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肖遠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湖南省湘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信息科負責人)

2020年1月21日,離除夕只有3天,距離爺爺的80歲壽辰也只有6天。這是我忘不了的一天。

畢業參加工作後,每個春節都在值班中度過,好不容易輪到今年春節可以休息,全家人早早安排好回老家過年,爲爺爺祝壽。

早在1月初,我就密切關注着在武漢發現的“不明肺炎”。1月21日那天晚上,得知疫情形勢升級,我取消休假,趕回湘潭。但是,沒想到要面對的是這樣一場“硬仗”。當晚一回到湘潭,就馬上起草了《湘潭市高鐵站、遊客換乘中心新冠肺炎排查處置技術方案》,第二天,儀器設備、人員調配就全部協調到位,在湘潭的交通出入口築起了“防疫牆”。

此後,我參與了監測預警、數據收集報送、重點人員排查管控、技術方案制定、應急值守等一系列工作。多部門溝通協調、回應羣衆諮詢等方面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

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我住在了辦公室裏,累了就打個盹,或者用涼水洗臉。最多的時候,一天接聽了200多個電話,手機成了真正的“熱線”,大冬天裏打到燙手。每天凌晨2點前,要將全市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數據上報,經常半夜三更還在協調應急處置工作。

疫情期間,收集、分析、反饋數據,科學研判疫情形勢,是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決策依據。我們充分運用“網格化+大數據”,發揮好網格化管理手段和大數據新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中的作用。同時,我們摸索出“邊調查、邊判定、邊管控、邊採樣檢測、邊溯源”的流行病學調查管理體系,積極協調公安、通訊管理等相關部門,爭取將流行病學調查做到細之又細。

2月初,湘潭市發生聚餐引起的聚集性病例,我們立即調配流調隊開展調查,發現聚餐人員有從武漢經長沙到湘潭的,便又調配相關部門對密切接觸者逐一排查、對相關場所全面消殺,發現了湘潭的16、17、18號確診病例。

在防控工作中,我負責編髮了280期每日疫情分析快報、11期風險評估報告、60餘個防控技術方案和17期緊急提醒。還與我們的團隊一起,覈實了74422條大數據信息,摸排35452名健康管理涉中高風險地區人員、2254名涉境外人員和698名密切接觸者,實現了潛在傳染源的排查和追蹤管理。

每一個數字,可能就是一個潛在傳染源。我們疾控團隊的工作,有效阻止了疫情的社區傳播。至今,湘潭市發現36例確診病例,確診病例已清零且沒有一位患者死亡。

作爲一名疾控工作者,現在回顧整個疫情期間,湘潭疾控人爭分奪秒、全力以赴、共戰新冠的點點滴滴,仍然是歷歷在目、驚心動魄。在那段時光裏,有太多人和事讓我非常感動,有治病救人的白衣戰士,穿着不透氣的防護服,流着汗、憋着尿在搶救病患;有挺身而出、自願深入一線的檢測突擊隊;有開啓“黃金24小時”追蹤,從紛繁複雜的病人活動軌跡中“抽絲剝繭”般地尋找有效線索,徹底查清感染來源的疾控流調突擊隊;還有認真值守的社區工作人員,偷偷給防控一線工作人員送口罩的熱心市民……

我家在農村,那裏的人們對醫學的認識還很有限,而且曾經眼看兒時的玩伴因爲疾病導致小兒麻痹,這些都讓我立志成爲一名公衛醫生,現在我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這次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我心裏其實是忐忑不安的。衛健系統有這麼多優秀的代表,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當前,戰疫依然沒有結束,大家還不能放鬆,鞏固疫情防控戰略成果的任務仍然艱鉅。我們疾控人員將一如繼往地踐行初心和使命,用責任與擔當守護廣大人民羣衆的生命健康。(光明網記者孔繁鑫 採訪整理 通訊員 吳珊)

來源: 光明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