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桂林市行政审批局、市委编办和市司法局组成协调小组,联合召集相关部门分别到环城南二路和建干北路,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群众诉求强烈且难以认定承办单位的两大疑难事项。由此,拉开了桂林市“热线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的序幕。

桂林市环城南二路和瓦窑东路交叉口原是丁字路口,自通往漓江大美小区的新建道路接入后,变成了十字路口,原有交通组织发生变化。随着周边居民日益增多,车流量、人流量逐步上升,既影响了交通秩序,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市民多次向12345热线来电建议,在此路口增设红绿灯。

由于道路增设红绿灯涉及规划部门、公安部门和道路建设单位,且该路口改建历时较长,因此存在诸多争议,增设红绿灯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未得到解决。

针对此问题,桂林市自然资源局、桂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分别提供了佐证材料,并讲述了该路口从道路规划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协调小组经实地踏勘,并结合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认定该路口改扩建的规划方案里规划了红绿灯等交通设施,但建设方还未完成该路段的修建工作。因此,此事项交由象山区人民政府承办,及时向市民反馈办理情况,尽快解决该路口红绿灯设置问题,保障交通秩序,提升市民满意度。

随后,协调小组一行人立即赶赴建干北路,协调解决市民致电12345热线反映人行道污水井冒污的问题。来到现场,只见污水井盖不断向外溢出大量污水,并伴随阵阵恶臭,严重影响了桂林市容市貌及周边市民的生活质量。该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较大争议,难以确定职责所属承办单位。在踏勘现场后,协调小组听取各方意见并结合佐证材料,桂林商市住建局、市城管委、七星区人民政府,最终认定,由桂林市城管委作为主办单位牵头协调桂林市住建局等部门尽快解决市民的诉求。

“热线吹哨、部门报到”是桂林市根据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提出的“奔着问题去,沉到一线干”、“事不完,人不撤”的要求,通过上下联动,由12345热线“吹哨”召集各相关部门到现场“报到”,一同协调解决争议较大、难以确定职责所属的疑难事项。“热线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机制,有效根治了承办单位“踢皮球”、办事拖沓无结果等“顽症”,大大提高了群众诉求处置率,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有效促进桂林市12345热线服务平台规范高效运行。实现“环环可监督,单单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着力打造“不打烊的服务型政府热线”,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桂林市12345政府热线服务中心作者:李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