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三國鼎立的時代,著名的政治家諸葛亮曾經在他的名篇《出師表》當中寫過這麼一段話:“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這當中說到的桓靈指的就是漢桓帝和漢靈帝。從諸葛孔明的角度來看,後漢之所以衰敗了,原因就在於小人得志。

特別是在漢桓帝漢靈帝兩朝。漢桓帝一朝絕大多數時間是由跋扈將軍梁冀把持朝政。而漢靈帝一朝則是由宦官閹黨們控制朝廷。

【1】天上掉餡餅

東漢帝國徹底崩盤,進入羣雄並起,軍閥混戰的三國時代,正是從漢靈帝開始。說起來吧,這漢靈帝也是挺有運氣的。運氣好不得了啊,擋都擋不住。36歲的漢桓帝去世得太突然了,沒有留下兒子。於是外戚們東挑西挑的,終於挑到了當年只有12歲的劉宏成功上位,這就是漢靈帝。說起來,漢靈帝呢還算是漢桓帝的侄兒。但他親生老爸說白了也就是一個小地主小門小戶的出身,何嘗想過家裏真的會出一個皇帝。所以漢靈帝進宮的時候,從來就沒有接受過皇家的什麼正式教育,還屬於問啥啥不會的階段,等於白紙一張。

這種小孩兒啊是最好哄騙的,尤其是當他身邊一碼兒的全是那些滿肚子壞水的宦官的時候,這事兒啊就更加控制不住了。所以在漢靈帝即位之初,就發生了第二次黨錮之禍。宦官閹黨們身殘志堅,反戈一擊,打垮了竇武,陳帆,對世人集團搞了大清洗運動,再次掀起黨錮之獄。以至於到最後,宦官集團牢牢把握天下大權。那麼從這個角度看,是不是意味着宦官集團就是鐵板一塊兒、精誠團結呢?沒有我們以前也爲您分析過宦官他的思路,他的觀點,他的立場究竟從何而來?其實在他們的骨子裏沒有遠見,只有短視,沒有公平,只有自私。他們要的就是眼前的利益。對待世人集團對待清流黨人他們並肩作戰。但是當共同的敵人消失以後回到宮裏哦,那就不好玩兒了,該玩兒陰的,玩兒陰的,該背後捅刀子的一次都不會放過的。這個時候東漢的朝廷上最有權勢的宦官,當然就是屬於政變的功臣曹節和王甫了。

當然在第二次黨錮之禍當中,鎮壓黨人表現出色,非常搶眼的候覽、鄭颯也是實力不俗的。不過當事人集團給整沒了之後,這候覽就成了第一個鬥爭的犧牲品了。因爲這個人太張揚了。別的先不說光抓張儉這件事兒就鬧得雞飛狗跳的。正所謂樹大招風吶,很快就有人跳出來指責候覽專權橫行,驕奢傲慢。皇帝聽了很生氣,就把候覽抓過來,免了官奪了爵。這時候這位候太監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敵人並不是什麼世人集團,不是什麼清流黨人吶,而是自己人吶。其他的宦官暗算自己了。心灰意冷之下,這個大太監選擇了自殺。但是這僅僅是開始而已。

【2】王爺耍流氓

公元172年。大太監王甫策劃了一起所謂的謀逆案。誣告渤海王劉悝謀反。說起這個劉悝吧,也並非善類,其實也是個大惡棍。因爲無惡不作,所以當年漢桓帝在世的時候,曾經把他渤海王的頭銜給撤了。這劉悝呀就在私下裏找大太監王甫幫忙。要麼這個。啊,這個好。忙啊那個在皇上面前說說好話唄。起碼讓我要回這渤海王的爵位嘛。如果事成了,唉,那什麼我也不會虧待您,不是那個5000萬,5000萬錢,作爲您的酬勞。哎,一看錢的份上這王甫啊還真的動心了。錢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啊。實際證明這王甫還是很有能量的,給他七說八說的這劉悝還真的如願以償的重新拿回了爵位。但是,哎這惡棍屬性吧,有的時候真的不是一件兩件事兒可以改變得了的,這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一看爵位回來了。好,這位渤海王居然賴賬了。那5千萬錢他居然不肯拿了。這一下,王甫的鼻子都給氣歪了。是真正有這麼多流氓我都沒碰到。唉,這回好了,居然在王爺裏碰上一個耍流氓的。這心裏呀就留下了一大塊兒陰影面積了。想法設法的就想整死這個渤海王。

