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的網購狂歡節剛剛落下帷幕,你買的東西全都收到了嗎?收貨後還滿意嗎?有遇到售後問題嗎?...

在全民網購的年代,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也格外引發關注。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發佈。 根據報告顯示,今年的“雙11”不負市場厚望,釋放驚人潛力,相關快件數量、交易金額等不斷創歷史新高。然而,據中消協對10月20日至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的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顯示,槽點密、熱度高是今年“雙11”線上線下兩個消費場域輿情的最大特點。

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直播帶貨的槽點主要集中在明星帶貨涉嫌刷單造假,售後服務滿意度低、體驗較差兩個方面。一方面,觀看人數、銷售數據注水等影響力指標的造假,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而另一方面,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也污染了直播生態。

值得重視的是,商家、主播之間責任界定不清晰,遇到售後問題時互相“踢皮球”,是消費者主要吐槽的問題。顯然,由於直播業態的火爆和准入門檻相對低等因素,近年來屢屢出現主播虛假宣傳、直播數據造假等負面新聞,無形中消耗消費者的信任度。規範直播行業,逐漸被提上日程。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其官網發佈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 近年來,網絡秀場直播、電商直播節目大量湧現,成爲互聯網經濟中非常活躍的現象和網絡視聽節目建設管理工作需要重視的問題。爲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健康生態,防範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節選部分內容)

1、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電商直播平臺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正確方向,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着力塑造健康的精神情趣,促進網絡視聽空間清朗。

2、開辦網絡秀場直播或電商直播的平臺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着力健全網絡直播業務各項管理制度、責任制度、內容安全制度和人資物配備,積極參與行風建設和行業自律,共同推進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活動規範有序健康發展。

上述平臺應於2020年11月30日前,將開辦主體信息和業務開展情況等在“全國網絡視聽平臺信息管理系統”登記備案(登錄地址爲http://115.182.216.157)。

3、開辦網絡秀場直播或電商直播的平臺要落實管建同步的原則,把平臺管理力量與直播間開辦能力相匹配的要求精準落實到數到人...平臺每季度應向省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備直播間數量、主播數量和審覈員數量。社會知名人士及境外人員開設直播間,平臺應提前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備。

4、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直播間節目內容和對應主播實行標籤分類管理,按“音樂”“舞蹈”“唱歌”“健身”“遊戲”“旅遊”“美食”“生活服務”等進行分類標註...主播改變直播間節目類別,須經網站審覈,未通過審覈不得擅自變更。

5、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建立直播間和主播的業務評分檔案,細化節目質量評分和違規評分等級,並將評分與推薦推廣掛鉤。要做好主播尤其是頭部主播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培訓。

6、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7、網絡電商直播平臺須嚴格按照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管理的相關規定開展視聽內容服務,不得超出電子商務範圍違規制作、播出與商品售賣無關的評述類等視聽節目。

8、網絡電商直播平臺要對開設直播帶貨的商家和個人進行相關資質審查和實名認證,完整保存審查和認證記錄,不得爲無資質、無實名、冒名登記的商家或個人開通直播帶貨服務。

9、對點擊量高、成交量虛高、“打賞”金額大、業務類別容易出問題的直播間,要建立人機結合的重點監看審覈機制,跟蹤節目動態,分析輿情和原因,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導向偏差和問題。

與此同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要求此專項工作自即日起至年底集中開展,11月30日前將登記覈查情況和規範治理的工作成效總結上報,重要情況隨時報告。 每一次新規的發佈,每一次變革,都促使直播行業向着正規化發展。當直播帶貨真的成爲一種正規職業,整個行業完全成熟,想要再進入直播帶貨行業將難上加難。個人想開直播,可能面臨着至少以個體工商戶爲主體,通過考證考級確定帶貨品類;企業想打造一個直播平臺,將面臨着層層審批,費時費力。

因此,無論是企業和個人,想要快速享受到直播帶來的紅利,都應該提早進行各種資質的準備,提前成爲一家資質齊全的專業直播公司! “

ICP許可證,全名是“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ICP證書是所有涉及在線費用、交易和付費信息提供的網絡平臺所必需的商業許可證。ICP許可證的批准和頒發適用於在線運營、在線購物,在線遊戲,付費信息服務等通過在線平臺上的直接付款構成商品交易或付費信息服務平臺,簡單理解爲只要是互聯網上有盈利的行爲和方法,企業都需要具備此類資格才能繼續進行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又統稱爲:文網文、網文證。從事網絡宣傳、經營等業務的企業都需要辦理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只有辦理了這一證書,才能正常的在互聯網上經營網絡文化產品,如果企業不辦此類證書就擅自開啓網絡宣傳都將會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

EDI即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的簡稱,是指利用各種與公用通信網或互聯網相連的數據與交易/事務處理應用平臺,通過公用通信網或互聯網爲用戶提供在線數據處理和交易/事務處理的業務。EDI負責電子商務類,針對的是第三方商家入駐的平臺,比如像京東、淘寶、美團外賣、滴滴打車有第三方平臺商家入駐的在線交易支付等都是屬於EDI範疇。

公司寶深耕企業服務,爲衆多企業成功辦理ISP、ICP、EDI等資質,得到廣大客戶的一致好評。更多資質許可證辦理詳情,盡在公司寶。同時,如果您着急開展業務,我們也可以幫您收購一家符合您需求的公司。(文章圖片來源於互聯網,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