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傳聞,榮耀品牌將會脫離華爲,正所謂“無風不起浪”,該來的總會來。

11月17日,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佈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爲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出售後,華爲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

聲明指出,此次收購既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員工的利益;更是一次產業互補,全體股東將全力支持新榮耀,讓新榮耀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方面汲取各方優勢,更高效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顯然,這條消息意味着榮耀未來將以獨立品牌的形式存在,不再和華爲有任何關係。 而據報道,知情人士指出,華爲被美國持續打壓以來,榮耀的供應商、生產工廠、渠道和分銷商都面臨困難。這種情況下,華爲出售榮耀,是在“保護渠道有水流,別乾枯了,別害了上下游”。 分分合合,更多是基於眼前的情勢與未來指歸,事實上是企業更懂得未雨綢繆。市場競爭瞬息萬變,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爲了生存下來,爲了以最低的成本獲取高收入,自然會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一個發展方向。

隨着愈來愈惡劣的國際市場環境,對於華爲而言,時間就成爲了寶貴的奢侈品。爲了謀求更多更高的發展,華爲更是吹響了進軍醫療器械行業的號角。 投資界消息,近日華爲通過廣東省註冊人試點成功拿到註冊證,受託方爲歌爾股份。產品爲腕部單導心電採集器,屬於可穿戴醫療器械。

由此,華爲將經營範圍拓展到醫療器械開發、生產銷售。 事實上,盯上醫療器械這塊蛋糕的巨頭,遠不止華爲。騰訊、阿里、百度、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巨頭早已紛紛闖入這個行業,甚至格力、瑞幸也都紛紛跨界而來。 “就在今年,醫療器械突然又成了香餑餑。”北京一家FA(融資中介)機構合夥人在走訪中發現,今年幾乎所有參加行業會議的醫療投資基金,無一不提到醫療器械。在他看來,疫情或許會爲國內的醫療器械行業開啓一個特殊的“黃金十年”。

20 世紀 90 年代,數字化醫學影像革命興起,由於國內計算機技術、數字影像技術、基礎材料科學等學科發展相對滯後,高端精密裝備製造業發展缺少佈局,進口產品佔據了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而隨着國內基礎科學和精密裝備製造等產業逐步縮小與海外的差距,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國產醫療器械憑藉性價比等優勢在市場上的銷售額佔比逐步提升,推動了進口替代進程;同時越來越多優秀國產醫療器械走向海外,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來源:未來智庫)

那麼,我國對醫療器械產品生產實行什麼樣的管理制度? 我國對醫療器械實行產品生產註冊制度。 生產第一類醫療器械,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准,併發給產品生產註冊證書。 生產第二類醫療器械,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准,併發給產品生產註冊證書。 生產第三類醫療器械,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准,併發給產品生產註冊證書。

經營醫療器械產品需具備什麼資格? 開辦第一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開辦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准,併發給《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

無《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得發給營業執照。

公司寶小編舉例來說,當下是疫情特殊時期,國家對於銷售口罩等醫療用品方面,監管尤其嚴格,如無醫療器械許可證,相當於違規銷售,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非法經營罪

未取得《醫療器械營業證》的情況下,售賣醫用口罩。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不少朋友在朋友圈售賣口罩是臨時性的一錘子買賣,並沒有長期經營的打算,因此也沒有辦理相關資質證件。

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行政許可法等相關法律規定,需要取得行政許可才能經營的物品,屬於刑法第225條規定的“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

涉嫌生產銷售僞劣產品罪

口罩,屬於醫用衛生材料。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例如:有人使用該口罩被感染),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