後來就發現了中常侍鄭颯和這個渤海王私下底有來往,而且關係很密切。王甫,這下高興了,於是就找來自己的打手撕第校尉段熲。哎,這位段熲就是在邊境上屢立戰功的赫赫有名的涼州三明之一。不過。遺憾的是,有戰功不等於有腦子,他投靠了宦官集團,由一員猛將變成了大太監的走狗了。段熲得了大太監的授意,於是就把鄭颯給抓了起來了,並且誣告這中常侍鄭颯打算立劉悝爲皇帝,呵呵,這一下性質就嚴重嘍。在封建王朝當中,沒有哪一件事情比造反更加奪人眼球的了。不用說這一計非常成功,不僅搞掉了鄭颯,也讓劉悝遭遇了滅族之災。他一門老少幾十個人通通被殺個精光。在我們外人看來不用說啊,這是典型的狗咬狗的鬧劇。但是對於皇帝來說,嘿,王甫可是立功了。他粉碎了一場所謂的謀逆案。那還不能封官加爵嗎?

【3】母雞邊公雞

公元一七八年,漢靈帝改了一個年號叫光和,意思就是光明祥和。可惜呀,皇宮卻接連發生了幾件怪事兒,一點都不光明,一點兒都不和諧。第一件怪事兒就是皇宮裏有一隻母雞,這母雞吧長着長着長變味兒嗎?別的母雞嘛都在拼命的下蛋,那這隻母雞呢卻在拼命的長自己的雞冠,而且越長越高。以至於有一天早上它突然開始打鳴了。連3歲小孩兒都知道這種事兒是公雞做的事兒啊。簡單來說就是這隻母雞變性了,由母的變成了公的。

哎呦我的天吶,東漢末年的母雞。這原本上是生理上的一種變態,說起來呢並不奇怪。可是在當時的古人來說,是把他看成是不祥之兆的。而且吧,不僅是這隻母雞變成了戰鬥雞,接下來還發生了另外兩件事兒:皇宮東院裏有一道黑氣從天而降,長達十數丈,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條黑龍;南宮玉庭的後殿,這個時候呢卻同時出現了一道青色的霓虹。咋回事兒啊啊,改了年號以後,怎麼出現這幾件怪事兒啊,莫非老天爺是在暗示人間的事情令他不太滿意。漢靈帝劉宏不敢怠慢吶,馬上把大臣們給叫起來,問一問到底這是發生什麼事兒啊。這個時候就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了一些不中聽的話呢。這個人就是議郎蔡邕。

【4】蔡邕崛起

蔡邕,字伯喈,陳留人,少年的時候,就以孝順出名的。長大以後,他被當時的名人太傅胡廣做老師,知識淵博,在辭賦、術數、天文、音樂方面都是一把好手,史稱通敏兼人,舉一反三。他的成名作品是《述行賦》,這個賦字句不多,小巧靈活,見解深刻,概括精闢,是漢代小賦的絕佳妙作。因此後人稱他爲漢代最後一位辭賦大家。還有啊他的書法也很精妙的,當時人稱他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漢靈帝劉宏曾經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文科藝術專科學校,名叫鴻都門學,在裝修這鴻都門學的時候,工匠用掃帚塗了白粉,在牆體上寫字。採用看了大受啓發,所以後來就創造了一種名爲飛白書的書體。這種書體筆畫乾瘦,苦澀乏木,而力勁開張,摺合勢若千鈞。後世人評價說他飛白妙有絕倫,動合神功。有史學家評價說,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了最高境界。這裏說到的寫石經也是蔡邕所做的,對後世影響極爲深遠的一件大事。

