造業門類齊全,有着悠久的發展歷史。

數據顯示,我省裝備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由“十二五”末的1479.4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454.4億元,年均增長13.49%;利潤由60.9億元增長到74.1億元,年均增長5.03%,是繼煤炭、冶金、電力之後的第四大支柱產業。

省工信廳裝備處處長張曉蕾對全省裝備製造業發展思路進行了解讀。她說,新裝備對我省來講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省工信廳正在全力編制《山西省新裝備“十四五”規劃》。《規劃》中新裝備是指處於裝備製造業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的裝備。

我省新裝備產業按照省委“四爲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以促進傳統裝備產業優化升級、推動新興裝備產業創新爲引領,以“六化”方式爲推動,通過發展高端、夯實基礎、培育構建“354”新裝備產業體系,推動形成以生態主導型企業爲龍頭,以關鍵技術創新應用爲牽引,互融共生、利益共享的新裝備產業生態。

“全省裝備製造業發展的重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發展高端,二是夯實基礎,三是培育新興。”張曉蕾說。

運城市裝備製造產業以生產汽車和汽車零部件以及精密鑄造、機電設備、專用機械等爲主,目前全市有規上裝備製造企業100多家。其中,大型企業有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國營華晉冶金鑄造廠、山西中設華晉鑄造有限公司等。

今年前三季度,運城市裝備製造產業集羣完成總產值202.9億元,佔比13.9%,同比增長3.4%,勢頭強勁。“省工信廳對運城市裝備製造業,特別是新裝備的發展給予了很多關注和支持,裝備製造業已經成爲運城市工業支柱產業之一,發展處於全省第一方陣。”張曉蕾說。

張曉蕾還從國家層面及省級層面對裝備製造產業的政策進行了詳細解讀。

“國家層面主要有國家智能製造專項、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補償、重大技術裝備進口免稅等政策支持。”張曉蕾舉例說,中國電科第二研究所、太原重工軌道交通公司、太重股份公司等3戶企業4個項目入選國家智能製造專項,獲得中央財政資金約6000萬元。另外,山西易通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山西陽煤化工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車大同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智奇鐵路設備有限公司等5戶企業20個項目獲得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補償,中央財政資金支持2715萬元,省技改資金1:1比例配套獎勵。

“省級層面主要是省級技改產業集羣發展專項和智能製造全產業鏈政策體系支持。”張曉蕾進一步解讀說,智能製造全產業鏈政策體系包括智能製造診斷評估、省級技術改造智能製造示範專項、省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認定、省級智能製造標杆項目遴選。對符合條件且智能製造實施成效突出的標杆企業,我省將開展經驗模式凝鍊與複製推廣活動。

“參加這次活動,深刻感受到了運城市委、市政府對‘六新’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於企業強烈的服務意識。作爲一名企業經營者,有機會聆聽省級專家的專業解讀,瞭解到前沿的科研信息,不管是新材料還是新裝備,對我們都很有啓發。回去後,我們將在公司未來戰略方向上作深入研究、探討和調整。”山西三聯順馳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學軍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