想當年,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學說已經被奉爲經典,法定爲教科書,專門設了博士官來講授,成爲當時判斷是非標準的決策依據。儒學既然被定位官學,當然就需要有一本標準本作爲評定政務的依據了。可是在漢靈帝期間,這本作爲評定政務依據的標準本藏在皇宮東觀的蘭臺漆書。這被當時主管考試的官員因爲受賄的緣故改得不成樣子了。啊,原本是個標準本,結果有學生說,哎呀,我寫得文章好像有點偏差哦。那什麼你收點錢把這個標準本給改一改,那我的答卷不就成了標準文章了嘛。於是七改八改的。這本所謂的標準就變成了非主流了。因爲這事兒,蔡邕就對皇上說,必須重新校正經書,修正儒家經本六經文字,並且刻在石頭上,這樣你想改都改不了了。皇帝說,行,那你就去辦唄。蔡邕就參教了各種版本的文字經書,並且親自書寫命令。工匠刻在石頭上。這塊石碑一共46塊兒,每一塊石碑有一丈多高四尺多寬,其中包括了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以及公羊傳和論語。這些碑被統稱爲洪都石經,因爲他是從漢靈帝熹平4年開始刻的,所以後世也稱他爲熹平石經。因爲字體是一致的,所以後來又稱爲一體石經。這些石碑立在洛陽城南開陽門外太學講堂。現在遺址還在,在今天河南尹氏朱家村那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這套石碑呢也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書的石刻。修好了以後啊,哇前來觀摩參觀的人吶多得不得了啊。天下儒生都把這裏當成膜拜之地呀,據說當時前來看的人吶,每天都有幾千輛車把路都給堵上了。兩千多年以後,我們再回看這事兒啊。他的意義不僅僅是當時爲朝廷定下了標準的官方的教材,更是開創了刻石碑的方法,向天下人公佈經文範本的體例,也成爲我國後世歷代石經的先河,同時也啓發了大家對石碑的垂、拓等等方法的使用,間接或直接的推動了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現在我們喜歡把一些拓本拿來臨摹,這種方法最早也是起源於蔡邕當年刻石碑這事兒。啊,如果說到這些事兒,您覺得太過枯燥了,好吧,我們再說蔡邕的另外一個身份,相信您會覺得舒服得多。蔡邕,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女兒叫蔡文姬。怎麼樣對這一位大才女,大美女的事兒,您多少有點耳聞吧。她的情感歷史那是豐富多彩呀,據說還和曹操也有那麼一點點的瓜葛。不過這些。以後再爲您慢慢講來。

這個時候還是回頭先說說蔡邕吧,皇帝后宮接二連三的發生怪事了,蔡邕就站出來了。他想提醒一下皇帝這事兒啊是老天爺對您不滿意呀。可是蔡邕又不敢明說,於是他就祕密地上了一道摺子,說,皇上啊各種天象變異都是國家覆亡的徵兆啊。我講的禍害就在朝廷之上啊,皇上,您應該重用君子,遠離小人吶。而且在奏摺的後面,這蔡邕啊還把皇帝身邊到底誰是小人,誰是君子,一一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簡單一句話,蔡邕就是提醒漢靈帝要想挽回時局,就必須要制止婦人干政,宦官干政和罷黜那些貪官污吏。正因爲指名道姓了,所以蔡邕在最後還不忘交代一句,唉,老大,君臣之間的交談一定要保密喲,千萬不能泄露哦。如果您一旦說露出。爲了這個臣下就有掉腦袋的危險哦。

這份摺子送到漢靈帝那兒,漢靈帝看完了,唉,着實是長吁短嘆一番吶。哎呀,誰說不是呢?我又不是傻瓜,我能不明白這些嗎?這一切都給旁邊的大太監曹節看在眼裏,你要知道太監可是特別善於察言觀色的,一看就知道這份摺子必然不同尋常啊,搞不好就是一份小報告。可是作爲一個太監,你再怎麼牛也不能衝上去說,唉,皇上你手上看什麼啊,那麼有趣兒呀,給我看看唄,不可能嘛,這是要掉腦袋裏。曹節心裏急呀。咋辦呢?唉,

【5】蔡邕失寵

說來也巧,正在這個時候,這漢靈帝看奏摺看得尿急了,想上廁所,於是急急地起身轉身上茅房去了。曹節一看,大喜過望啊,配有這就是天大的好機會呀,趕緊的趁這個功夫溜過去,把這個密摺拿過來一看哇,心底看得怦怦。直跳啊,我去蔡邕這雞賊寫得都是咱們太監的事兒啊。你是什麼意思呀?你是想把我們太監搞下去,是不是啊,好好,你個蔡邕,你給我等着不弄死你,我這太監算是白當了。

這個曹節嘛也狡猾,自己心裏發毛吧,卻不願意自己出頭,他故意就把蔡邕這個奏摺內容泄漏給其他宦官了。這下好了,其他的太監憋不住。其中有個中常侍程璜,他有一個女婿,名字叫楊球的。之前呢和蔡邕是有過節的,於是這個程璜呢就想法設法陷害了蔡邕。採用很快被捕入獄了,理由就是私怨廢公謀害大臣給他扣上了一頂大不敬的罪名,判處死刑。還算是蔡邕命大吧。在這個時候,宦官當中也是有明事理的,有個叫呂強的人站出來了,這個太監警立在漢靈帝面前替蔡邕說情。到底漢靈帝還算是給了點面子,最後傳出命令把蔡邕和他的全家都剃了光頭,發配邊疆,一直送到了當時的朔方,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古杭錦旗以西的地方去了。當然了,蔡家的事兒不會就此瞭解的,否則以後哪還有蔡文姬的什麼事兒啊。不過這是後話了。

想知道接下來怎麼發展,請關注我,下期爲您分享。

相關文章